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西藏宗教卷軸畫「唐卡」,究竟有著怎樣的作用?

本文來源:微信公眾號文玩雅風

唐卡,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譯,指用彩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卷軸畫。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種獨具特色的繪畫藝術形式,題材內容涉及藏族的歷史、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等諸多領域;傳世唐卡大都是藏傳佛教和本教作品。

唐卡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 用明亮的色彩描繪出神聖的佛的世界。

顏料傳統上是全部采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朱砂等珍貴的礦物寶石和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顏料,以示其神聖。

藏族人民自古就居住生活在雪域高原,物質的匱乏、缺失雖然給他們帶來了生活的艱難困苦。

但同時也喚起了他們強烈的生命意識,成為他們克服缺失,求得滿足,爭取幸福的動力。正因為如此,唐卡成為藏傳佛教膜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是激發和增強信徒的宗教情感和宗教觀念的手段,是促使信徒按照他們的信念,同超自然界交往的手段。

對崇尚藏傳佛教的民眾來講,逐水草而居的經濟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需要一種具有流動性,可以隨時供奉身、語、意,積累功德、祈求幸福,瞻仰、贊頌佛陀的載體。

唐卡的傳播功能同樣把宗教放在第一位,其題材主要以宗教為主,如諸多寺院都有的《六道輪回圖》。

斯巴霍唐卡又稱六道輪回唐卡或生死輪回唐卡,整個畫面由一個棕色或紅色的死神閻魔法王四肢懷抱巨大的圓輪組成。

整個畫面形象直觀的講述了佛教基本原理——集諦,在象征中揭示了生與死的意義。

繪制和接受唐卡的過程就是皈依佛法的過程,是積累善業功德的過程,是心靈洗禮和淨化的過程,也是人格塑鑄、養成的過程。

我們知道,唐卡的繪制除了要求畫師懂得畫理、畫技嫻熟之外,還要求域師品德高尚、熟知佛理。

繪制期間忌食肉、忌蔥蒜、忌女色,繪制前要沐浴淨身,舉行相應的宗教儀式,頌念經文、奉獻供品,正式繪制時,還要通過觀修祈求智慧之神文殊菩薩進入軀體。

可見,唐卡的繪制不是簡單的藝術創作而是宗教修行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一種儀式。

通過這一儀式,繪制者得以超越世俗的羈絆,使心靈獲得升華,從而消除在社會現實生活中形成的緊張心理,從而達到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閱讀原文

【延時攝影】記錄西藏阿里的美麗天空

xxxx

西藏布達拉宮門前的石板,從來沒乾過

xxx

在西藏從事「無人區穿越」嚮導的荒野司機:我們是天生的浪子,不去想以後的日子

xxx

當初裝逼去西藏,回來變成這逼樣

xxx

我在西藏拉薩送快遞:每天繞著布達拉宮轉20圈

xxx

圖集 / 【入藏八線】條條大路通西藏,每一條都有壯美的景觀和故事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