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秩序:中原、世界帝國,與中國力量的本質

正在前往來源網頁..


內容簡介

為什麼中華人民共和國,或許叫「秦漢人民共和國」才更恰當?

用中華夢和馬克思主義包裝的中國,和用儒家裝飾的中國,

本質上都是法家的「秦漢式政體」(Qin-Han Polity)。

中國權貴為什麼對「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鴉片般上癮?

為什麼「中華秩序」又強大又脆弱?

正在崛起、但在美國貿易制裁下似乎顯得是隻紙老虎的中國,它的本質是什麼,它的力量真正代表著什麼,以及國際社會應該如何因應?「整個世界秩序的未來、以及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都有賴於這個判定 。」

然而來自西方的主流分析工具,如現實主義、共產主義或者法西斯主義看起來並不大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修希底德陷阱、中國崩潰論、百年馬拉松、G2、這些看法都觸及到了某種重要的問題,然而無法從根本上理解今天中共之種種作為──比如無情地汲取和剝奪內部社會、發動一帶一路、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種看似道德、實則虛幻的概念。

本書作者王飛凌試圖引領讀者回到西元前三世紀的秦漢時期,通過重新解讀從秦漢帝國到今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長達幾千年的歷史,根本性地展示「中國是什麼」,以及「崛起的中國代表著什麼」。

具體而言,他著重分析「中華秩序」(The China Order)──中華秩序,亦即中華世界帝國的政治秩序,是一種威權主義、常常是極權主義的世界政治秩序 ,它的基礎是用儒家粉飾其表的法家帝國政體,也即是「秦漢政體」(Qin-Han Polity)。

本書的第一部分,描述和分析了中華秩序的來源、性質、前景和意義。

凡秦漢政體,必然要以中華秩序作為其天命(Mandate of Heaven),來證明和捍衛自己,去統一、規範、統治整個已知世界(也就是「天下」)。

它形成於歐亞大陸東部特有的地理生態環境,和形成於歐亞大陸西部的、在法理上強調國際比較和競爭的「西發里亞體系」(Westphalia System)恰恰相反。

中華秩序的歷史表現是好的嗎?作者從政治治理、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文化和社會,以及人民生活水準各個方面加以評價。

他的答案是:對皇帝、官僚體系和黨國體系的統治精英而言,中華秩序極有吸引力,甚至令他們有如吸食鴉片般上癮;也建立了一種似乎不可動搖的合法性。

在兩千多年裡,它已被世界最大的人群(中國人)深深內化為某種信條:中華秩序不僅可行,而且優越。

然而,它在社會經濟發展上的記錄卻不甚優秀,甚至十分低劣。

中華秩序下的人民不僅苦難深重,還周期性地大規模非自然死亡。

19世紀一場未竟的王朝更替──即太平天國叛亂,在十年內就消滅了近一億人口,占當時中國總人口的近四分之一;毛澤東時代的一場人為大飢荒,在四年間(1958-1962)就造成了3000萬至4500萬人的死亡,佔到當時總人口的5%-10%。

中華秩序下的中華文明長期停滯,形成了「超穩定」結構 。

直到十九世紀中葉以後,中華秩序才因「西發里亞體系」的衝擊而崩潰,中華世界不再是天下。

作者認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實際上是「中華秩序」缺失或者弱化的時期,也是中華世界在法理上或者事實上採取了「西發里亞體系」的時期。

包括:(1)先秦的中華世界(春秋戰國);(2)宋代的中華世界(宋金遼西夏大理諸國並存);(3)十九世紀後期以來的中華世界(北洋政府時代)。

然而,北洋時代之後的國共兩黨主政中國,令中華世界再次淪落為專制秦漢政體。

1949年,中共革命的所謂偉大勝利,很快就被證明是一個史詩級的歷史大躍退。

作者用單獨一章分析了宋代的「中華秩序之停頓」。

他認為,處在澶淵之盟──相當於西發里亞條約的中華版──的宋代(960-1279),不僅創造了中華古代文明的最高峰,也代表了一個劃時代的歷史機遇。

但它被不幸地遺棄,其深刻教訓也大半被遺忘,直到今天。

在本書的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他認為北京作為新的「中共秦漢式政體」,建政以來的各種政治運動、文化革命、改革開放,及其伴隨著的各種官方敘事,彰顯出它被中華秩序的內在邏輯和使命所支配的歷史。

和古代的政權不同,中共政權是生活在西發里亞國際體系中的一個成員。

身處一個沒有中華秩序的世界,卻深受其必需建立一個中華秩序的艱難命運所驅使,中共治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本質上就成為中國歷史發展進程的一個悲劇性大彎路:耗費了驚人的生命、金錢和時間,除了維護其政權外,卻所獲甚微。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個政權本身也有放棄世界革命,不再追求「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種新的大同論,接受美國領導的西發里亞—全球化貿易體系,才得到拯救並壯大。

而伴隨著它的富強,陰魂不散的中華秩序意識形態也隨之復甦。

因此,北京的新秦漢政體日益強大,代表著對當前世界秩序的一個系統性全面挑戰。

中國的經濟模式──「裙帶資本主義」──和它創造的竊國腐敗官僚政治(kleptocracy),令中國對當前世界秩序的挑戰更具有結構性、更有力。

在美國學者王飛凌看來,習近平所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不過是古老中華的「大同世界」或「天下體系」的現代翻版。

只是這個詞更野心勃勃,它不僅僅侷限在東亞大陸,而是要在地球上推行中華秩序。

然而它會成功嗎?它有哪幾種可能的結局?中華世界的歷史已經昭告出答案。

國際書評

「這是一本重要的、紮實而有力的原創性著作,分析研究了從古代到可見未來的中華國家之製度的優劣與長短。」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教授Edward Friedman。

「這是一本傑作。

作者對兩千多年的中國歷史作了一個宏大,全面乃至史詩般的評議。

其觀點與分析證據充分,令人信服;其引證的中文和英文資料之豐富和多樣令人驚嘆。

未來的許多年裡,每一個想要認真了解中國及其世界地位的學生,都會將此書作為必讀書。」

——美國南加州大學教授Daniel C. Lynch。

「這本書是對過去和現在的中華世界秩序和地緣政治戰略的一個充滿創意、令人興奮的宏大探討。

它必將成為一本經典著作。」

——美國紐約市立大學教授Ming Xia。

「作者觀點的陳述和論證是如此的周全徹底,極為高超,任何想要談論中國模式的人都應該閱讀此書。

……憑藉其啟迪性和創新性的論點,本書是了解和研究中國模式之意義和影響的理想讀物。」

——英國《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

作者介紹

王飛凌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現任美國喬治亞理工大學納恩國際事務學院教授,為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 (CFR) 成員。

曾任教美國軍事學院(西點軍校)和美國空軍學院。

在中國、法國、義大利、韓國、日本、 澳門、新加坡、台灣等地的十餘所大學擔任過兼職、榮譽或客座教授/研究員。

主要研究國際關係,政治經濟學和中美關係。

出版中英文著作七種(含合編兩種),包括《中國的戶口制度》(美國斯坦福大學出版社2005年)。

另外發表過中英文文章數十篇,其中一些已經被譯為法、意、韓、日文發表。

曾在多家國際媒體受到採訪,包括Al Jazeera, AP, BBC, CNN, The Financial Times, The New York Time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聯繫電郵:[email protected].

目錄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鳴謝

引言

第一章_中原與中華:淵源與基礎

◎中華與中原:不僅僅是個語義學問題

◎作為一個世界的中華:生態地理塑造心靈

◎中國人與中華多民族

◎歷史與中華歷史記錄

◎初起:先秦中華世界

◎戰國時代的輝煌與和平

第二章_秦漢政體與中華世界帝國

◎威權主義和極權主義

◎秦政體:中華極權主義

◎秦天下:一個世界帝國秩序

◎秦漢政體與中華秩序

◎儒家和法家的聚合

◎中華秩序的鞏固和擴展

◎中華秩序的復興與東西方大分野

◎中華秩序的演變和升華

◎從第二次大分立到終極型中華秩序

◎滿清世界帝國

第三章_被遺棄的宋代大轉折

◎宋朝:一個非同尋常的秦漢式帝國

◎宋代的中華世界

◎澶淵體系:歐亞大陸東部的新世界秩序

◎澶淵之盟:中華版西發里亞和約

◎中國人心目中的澶淵體系

◎輝煌的宋代:澶淵體系下的中華世界

◎宋代:中華古典文明的頂峰

第四章_評議中華秩序

◎中華秩序的主要特徵

◎中華秩序與西發里亞體系之比較

◎昂貴的理想:專制統治

◎不相兼容與長期停滯

◎致命的西西弗斯與無盡的煉獄

◎壟斷導致停滯

第五章_百年國恥與進步世紀

◎中華秩序的衰敗與消隱

◎西化成為生存之道

◎滿清帝國不同尋常的崩潰

◎中華民國:機遇、成就與失望

◎重新評估晚清與民國時代

第六章_大躍退與新崛起

◎民國政治:頑固而轉型中的威權主義

◎中國共產黨的興起

◎毛澤東與民命

◎槍桿子、詭術與諾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新秦漢政權

◎後毛澤東時代的中共秦漢政體

◎次優化經濟與富國強軍

第七章_天下與西發里亞之間的中華博弈

◎天下使命

◎毛澤東的新中華秩序世界戰爭

◎為敵所救且致富

◎對外開放與韜光養晦

◎中國夢:中華復興與全球治理

結語_可能的未來

引用文獻與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