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咖門
微信id:KamenClub
作者:國君
日本人對珍珠奶茶的狂熱已經人盡皆知了。
那麼,在這樣一個風口期,去日本開奶茶店是不是躺著賺?
我和幾個在日本開店的品牌聊了聊,才知道:150萬開一家店,不是大玩家真別輕易幹!
在日本開奶茶店,比國內還火?
「好的品牌一天賣1000-2000杯,差一點的也有500-700杯,現在在日本開家店,只要位置不是太差,穩賺不賠。」 希拉雅餐飲服務創始人講得有些激動。
2019年4月底,在朋友的邀請下,他再次去日本考察奶茶市場,看到在大阪和東京,大大小小的奶茶店都在排隊。
▲日本街頭排隊買奶茶,圖片來自網絡
不可思議的是,他發現有一個品牌,只賣兩樣產品:珍珠奶茶和黑糖奶茶,門店排隊比喜茶還誇張。
不想錯過風口的他,目前已經與日本的朋友達成合作意向,門店正在選址中。
而關於日本茶飲市場到底是真火還是虛假繁榮?我又問了幾個開過店的品牌。
[irp posts=”90637″ name=”那些來自台灣的茶飲品牌,已經被山寨到認不出來了”]
01.春水堂:日均1000杯, 珍珠奶茶是爆品
2012年,日本人關谷有三在一次去台灣的旅行中,意外喝到春水堂的珍珠奶茶,久久難忘,產生了把春水堂的產品和模式復制到日本的想法。
隨後他往返台灣10餘次談判,最終獲得授權。
2013年,日本第一家春水堂門店在代官山正式開業,據春水堂創始人劉漢介回憶:
「日本的門店一開業就開始排隊,一天賣1000杯以上是常態,賣得最火的一直是珍珠奶茶。」
▲春水堂的珍珠奶茶在日本十分火爆,圖片來自網絡
目前,春水堂在日本有14家直營門店(與日方合作),販售茶飲 小吃(台灣小吃和日本限定小吃),門店面積略小於台灣200平以上的大店,以120-150平米的門店為主,客單價在60元(指人民幣,下同)上下。
「日本是我們很看好的海外市場,第15家門店正在籌備中。」劉漢介告訴我。
02.快樂檸檬:20平店,日均700杯
「2011年,日本大地震損失慘重,台灣和大陸都在捐財捐物,日本民眾大受感動,對台灣品牌好感倍增,珍珠奶茶的熱潮在地震之後又一次掀起。」 快樂檸檬海外副總林婉婷回憶。
2014年,在珍珠奶茶復興潮之下,快樂檸檬趁熱打鐵進軍日本市場。
「當時也擔心,這次是火一波就涼涼,還是能培養出消費習慣在全日本普及,我們心里也沒底兒。」
快樂檸檬的第一家門店是與日本企業合作開的,名字叫彩茶坊。
這家店位於新宿火車站的出入口處,選址能見度屬於比較高的,當時擔心只賣奶茶不足以支撐坪效,還販售鹵豆幹等閩南一帶的小吃。
▲2014年快樂檸檬進入日本,圖片來自廈門魔法阿嬤
意外的是,日本市場還比較符合預期,巖鹽奶蓋系列和珍珠奶茶很受歡迎。
目前快樂檸檬在日本的3家店,一家是帶空間的小店,另外兩家是20平左右的外帶店,日銷700杯,客單價在30元。
今年在吉祥寺和下北澤兩家以快樂檸檬為名的新店,正在籌備中。
03.新時沏:不到1年開10家店,客單價40元
「在社交媒體的渲染下,珍珠奶茶在日本已經是現象級文化了。相對於國內高度競爭,日本市場處女地很多,有增長空間。」新時沏創始人朱駿說。
在搶灘日本市場的風口上,發源於浙江的茶飲品牌新時沏,起得晚,卻趕上了好時候。
2018年年底,新時沏日本首店開始營業,開業第一個月,平均一天能賣1700杯。
如今已經在日本開了十家店。
在菜單上,新時沏做了調整,國內以水果茶為主,日本以珍珠奶茶為主。
每家店的日均出杯量,根據選址的不同,在500-800杯,客單價在40元。
「東南亞很多國家,茶飲市場有點飽和了,日本是正在高速發展的市場,未來我們會在日本市場持續深耕。」 朱駿表示。
04.CoCo都可:2017年入駐,13家店
日本比較火的茶飲品牌中,CoCo都可一定要算上,據在日本留學的芳芳講:「我在日本能見到的CoCo門店,幾乎都會排隊,而且不像在歐美喝奶茶的都是中國留學生,日本年輕人也很喜歡。」
CoCo都可行銷總監洪嘉謙透露:「CoCo都可2017年在東京開出首店,開店模式和國內的區域合作有類似之處,在日本有一個合作方,目前已經開了13家店。」
▲CoCo都可日本門店,圖片來自網絡
在日本,奶茶店的消費人群以15-25歲的學生、白領為主,他們和國內的奶茶女孩一樣,習慣邊走邊喝。
珍珠奶茶在日本的火,是不是泡沫?
珍珠奶茶在日本,還真不是突然火起來的,甚至比在國內市場的普及還要慢上幾倍。
《日經流通新聞》在 2000年12月26日的新聞中寫到:台灣人氣的珍珠奶茶在日本街角登場了!
冰涼的奶茶沉著黑色的珍珠,用超粗的吸管吸上來,可以感受到如蛙蛋般的惡心感,還有QQ的奇妙口感。
可見日本人對珍珠的「愛之初體驗」,一點也不美好,那珍珠奶茶憑什麼能占據C位呢?
01.三波珍珠浪潮持續教育市場
「茶飲店2018年在日本遍地開花,但並不是突然火起來的,至少經歷了3波風潮。」快樂檸檬海外負責人林婉婷分析。
早在1990年,台灣茶飲品牌的入駐,就在日本引發過小範圍的流行。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第一波珍珠風指的是1990年代傳入日本的椰汁西米露。
那時候還沒有珍珠。
2000年,隨著快可立等品牌開店,珍珠奶茶開始流行
日本甚至有了自己本土的奶茶品牌:Pearl Lady(パールレディ)。
但只是出於嘗鮮心理喝,10多年時間,奶茶有存在感,但並沒有成為日本人的日常。
▲日本本土奶茶品牌Pearl Lady,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如今正在流行的是第三波風潮,勢頭強勁非同以往。仔細算起來,近30年的奶茶熏陶,才讓克制禁欲的日本人,接受了奶茶。
02.日本的民族性,喜歡精致的服務
去過日本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日料精致繁復,服務無微不至,以服務著稱的日本人,對餐飲服務的標準居高不下。
「但在飲品方面,主流的一直是便利店和自助售貨機的即飲飲料,盡管在萃取和鎖鮮技術上優於國內。
不過和奶茶店現萃,以及最少30 種產品的豐富性相比,相差甚遠。
其次買奶茶,可以自己選擇甜度、冰度,小料還能DIY。
在飲品服務上,讓日本人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體驗,受寵若驚。」朱駿說。
03.有喝茶基因
煎茶道,發源於中國,傳承興盛於日本。
在日本有關茶的最早記載可以從奈良時代的文獻中找到,那時正是中國的唐代。
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 「抹茶道」。
發展至今,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
▲抹茶等日本茶文化,圖片來自Unsplash
可以說,日本的茶文化雖然晚於中國,但距今也有一千多年歷史,且中間並未出現過茶文化的斷層。
茶也存在於日本人的基因里,天然對茶友好,日本的消費土壤里,茶具有極大的延展性。
04.日本受台灣茶飲文化的熏陶
台灣曾經是日本的殖民地,統治時間長達半個世紀,台灣和日本之間的複雜感情,本就剪不斷、理還亂。
據林婉婷回憶:「日本曾經興起‘讓日本看見台灣的旅遊熱潮’,當時廉價的航空機票,讓許多日本學生出國的首選就是台灣。」
「日本人這兩年很喜歡來台灣,很多奶茶文化就是年輕女生族群帶過去的。」劉漢介也對這點有同感。
▲網友在春水堂日本代官山店拍照打卡,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越來越多日本人在台灣喝到真正的珍珠奶茶,再加上台灣幾家連鎖品牌到日本開店,主打「在日本也可以喝到正統台灣味」。
以及推廣策略上讓「珍珠奶茶在日本」成為時尚、高級、有品味的象徵。
如今,在日本,買到一杯珍珠奶茶,就要在社群網站上打卡和朋友炫耀,和國內喝喜茶一定要拍照打卡是一樣的心理。
即便如此,我仍勸你不要貿然去日本開店,為什麼呢?
不是大玩家,千萬別去日本開店
01.房租是國內的3倍,押10付1,5年起租
日本的房租基本上是國內的3倍以上,而且日本的租賃市場和國內不一樣,租約不少是5-10年的,中間還不能轉讓。
「如果你簽訂了10年的合同,做了2年,覺得生意不好,不想幹了,必須要把剩下8年的房租付給房東才行。」林婉婷說。
▲快樂檸檬日本京王新宿店,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朱駿也對日本交房租的方式捏把冷汗,「都是押10付1,光押金都快一年了,沒有150萬人民幣,就不要想開店的事兒。」
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日本政府對門店有超長的審批周期。
新店簽訂租賃合同後,要把店鋪的裝修效果圖提報政府審批,這個審批最短2-3個月,長的話8-10個月,甚至1年的也有。
這就意味著,在此期間,你只能交著房租幹著急,空著房子啥也幹不了。
02.人力是國內3倍,還找不到
比房租還讓朱駿頭疼的,是日本的人力成本。
不僅工資是國內的3倍,還很難招,大部分人不願意從事這樣的行業。
即使貴得肉疼地找到了人,培訓難度也很高,國內的年輕人對茶飲多少都有了解。
但對日本人來說,完全是一個陌生的行業,文化和語言的問題,讓培訓難上加難。
現在,新時沏在日本的門店店員,有一半是國內過去的。
03.國內原物料很難進日本,需要重建供應鏈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對食安嚴苛到變態的國度,所以想把原料從國內進口到日本,難於上青天。
「日本海關除了要求食物的成分、配方、各項複雜的檢測證明外,還必須把產品的整個生產工藝都如數交出,這讓國內很多工廠都無法實現,所以現在從國內進原料還比較難。」希拉雅餐飲服務創始人告訴我。
▲原物料供應也是個問題,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而對於國內的茶飲品牌來說,多年的運營,已經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供應鏈是一個品牌的命脈。
但到了日本市場,要打破重建,這其中的工作量請自動腦補。
日本在奶茶的原物料上,其實已經形成了產業化,當地生產果醬糖漿小料的工廠都有,入局較早的快樂檸檬已經實現原物料都在日本採購。
而新時沏目前還是日本採購 台灣採購 內地進口的三方運作模式,運營難度可想而知。
04.服務、運營要求更精細
日本人注重服務是出了名的,在茶飲店的運營服務上,自然會比國內多一些難度。
「日本是很喜歡被服務的民族,鑒於此,我們花了幾個月時間,把國內的 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標準化作業流程)升級成適配日本市場的SOC(Station Observation Checklist,工作站觀察檢查表,可以簡單理解為清晰明確的執行標準)。」
「在日本門店,打招呼送客的用語都會和國內不太一樣,比如遞給顧客飲料的時候,要雙手遞給顧客,手伸到什麼程度、彎腰到多少度等等,都有詳細的要求。」朱駿說。
甚至在包裝呈現上,新時沏在日本的包裝選擇小清新風格,還專門設計動漫IP呈現在杯子上, 希望讓日本年輕人覺得比較有趣、互動感好。
在杯子的規格上,林婉婷表示,「國內的年輕人喜歡超大杯,但日本年輕人喜歡小小杯,為此快樂檸檬專門上了290毫升的小杯奶茶,很受歡迎。」
▲290ml的小杯在日本更受歡迎,圖片來自大眾點評
國內的R&B巡茶也在尋求日本開店的機會,有2家合作店已經在籌備中。
在巡茶創始人譚志文看來,「日本市場我們很看好,想從日本合作方中學習一些精益管理、精致服務的運營經驗,為國內的門店做升級進化。」
所以想去日本開店,還是在心里先問問自己,運營和服務能不能跟得上?
結語
新時沏準備延續自己在國內「區域里密集開店」的方式,開拓日本市場。
但「到日本隨隨便便開家店就穩賺不賠的事情,不存在的,即便是在風口期,也只有好的產品和服務才能沉淀下來。」朱駿說。
林婉婷和他看法一致,「日本奶茶市場良莠不齊,什麼樣的品牌都有,但是健康趨勢不可逆。用不太好的物料,做不好服務,運營效率不高的品牌,遲早會被洗牌的。」
[irp posts=”90637″ name=”那些來自台灣的茶飲品牌,已經被山寨到認不出來了”]
[irp posts=”71076″ name=”在中國開茶飲店,水有多深?全案解析喜茶、一點點、COCO、答案茶…”]
[irp posts=”41067″ name=”【朝聖,去台灣喝奶茶】所有在大陸能喝到的奶茶花樣,都從台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