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騰訊新聞
2018年9月10日教師節當天,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雲發出題為「教師節快樂」的公開信宣佈:
一年後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
時隔一年,隨著「9.10」教師節的再次臨近,馬雲將在當天宣佈「退休」,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回顧阿里巴巴這一路走來的軌跡,雖然沒有經歷40大盜攔腰搶劫般的命運,但從其自創立之初就加入的十八位創始人身上,我們並不難看出人與公司、人與人之間的交織如何影響著他們命運的走向。
▲馬雲與「十八羅漢」
正如阿里巴巴內部經常以花名相稱,外界也常將這十八位創始人喚作「十八羅漢」。
如今距離阿里創立之始已有二十年,馬雲將「退休」,那十八羅漢的其他人今安在,發展得如何?
是沉淪失意,還是走向了另一個巔峰?
今天我們便盤點一下當年「十八羅漢」現在的境況。
阿里「隱形英雄」愛上運動
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曾被曾鳴評價為「阿里隱形英雄」,他也擔得起這個稱謂。
馬雲曾經說,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最感謝的4個人中必有蔡崇信。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蔡崇信,就沒有今天的阿里巴巴。
1999年蔡崇信和馬雲相遇,奠定了要和馬雲一起創業的決心。
20世紀末,再次來到杭州的蔡崇信加入阿里巴巴。
他放棄了70萬美元的年薪,一個月只拿500元工資,一點一點從最基本的「股份」和「股東權益」開始教起大家,讓阿里真正的開始規範化運轉。
▲年輕時的蔡崇信與馬雲
蔡崇信還幫著馬雲找各種融資。
當阿里面臨資金困難,他靠家族關係從台灣商界人士那兒拉來投資。
又攔住孫正義4000萬美元占股49%的投資意向,只允許投進2000萬,保住了創始團隊的控制權,讓阿里的後續融資得以順利進行。
後來阿里兵強馬壯,蔡崇信又從零到一組建戰投團隊,從最能「籌錢」的人變成了最能「花錢」的人。
所以,也就只有他才夠資格成為阿里巴巴兩個永久合夥人的其中一個。
如今,蔡崇信早已財務自由,其淨資產達95億美元。
最近,這位大功臣又幹了件自己喜歡的事情,收購了NBA籃網隊。
而此前,他還買下了WNBA紐約自由人隊和聖地亞哥的一支曲棍球隊。
這令人不難猜出其中意味:前半生給了阿里,那麼後半生就要投入進自己熱愛的體育事業中去。
馬雲最信任的人依然低調掌權
謝世煌為人低調、內斂,以至於很多人都不曾聽說過他。
作為馬雲的左膀右臂,在阿里創立之初他是除馬雲之外的,唯一擁有阿里巴巴集團營業執照的人。
▲謝世煌近照
曾經的謝世煌家境貧困,父親是鐵匠,兄妹四人全靠父親賺錢養家。
1985年,考上瑞安中學後,謝世煌每周帶米和鹹菜到學校。看到同學吃餅乾,他的口水只能往肚子里咽。
後來,女友又因為他的貧困而分手,令他臥病在床整整一個星期。
或許此次分手間接地改變了他的命運。
1996年,謝世煌聽說了「中國黃頁」。
追趕這個趨勢並與馬雲有了交集的他,接觸了馬雲幾次之後,便被馬雲的激情所打動,放棄高薪工作來到對外經貿部工作(現中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後來在阿里的日子里,謝世煌一直從事著資本相關的工作,他曾與馬雲聯手奪回支付寶的股權,打贏中國支付工具爭奪戰。
後來,他又幫助阿里進行多領域的投資並購,主導收購了恒生電子、華數傳媒、光線傳媒等優秀公司,幫阿里獲得了不菲的收益。
十餘年的深厚友誼,使得謝世煌成為馬雲最信賴的人之一,兩人都欣賞對方的智慧和誠實。
他們還經常到對方的家中吃飯、喝酒和打牌,像兄弟一般交流。
▲當年的馬雲(左)與謝世煌(右)
2014年,謝世煌成立了湖畔山南資本,接連投資了掌合天下、立方、有鄰app、新片場等公司。
2017年8月又有消息稱,湖畔山南資本於還成立了首支泛文娛專項基金,規模10億元人民幣,繼續進行泛文娛投資佈局。
如今,他身價百億,依舊為阿里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快意人生,好不瀟灑。
馬雲背後的女人:退居二線,相夫教子
馬雲的妻子張瑛既沒有高學歷,也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更不愛拋頭露面。
但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卻在馬雲創業初期幫他渡過了許多難關。
▲年輕時的張瑛
最初馬雲做翻譯社時,她就一直與馬雲靠著翻譯社微薄的收入相濡以沫。
為了讓翻譯社維持下去,他們更是背著麻袋去義烏、廣州進貨,販賣鮮花、禮品、服裝,做了3年的小商小販,養了翻譯社3年,這才撐了下來。
後來,馬雲想湊50萬做電子商務網站,並勸說張瑛加入進來一起做。
馬雲勸起人來的確有一套,他把張瑛比作政委,說他們如果是一支軍隊,只有張瑛在了,大家才會覺得穩妥。
張瑛聽後義不容辭地辭職了,18個人開始了阿里巴巴的創業之路。
阿里初創期間,張瑛一直負責公司內勤,除了給員工做飯,她還要負責給客戶發電郵。
遇到資金困難,她拿出自己6000元積蓄,又向親戚借了錢,湊了八萬塊錢交給馬雲,讓他放心去創業。
後來因為兩人創業太忙而沒時間照顧孩子,張瑛毅然決然辭去阿里巴巴中國事業部總經理,安心回家相夫教子。
如此這般,馬雲才能努力拼事業,毫無後顧之憂。
如今,張瑛早已淡出公眾視線,享受屬於一家三口的幸福快樂。
當初那個做設計的投資了羅永浩
盛一飛,阿里巴巴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為支付寶用戶體驗部的總監。
在20多年前,他還不過是一個工資一二百元的「小設計」。
但在錘子手機還沒賣身之時,他卻和另一名阿里巴巴創始人吳泳銘一起成為了這家公司的投資人。
▲「普通員工」盛一飛
做設計就沒前途?這話可千萬別用在盛一飛的身上,他所設計的smlie logo現在已經像蘋果那樣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的品牌之一。
回溯歷史,他在剛參加工作時也不如意,跟非常多的剛畢業的年輕人一樣,換了很多份工作,到處碰壁。
但在1996年,他認識了馬雲,加入了中國黃頁。
「在進中國黃頁之前,我只會用電腦做美術設計,根本不知道互聯網是什麼。這對我來說挑戰很大。」
之後盛一飛開始自學html,邁出了自己轉型的關鍵一步。
之後盛一飛跟隨馬雲北上,又跟隨他回到杭州,不管成功失敗他都不離不棄。
2014年隨著阿里巴巴在美國上市,盛一飛也跟著成了億萬富翁。
不過不同於其他人,盛一飛至今也只是在支付寶用戶體驗部工作,並非高管,而他的未來還未可知。
十年前被踢出局,如今帶著「大殺器」找馬雲「復仇」
提到拼多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
這家上市公司在過去不僅席卷了你的朋友圈、微信群,其股價更是屢創新高。
但人們有所不知的是,在拼多多的崛起過程中,其實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人在幫忙運作,他就是拼多多的天使投資人孫彤宇。
這個孫彤宇恰恰就是阿里「十八羅漢」中的一員,並且他還是曾經發揮最重要作用的那一個。
▲「復仇者」孫彤宇
孫彤宇1996年就加入了中國黃頁成為馬雲的夥伴,2003年受命帶著團隊進行淘寶網的搭建,短短幾年時間就把淘寶網做到年銷售額400億,市場份額達80%。
但令孫彤宇感到措手不及的事情發生了,2007年底,孫彤宇忽然被宣佈「離崗進修」,事先沒有任何徵兆。
據知情人透露,孫在發言時曾遏制不住自己,嚎啕大哭。
2008年阿里巴巴開始登陸港交所,而孫彤宇也於當年3月1日正式辭職。
個中內情,無人知曉。
令人玩味的是,孫彤宇不僅是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更是另一位「十八羅漢」彭蕾的丈夫,但彭蕾即使在知道馬雲要撤掉孫彤宇職位時也沒有告訴其本人。
現在坊間有兩種猜測,其一是淘寶發展進入關鍵期,需要換血適應發展趨勢;二是兩個都是非常強勢的人,容易產生矛盾,繼而演變成內鬥。
但不管怎麼說,如今拼多多的用戶數量、活躍程度都不斷在升高,這也令得淘寶、京東等一系列老牌電商倍感壓力。
可以預測,淘寶若再不有所突破,怕是將要被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一步一步蠶食殆盡。
十年前,那場撤職風波中馬雲勝了,但未來十年,面對崛起的拼多多,馬雲還能泰然處之嗎?
HR逆襲做大支付寶,如今功成身退
今年4月9日,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
馬雲在內部信中說:「帶領螞蟻走過的這八年,彭蕾用她堅定的內心和傑出的領導力,用女性獨有的溫暖和洞察,讓一個支付工具充滿了愛、信任和責任觀。」
彭蕾和馬雲一樣,都是教師出身。
一個偶然的機會,在浙江財經學院任教的彭蕾結識了自己同系的師兄孫彤宇,從相識到相戀,很快兩人在1997年領證結婚。
也正是這樣一段姻緣,讓彭蕾上了阿里巴巴這條大船。
▲曾經負責支付寶的彭蕾
在阿里早期創業時,彭蕾曾化名「小土豆」,扮演公司客服接線員。
她的另一個角色是首席人事官,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招人,為阿里挑選最符合企業文化的核心員工。
在丈夫的離職事件中,她異於常人的職業操守,讓她獲得了阿里與馬雲的進一步信任。
而彭蕾本人也承認曾與孫彤宇有過短暫的離婚後又復婚。
有人惡搞她的長相,稱其為女版馬雲,彭蕾則反過來調侃道:「難怪我一直覺得馬總五官雖不咋地但湊一起就是氣質獨特很有范兒。」
她還還擊好事者:「長相這事吧,美也好,醜也罷,說到底就一句話,我長什麼樣關你屁事?」
隨著公司的不斷發展壯大,彭蕾又先後轉戰市場部、服務部等多個部門。
後來,她接手支付寶,天天去泡貼吧,搜集大家對支付寶的看法。
「幾乎所有金融創新領域的拓荒者。」這是馬雲對彭蕾的評價,並稱她實現了十多年前初建支付寶時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夢想。
如今,支付寶已發展成螞蟻金服巨頭,而打造這一金融帝國的彭蕾也功成身退,是時候該休息休息追求一下自己的人生意義了。
搞媒體的還在搞媒體
金建杭,因為一篇採訪稿結識馬雲,繼而跟隨馬雲打天下。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句如雷貫耳的阿里巴巴集團使命,正是出自他之手。
而曾經在全網刷屏的馬雲創業系列視頻,也正是他所錄下的。
▲阿里「宣傳部長」金建杭
1996年,馬雲正在推銷他的「中國黃頁」,而金建杭正在北京《國際商報》當記者。
他無意中從浙江省外經貿廳的一份內部刊物上看到了馬雲創立中國黃頁的報道,憑借記者的敏感,他讓報社的朋友幫忙聯繫馬雲進行採訪,並在後續的交流往來中加入阿里巴巴。
馬雲無疑是知人善用的。
在很長一段時間,金建杭除了負責阿里巴巴中文網站之外,大多是做著公關、推廣之類的工作。
因此,他常常作為阿里巴巴發言人,向外界披露消息。
後來,他又主導承辦了「西湖論劍」大會,成為當時互聯網一大盛事。
據傳,阿里巴巴2014年美國上市時其身價曾高達40億元,成功加入億萬富豪行業。
如今,金建杭依舊負責阿里巴巴集團公共事務,任集團總裁。
只寫代碼也能財務自由
在「十八羅漢」當中,程序員可不少,但與其他高管比起來,這些創始人便是低調了許多。
比如周悅虹,作為一名java架構師,技術精湛且為人低調,是典型的技術極客。
他早在1999年就加入了阿里巴巴,作為阿里巴巴的第一個工程師,阿里創立之初的辦公電腦都是由周悅虹親自組裝的。
但在2007年11月,阿里巴巴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以後,馬雲為讓阿里巴巴建立起「合夥人」制度,奠定公司百年發展的基礎,就免去了十八羅漢的創始人職位,讓他們從零開始,重新競聘上崗。
作為技術出身的周悅虹,管理是他的短板,於是就沒有出現在新的合夥人名單之中。
但他的技術能力卻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他已不在阿里巴巴,反而是去到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任技術總監。
還有師昱峰,花名虛竹,「管理部」資深總監,第一代的阿里網站的建設者,隨著阿里在美國上市股票瘋漲,師昱峰與妻子金影媛手中的原始股票市值達到了上百億人民幣。
當年放棄鐵飯碗的他,現在捧了一個金飯碗。
▲轉型投資人的吳泳銘
程序員中也有特例,就像十八羅漢中的吳泳銘,當時是淘寶網的核心開發人員之一,如今卻是阿里健康的董事會主席,而且還是國內知名的投資人。個中變化,令人不勝唏噓。
當年跟著馬雲出來創業的——都挺好
除了前面介紹的「羅漢」們,其他創始人也都處於一個不錯的發展狀態:
戴珊,現任阿里巴巴B2B事業群業務總裁、阿里巴巴集團的法人代表;
金媛影,現任阿里學院高級專家;
韓敏,現任小微金服集團人力資源部上海分公司總經理;
蔣芳,現任阿里巴巴集團首席人才官(CPO);
麻長煒,淘寶網產品技術中心用戶體驗設計總監;
樓文勝,依舊在阿里集團任職,具體職位不祥。
這18個人,創業時發瘋似地工作,每天工作16到18小時,累了就睡在辦公室的睡袋里。
哪怕是夜里三四點鐘,辦公室里還會燈火通明。同時,他們也天天吵架,從早吵到晚。
就這樣,在反復的協作與摩擦中、失敗與成功中、寂寞與喜悅中,他們度過了青蔥的歲月。
如白駒之過隙,18年過去了,那些年曾肩並肩奮鬥的十八羅漢,現在全部成了業界大佬,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
究竟是努力成就了命運,還是時勢造就了命運?或許,兩者皆有之。
當他們站在命運的岔路口,不經意的一次選擇便決定了自己後半生的道路。
但他們都不是馬雲的接班人
「十八羅漢今安在」的問題倒是講完了,可十八羅漢又該何處去呢?
翻了翻相關報道,我們發現如今的18羅漢雖然都還負責阿里巴巴的相關業務,比如蔡崇信、彭蕾、戴珊和蔣芳等,但是他們都不是馬雲的接班人。
細究來看,阿里巴巴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阿里集團,另一個是螞蟻金服集團,前者的核心人物是張勇,後者是井賢棟。
從馬雲一直青睞空降高管的態度上就不難看出,其對外部職業經理人的推崇。
從最開始通用電氣的關明生,到後來的衛哲、張勇、井賢棟、武衛、樊路遠,馬雲一直在從外部物色自己的接班人。
如今,張勇挑起了阿里的大梁,合夥人們終究將消逝在時間的洪流中。
阿里草創時代算是徹徹底底地過去了,未來將會是什麼時代?
還能否出現農村男孩逆襲成為資本大佬?
又是否會有從HR做到集團總經理的鐵娘子?
馬雲退休了,一個時代終結了,或許也預示著新的傳奇故事要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