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學博物館贗品醜聞升級,原來用的是「量子」文物鑑定技術

2019年10月7日,重慶大學博物館開幕。

當地一位文物收藏家興沖沖前往,赫然發現館內都是贗品。

他拍了一些照片,整理分析發表在自己的公眾號上,成為爆文。

重慶大學灰頭土臉顏面丟盡。

本文為原作者後續追擊,嚴厲批評文物捐贈者吳某,用詞極酸。

「量子」為近日中國網路熱詞,因為若干爆笑詐騙都自稱為量子技術。

▼量子接骨騙局

本文來源:江上說的

微信id:js-ssc

作者:江上

據說重慶大學博物館捐贈人吳應騎教授的洗白方案,已經在坊間傳開了。

不知道是不是想先試探一下輿論的反應,只是暗搓搓的在各種群裏流傳。

我幫他提煉了一下:吳教授是一介學者,兩袖清風,家裏全是假貨絕對沒有一件真東西,捐獻只是「好心辦了壞事兒」。

老吳家也是被「國寶幫」害的!都怪自己眼力不好連累了重大。

另外,展覽的本來就是贗品,是造型藝術,跟真假木有關係,這只是一個標簽造成的誤會。

(以上是我猜的,我們可以看看老吳家到時候的正式公關文出來有幾成相似。)

說實話,這個洗白方案真的還不差。

畢竟,只要能證明自己不是惡意欺詐,就能成功地擊鼓傳花,把鍋甩給重大領導和重慶相關文物部門。

可是天不遂人願,遇上豬隊友啊!以下來自「國寶幫」公眾號屎海遺珍:

啥玩意兒?量子儀器?還隔空遙測?

我都已經顧不上這個「100%真品」的雷人結論了。

趕緊百度了一下,諾!就是這個:

嚴肅點!

強大的量子波,可不就是從這把「焊槍」裏發出來的。

老江孤陋寡聞,回憶起第一次聽說「量子波」竟然是在評論區。

在此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國寶幫竟已擁有了這麽酷炫的武器。

看了這位網友的留言,我又又又百度了一下「量子波動大法」這一科學原理:

佩服啊!原來是一個「國家機密級別」的高精尖技術!

而且主要發明人之一還是大專學歷漢語專業!失禁失禁!

不知道理工科巨無霸的重大是否和您這位「量子波霸」有學術交流?

雖然以你當年的成績肯定是考不上重大滴,但是你都能幫重大解決大問題了,這位野生科學家請不要自卑哦,雄起雄起!

以下為母老師用他的量子文物鑒定儀器鑒定出來的「唐代鞏縣窯女舞俑」,請欣賞:

▲這可能是關於自由搏擊術起源於中國最早的物證

▲安塞腰鼓也可能起源於唐朝

說實話,我對重大一直心存敬畏,不願置喙。

但是在危機公關這個事兒上,諾大一個重大竟然不如吳家專業,實在是不應該呀。

老吳家的5s危機公關:

承擔(標籤貼錯了,其實是藝術品)

真誠(裝病示弱,跪地哭訴)

速度(第一時間回應捐贈前已經要求重大鑒定,搶占輿論,甩鍋重大)

系統運行(與國寶幫及其所謂法律團隊同聲同氣)

權威證實(目前看來,只能仰仗量子波了)

所以對於迅速被甩鍋的重大,我一直深表同情,不願多說。

但是昨天從各種渠道聽說重大某學院正在逐一排查,要把接受採訪的人挖出來,「做做思想工作」。

這就有點兒太惡心了……既然無辜的重大師生都被排查了,那我這個始作俑者總得出來說兩句吧。

在這我就表個態:老子就是隨便寫了個觀後感,哪曉得是個馬蜂窩噻。

跟你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的,龜兒些到處說我是個退休老頭子!害我女粉絲都掉了三個!老子跟你們拼了!

必須發發你們量子大法檢測出來的「國寶」,讓全國人民笑屎你們。

▲上面兩圖是母老師鑒定的「價值連城的漢代銀釉陶器」

▲上面兩圖是母老師鑒定的「唐代鞏縣窯白瓷佛像」,有力佐證了六脈神劍的存在

▲母老師鑒定的底足帶數字編碼的「宋代鈞窯出戢尊」大全套

▲母老師鑒定的底足帶數字編碼的「宋代鈞窯盆」大全套,足以證實俄羅斯套娃發源於中國!

▲母老師發現了史上最早的香奈兒商標,請吳教授的法律團隊替我國奪回商標權!

網上還有很多「量子國寶」,咱們要不要來一個配文大賽呀?

忘了問一句,如果吳教授真的是兩袖清風,一屋假貨。之前跟吳教授買「古董」的那些人,你們退得到錢不?

吳教授曾說自己的祖父是前清翰林,有位研究晚清民國史的老師很感興趣,特地寄了這本《清代翰林名錄》過來,我文化水平低,大家幫著挑一個唄?

以下是科技日報針對量子文物鑑定的報導,發表於2018年12月。

記者:楊雪

原標題:「別讓量子文物鑒定儀」忽悠了你

陶器、瓷器、青銅器、玉器、字畫、家具……

不管什麼物件,放到儀器上兩三分鐘,電腦就能顯示具體年份。

儀器只有手提密碼箱大小,檢測大物品要用配套的探測棒,一頭連儀器,另一頭搭古玩上。

這是記者在新近「走紅」的量子文物鑒定儀宣傳片中看到的。

據稱,這款鑒定儀由一家名為中古華通的公司推出,可以用「量子科技」解讀文物年份全信息,無需比對資料庫。

最近,幾種「高科技」儀器相繼亮相收藏界,除了「量子」,還有「能量守恒」「磁共振」,不約而同宣稱實現了文物全品類無損快速檢測,而且,斷代精確到年。

它能讀出文物的「靈魂」?

帶著困惑和好奇,科技日報記者假稱某藝術品投資管理公司員工,來到北京高碑店文化產業園「尋求合作」。

中古華通公司在一座被摘了「中國國學院」招牌的仿古建築裏。

大廳裏展陳的民間文物頗具規模,大部分展示品貼著年份標籤,比如,琺瑯彩兩面開光描金象耳瓶,公元1754年。

「對古畫的鑒定比陶瓷更詳細,可以到某月某日。」中古華通董事長余洪良指著身後的畫介紹,量子鑒定儀可讀取紙張裏信息,確定畫家收筆是哪一天。

陶瓷因燒制周期長,通常只說年份。如果按余洪良的理論,陶瓷出窯那刻也應有信息留存,為什麼不能精確到天?量子鑒定儀讀取的到底是什麼信息?

「靈魂。」

余洪良見記者聽幾遍還沒明白,轉換了表達方式。

「畫家畫畫時與紙張是有接觸的,創作的靈魂就會記錄在裡面。」

余洪良的意思是,量子鑒定儀能讀取作畫全過程。

至於儀器測量的參數是什麼、科學依據是什麼,余洪良表示他只是量子鑒定儀的全國總代理,無法解答技術問題。

他介紹,這裡是北京唯一的檢測點,目前友情價2000元測一件,等相關手續批下來,市場價會是5000元。

「到時候去人民大會堂開發布會。」

當提出為記者檢測攜帶的幾件瓷片時,因保管人員不在而未成功。

余洪良提供了「量子文物鑒定儀發明人」楊建軍的手機號,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科學家表示暫時無法理解如此「高科技」

楊建軍在宣傳片裏這樣介紹研發歷程:「找到了亞毫米波,也就是0.5毫米高頻振蕩波,這個波真正能夠進入時光隧道,是能夠把年份信息進行切割的標準波。」

「依據這個,後期又經過若干年研發,做出量子環,能夠做出小型化的移動設備。」

對此,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馮松林提出了一連串疑問:

亞毫米波是如何反映文物製作的年代信息的,其理論依據出自何處?

用什麼探測器或感測器探測亞毫米波?

亞毫米波與量子化有什麼關係?

信號如何傳輸,如何建立測量數據與文物製作年代的對應關係?

鑒定結論拿什麼標準進行校準……

據了解,亞毫米波波長短,波導傳輸的損耗大,對元件、器件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亞毫米波測量很少採用微波技術中的常用波導傳輸線、元件和器件。

從設備基礎看,量子鑒定儀並不符合這些基本要求。

「磁共振測定儀外觀和量子鑒定儀差不多,但配套的金屬探測棒沒有連接線,也不直接示數。」

馮松林曾親見過「磁共振測定儀」的測試場景:

比如一個瓷器看著像宋代某一時期的,在儀器上調到那一檔,然後由一人兩手各持一根探測棒,另一人抱著瓷器迎面靠近。

「探測棒合到一起就對了,往外分開就不對,再往前後時期調整接著測。」

還有一個「物體能量守恒檢測儀」。馮松林初步推斷,這三種儀器大同小異,不過,他有興趣進一步了解一下。

「眼學」暫時無可替代

馮松林認為,用科學儀器鑒定文物有幾個要素:測量的理論依據、原理、參數有詳細說明;測量的數據和結果經過可溯源樣品和標準樣品驗證;測量結果有合理解釋。

「用於社會服務的儀器設備必須通過內行專家評審,並報批相關部門備案,獲得生產許可證後才能進入市場。」

目前國家職能部門沒有授權一家單位對民間進行文物科學鑒定。文博界、考古界和科技考古界認可的科學測試方法只有碳14、熱釋光和化學成分分析法。

碳14只適合測陶器,熱釋光更適合測千年之內的瓷器,誤差最小到5%;共同缺點是必須取樣,不能無損檢測。

實際上,「量子」在文物鑒定領域不是時髦詞。碳14測年法涉及的放射性元素衰變就是量子化過程。

「我們應用核分析技術研究古陶瓷也包含量子化原理。」

馮松林介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核技術考古實驗室研究了大量發掘出土的瓷片。

現在,他們通過核分析技術無損檢測可以識別部分瓷器的真偽,作為文物專家「眼學」鑒定的輔助手段。

馮松林說,目前沒有一種科學鑒定方法能畢其功於一役,「眼學」暫時無可替代,謹防被一些熱門科學概念忽悠。

閱讀原文

全紅嬋父親婉拒現金和房產,當地醫院免費治病,各路網紅正在趕來,抖音已經出手干預

xxx

上海一居民24小時不間斷連開5年震樓器,整樓住戶全遭殃,媒體披露隔天居然停了

xxx

女海王、抖音百萬網紅的八卦懶人包,被綠男友65頁PDF起底,扳倒了網紅和富二代

xxx

評論大陸、台灣,把兩岸網友都得罪的李毅教授遭網友戲耍,這屆網民不講武德

xxx

湖南一男子為了還債,在微信群裡搶了30個紅包後退群落跑,清償債務後去賭博

xxx

【有哪些衣服,穿一次就讓人欲罷不能?】這人沒被打死也是命大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