▲傍晚,方榮在湖北省羅田縣希望小學的辦公室里備課。
本文來源:廣東共青團
微信id:tuan_tuanjun
她叫方榮,今年29歲,是湖北省大別山區一座希望小學的校長。
這所學校同時也是她的母校。
方榮曾是一名留守兒童。
因為家境貧寒,方榮一度面臨輟學的窘境,在希望工程和熱心人士的幫助下,她才得以完成學業。
這一段受助經歷讓方榮不僅對母校充滿感恩,也把未來的前途命運寄托在了這所教會她傳遞希望的「小」學校上。
19歲從中等師範畢業後,方榮本有機會能走出大山,觸碰山外的世界。
而她卻義無反顧地選擇回到母校做一名教師,一待就是十年。
剛進校時,方榮主動承擔了各類工作,連續5年擔任六年級班主任和數學老師,兼任過少先隊輔導員、教研組長、女生宿舍管理員等。
任務繁重,而她總是將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條。
▲上圖為羅田縣希望小學的資料照片;下圖為10月11日清晨,羅田縣希望小學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晨跑。
對學生們來說,她不僅是老師,更是他們的「知心姐姐」。
作為老師,方榮善盡教師職責,一心為學生們著想。
十多年來,她每周三、周四總是天未亮就起床,趕往10多公里外的希望小學下轄兩個教學點送教,為孩子們送去英語、音樂課。
一個風雪交加的早晨,方榮惦記著快放寒假不耽誤課程,不顧校長勸阻騎著摩托車就趕忙上路了。
途中,摩托車在結冰的路面打滑失控,方榮連人帶車摔下了山溝。
她強忍著疼痛爬起來,在村民的幫助下抬起摩托車,推著沉重的車子,一步一步趕到了教學點。
作為孩子們的姐姐,看著那些父母在外打工,獨自留在家鄉念書的孩子們,她就會想到自己少年時留守家中的場景,就想著把他們當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用心去守護。
也正是有了這些孩子的需要,才支撐著她一路前行。
▲放學後,方榮送學生回家。
▲方榮正在給學生們上思政課。
▲方榮在學校食堂給學生打飯。
「我也曾是留守兒童,理解孩子們需要什麼。」方榮說。
2013年,因業績突出,方榮被任命為希望小學副校長。
在她的努力下,學校獲得贊助,建起了一間音樂教室,添置了電腦、電視、鋼琴等設施。
她組建了學校第一支鼓號隊,組織老師們帶領學生開展課外興趣活動,每年元旦、六一組織開展文藝匯演。
她還聯繫高校200多名志願者來校開展校園藝術活動……
2018年,方榮被任命為羅田縣希望小學校長。
2019年3月18日,作為湖北省7名教師代表之一,方榮參加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的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受到總書記親切接見。
紮根鄉村學校十多年來,方榮收獲了無數榮譽。
與此同時,她還見證著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走進山區小學里奉獻著青春和愛,也收獲著快樂和幸福。
這些快樂和幸福才是方榮十多年如一日的真正理由。
▲羅田縣希望小學的學生在課間玩耍。
▲在羅田縣希望小學學生宿舍,方榮查寢時與學生聊天。
▲這是位於大別山區的羅田縣希望小學(10月11日無人機拍攝)。
曾經有人這樣問方榮:「在這樣的地方一直待著,你就真的一點困惑都沒有嗎?」
方榮用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作了回答:「一個人的價值不是看他獲得了什麼,而是看他奉獻了什麼。」
「我覺得人生一世,總得為這個世界做點什麼。」
「希望小學改變了我的命運,我能做的,就是把希望的種子播撒給更多大山裡的孩子。」
[custom-related-posts title=”” none_text=”None found” order_by=”title” order=”A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