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中國「盲盒」市場,公司半年營收人民幣1.6億

本文來源:21金融圈

微信id:jrquan21

參考來源:運營研究社、中國證券報等、第一財經

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已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

很多盲盒玩家都像著了魔一樣,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

有網友表示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一個日本宅男,家裏的盲盒公仔擺滿一面牆,平均每個月花費40多萬!

盲盒是啥?炒盲盒會像炒鞋那麽賺錢嗎?

盲盒為啥辣麽火?

一套盲盒通常由一組精致手辦或卡通公仔構成,在拿到手拆開之前,對盲盒中放著的是哪款是一無所知的。

這也正是盲盒火爆的原因。盲盒因為「盲」而恰到好處地抓住了玩家對於未知的好奇。

當玩家得到了第一個盲盒之後便一發而不可收拾,總是想著要all-in所有款式。

這跟我們小時候我們玩扭蛋,再到如今玩手遊抽皮膚、過年支付寶集五福一樣的。

如果只是熱衷於收集亦或純粹喜歡盲盒裏手辦或公仔,倒也還算了;不過盲盒同樣有難以獲得的「隱藏款」,這就更刺激了,因為它激發了玩家的賭徒心理,不能自拔。

那「隱藏款」存在的概率有多小呢?

一般來講,一小盒有12個娃娃,一箱有12盒,據說1大箱才會有一個出現概率極低的隱藏款。

如果直接從一箱中選,抽中的概率是0.69%(1/144)~

一個娃娃售價59元,得掏個萬把塊錢才有機會得到一個隱藏款,更過分的是,有的盲盒會一下子出好幾個隱藏,根據概率又分為小隱、大隱和超隱……

不僅如此,盲盒還在出盡各種招數招攬更多潛在玩家,例如跨界合作。

就像是前不久,有盲盒品牌就和今年文創界網紅故宮,共同推出了聯名款。

其實,盲盒和現在市面上一切爆款商品和項目,背後都是迎合人性的商業設計的套路。

我們要麽是收割者,要麽就是被收割對象,通俗講,就是「鐮刀和韭菜」。

炒盲盒賺錢嗎?

物以稀為貴。

盲盒玩家為了盡可能集齊自己心愛的盒子,會經常逛各種二手社區或者愛好者交流群。

起初是為了撿漏收集。

慢慢地,這個小圈子開始變味了,隱藏款被哄抬價格,升價10幾倍好正常。

▲為了搶到限定潮玩購買資格,大家選擇衝向會場

閒魚數據顯示,盲盒交易已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

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

閒魚上交易最熱門的十大盲盒產品分別是:Molly、獨角獸、L.O.L、sonyangle、畢奇、littleamber、吾皇萬睡、actoys貓鈴鐺、lego迷你人仔、sml盲盒。

其中,泡泡瑪特出品的Molly成為名副其實的盲盒代表。

過去一年,閒魚上的Molly娃娃交易超過23萬單,均價270元。

漲價榜上,第一名要數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59元,現在在閒魚已經賣到2350元的高價,狂漲39倍。

個別限量版、隱藏版的Molly,甚至成為了部分玩家的理財產品。

閒魚報告顯示,去年一位30歲的閒魚用戶,光是通過轉讓盲盒就賺了10萬元,盲盒的價值可見一斑。

泡泡瑪特靠盲盒半年營收1.6億

這些無公害小娃正是來自國內最火的盲盒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沒聽過?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2010年才成立的公司,2014-2016年,泡泡瑪特連續虧損,硬是靠著無數上癮者的支持在2017年上了市!

僅用一年時間,泡泡瑪特轉虧為盈。

2018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營收達到1.61億元、凈利潤達2109.85萬元,年凈利潤較2016年增長140倍,也一舉奪得新三板玩具企業2018上半年業績之冠。

▲來源:中外玩具網

而截至2019年7月,泡泡瑪特線下直營門店已經突破了100家,擁有428台機器人商店,深度覆蓋了全國52個城市。

天眼查數據顯示,2019年8月6日,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所有企業股東及自然人股東全部退出,由PopMart(HongKong)HoldingLimited出任唯一投資人,王寧仍繼續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企業類型也由台港澳與境內合資企業,變為台港澳法人獨資企業。

公司於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3月29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決定自2019年4月2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

有投資界人士分析,公司摘牌不排除是為了謀求香港或者美國上市。

以下為影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