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投中網
微信id:China-Venture
作者:陶輝東
到南京去,到中部曼哈頓去,這裡不是互聯網沙漠。
「聽南京的朋友說,沒有一隻鴨子可以活著離開南京。」
在9月19日的2019中國投資年會(南京)投資人峰會上,華蓋資本董事長許小林一句話逗得台下一陣大笑。
許小林引用這句南京俗話,意在表達對資本的期望:「建議每一個在南京的資本不要空手而回,要像對待鴨子一樣對待南京的資本。」
鴨子的梗可以說每個南京人都耳熟能詳。
傳言稱不到1000萬人口的南京城里每年要消滅掉1億只以上的鴨子,其中大概一半被做成了鹽水鴨。
有事沒事「斬zǎn只鴨子」,是南京人的生活日常。
這座見慣了盛衰沉浮的六朝古都,如今可以去爭奪中國最安逸城市的稱號。
2019年3月,中央電視台與國家統計局聯合主辦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節目,用10萬份家庭問卷調查評選2018年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南京獨占榜首。
不過,在南京安逸的外表下,是在中國名列前茅的雄厚資本實力。
2019年江蘇有望與廣東一同歷史性的突破10萬億元GDP大關,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大省和強省。
在中國的私募版圖上,江蘇的地位也非常突出。
按中基協統計的中國合夥型、公司型私募基金地域分佈,至2019年6月底,江蘇省的私募基金規模達7643億元。
僅次於北上廣浙位居第五,私募基金數量則僅次於廣東浙江居第三位。
其中,南京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412家,基金數量達1097支。
中部曼哈頓 基金規模已破千億
位於秦淮河西岸的南京河西新城,高聳的寫字樓鱗次櫛比,頗有些上海浦東新區的模樣。
而在寫字樓高層向東遠眺,越過秦淮河,南京標誌性的城牆與鼓樓依稀可見,現代與歷史若即若離。
這座在南京古城之外再造的新城,在本地報章中被稱為「中部曼哈頓」,雄心壯志表露無疑。
河西新城和它所在的建鄴區,一度被稱為南京的「睡城」。
南京的市民們穿梭於秦淮河兩岸上班、回家。
但如今「睡城」已經發展為城市中心。
根據南京市最新的規劃,建鄴區的定位進一步升格,要在2021年前建成「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
事實上,南京一直都有當泛長三角區域金融中心的雄心,建鄴區是這一雄心的舞台。
而在這座舞台上,私募基金、股權投資被視為重頭戲。
2017年,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牽頭在建鄴區啟動建設實體化基金產業集聚區,目標是「完善和延伸基金全產業鏈,力爭打造基金產業發展的江蘇新高地」。
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目前已經為建鄴區帶來了25支基金,18家GP。
2019年7月,建鄴區打造的金魚嘴基金街區揭牌。
官方表示,這一街區初步形成了集基金評級、基金孵化、基金服務於一體的生態體系,定位為「泛長三角區域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基金管理機構總部基地,計劃在3年內累計新增300家基金管理公司、3000億基金管理規模」。
按照這一規劃,南京建鄴區將打造出向北上深看齊的基金生態圈。
實際上,目前的建鄴區已經是全國少數幾個基金最為密集紮堆的地方之一。
在各省會城市中,江蘇南京以面積小著稱,位列全國倒數第二。
但在在私募基金聚集的南京市建鄴區,8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就聚集著超過300家股權機構。
建鄴區區委書記、河西新城區管委會主任沈劍榮在7月做工作報告時提及,2019年上半年,建鄴區新註冊股權投資基金達26支,全區註冊基金規模已經超千億。
千億元已經相當於一個普通中部省份全省的規模。
以密度而論,建鄴的私募基金之密集,直追中國最集中的養「基」大區深圳南山區。
在此次中國投資年會(南京)投資人峰會上,沈劍榮向到會的投資人表示,「建鄴區覆蓋9個城市4000萬人,各位選擇建鄴就是選擇投資的高地,通過高地發揮作用,帶動區域共同發展,更好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科創板贏家 摘掉「互聯網沙漠」帽子
江蘇是中國製造業第一大省,但在互聯網領域卻長期建樹平平。
曾經有一篇文章《上海不相信互聯網》在朋友圈刷屏,認為上海欠缺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土壤。
隨後有人模仿寫了一篇《南京不相信互聯網》,同樣被很多南京的程序員們轉發。
南京的IT產業並不落後,是中國軟件大市,早在2000年前後就成立了南京軟件園、江蘇軟件園等一批國家級軟件園。而在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南京不知不覺間被扣上了一頂「互聯網沙漠」帽子。
在如今的市場上,幾乎沒有大家熟悉的南京互聯網公司,這與南京和江蘇的經濟地位極不相稱。
更不要提,南京擁有全國第三多的高校資源,本該是互聯網創業沃土。
對這一尷尬現狀,較為公認的解釋是,南京沒有龍頭企業,留不住人才。
實際上南京也並非沒有認識到這一點。
數字經濟產業是建鄴區除了金融業之外重點培育的產業,採取的策略非常直接:引進中國最大的龍頭公司。
沈劍榮透露,阿里、騰訊、小米、360、滴滴等一大批互聯網巨頭區域總部都已落地在建鄴區,「全國前10強中間有8強落戶建鄴」。
沈劍榮表示,「阿里已經選定在建鄴區建立85萬平方米的江蘇總部,這是除杭州規模以外最大的一個阿里基地,它將承載2萬阿里人 2萬阿里生態圈;小米建設27萬平方米的載體,他們承載2萬人;58集團選址也是將近30萬平方米,京東是28萬平方米。」
相比於前幾年的「互聯網沙漠」,南京的互聯網產業氛圍已經有明顯改善。
一份大數據招聘報告顯示,南京在2019年上半年位列最受互聯網人才青睞城市第五位。
2019年,南京已有數十家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進入「獨角獸」俱樂部。
其中包括匯通達、孩子王、運滿滿、拜騰汽車、傳奇生物、蘇寧體育、車置寶、好享家、開沃汽車、康眾、艾佳生活、福佑卡車,連上文學等。
這些創新勢力給南京城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當然,除了互聯網之外,南京有相當多在全國範圍內居於前列的優勢產業。
毅達資本總裁、創始合夥人尤勁柏認為,南京的科創資源非常豐富,政府、資本把資源整合起來,促進科研資源轉化,支持大企業的員工出來創業,「我覺得就會很火」。
開板不久的科創板上,江蘇是企業數量最多的省份之一,南微醫學更是第一批登陸科創板,也給背後的資本帶來了豐厚的回報。這吸引了資本不斷來到南京。
創新名城,重點打造「產業名片」
「創新名城、美麗古都」,這是南京提出建設的戰略目標。
雄厚的產業基礎和優惠的產業政策支持,強大的科研和產業人才資源支撐,海量的股權資本及金融資本助力,大大加速了南京「打造全球產業創新高地、國際先進製造業基地」願景的實現。
「南京在創投領域十分活躍。」投中信息創始人/CEO、投中資本管理合夥人陳頡介紹,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南京市註冊基金管理人超過300家。
其中包括在「投中榜」 持續上榜的資深老牌投資機構毅達資本。
CVSource投中數據監測,毅達資本基金管理規模達千億元,累計投資超過700個項目,持續推動南京甚至全國創新企業的發展。
當前,全國創投行業為募資難所困,江蘇成了募資繞不過去的熱門地區。
大家紛紛傳言:「江蘇有錢!」
江蘇富庶並不是什麼秘密。在中國的創投領域,江蘇一直是引領浪潮的幾個先鋒區域之一。
無論是政府到民間,江蘇在股權投資上都做了非常積極的探索。
江蘇孕育出了毅達資本(原江蘇高投)、元禾投資等響亮的字號。
如今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中國創投生態的政府引導基金模式,於2007年誕生於江蘇。
2011年,江蘇又在全國率先由省級財政出資,組建了總規模近1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
2014年之後政府引導基金在全國範圍內遍地開花,江蘇又一次組建了省級綜合性政府投資母基金——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
這只基金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省級政府引導基金之一。
近年來創投行業周期性起起伏伏,江蘇在股權投資上的投入則一貫的穩。
2019中國投資年會(南京)投資人峰會上,江蘇省財政廳副巡視員徐洪林透露了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最新的投資情況——截至2019年6月底,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已經與超過230個市場主體開展合作,發起參與設立子基金55支,上述55支基金投資項目462個,投資金額超過460億元。
此次2019中國投資年會(南京)投資人峰會上,不少到場的投資機構都曾在南京、江蘇募資甚至成立基金。
普華資本董事長曹國熊評價道,「南京的國有(資金)投的比較多,各個產業基本上都有。我們看下來,有些產業南京在全國處於第一第二的位次。」
尤勁柏表示,南京重點打造的幾張產業名片越來越形成規模。
比如半導體,紫光、台機電等一些產業鏈公司都在往南京遷移。
另外新能源汽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都是南京的強項。
尤勁柏也以南京本土投資人的身份喊話,「歡迎大家到南京來投資,我們非常看好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