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紅星新聞
微信id:cdsbnc
記者:劉蘋、潘俊文
開學12天前,26歲的博士生楊超宇死於一場手術。
8月20日,他因慢性鼻炎在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接受鼻中隔偏曲矯正手術,術前風險評估NNIS分級為0。
術後8個多小時因「低鉀血症,心臟驟停,搶救無效死亡」。
據媒體報道,目前當地衛健委已就此事介入調查,醫患雙方目前正等待屍檢結果。
開學前回老家做手術
8月16日,楊超宇從西安回到山西平遙南政鄉老家。
他想在開學前,徹底解決困擾自己一年多的「鼻子呼吸不暢」的問題。
因為行程匆忙,他在家里住了一晚,第二天就到醫院檢查、住院了。
楊超宇此前曾到陜西省人民醫院做過檢查,確診為鼻中隔偏曲,需要做個小手術,但一直拖到今年。
「這次家里把醫保手續弄好了,他心想能報銷一些費用。另外回來手術還能見見家人。」楊成說。
8月17日,楊成帶著兒子來到晉中市第二人民醫院,經過檢查,楊超宇被診斷患有鼻中隔偏離、慢性鼻炎,需要手術治療。
楊成提供的手術風險評估表和多份檢驗報告單的信息顯示,楊超宇接受的手術風險評估,NNIS分級為0,術前各項化驗及檢驗正常,無明顯手術禁忌症。
▲楊超宇接受的手術風險評估,NNIS分級為0
楊成說,因為手術需要排號,醫生也介紹只是小手術,他當天就回家了,直到8月20日手術當天才回醫院。
手術進行了28分鐘,楊成看到做完手術兒子狀態不錯。
楊超宇的同學趙陽也介紹,手術前和手術後他都在和楊超宇微信聊天,感覺對方沒什麼異樣。
當晚8點多,手術完的楊超宇給他發了兩張現場照片,照片中楊超宇躺在病床上,胸口貼著治療儀器的線路,鼻子塞著棉團。
他開玩笑回復了一個「帥」。
8月21日凌晨,楊超宇感到渾身無力,呼吸有些困難,楊成找到醫生,對方表示可能是術後沒有吃東西,比較虛弱,隨即叫護士為楊超宇注射了葡萄糖。
凌晨3點18分的會診及危急班處理紀錄顯示,術後7小時許,楊超宇出現心慌、全身無力、出冷汗、惡心等症狀。
心血管內科值班大夫會診,同時化驗室匯報患者可能出現 「低血鉀,危急值」,得知消息後,醫生遂指示微量泵補鉀。
▲會診記錄
凌晨4點多,院方下了病危通知書。
21日上午10時,楊超宇因低血鉀症,搶救無效死亡。
▲搶救記錄
大學讀400本書
考研考博專業第一
楊超宇突然去世,楊家的「天塌了」。
楊成已經好多天睡不著了,整晚整晚地翻看手機里兒子的照片和信息。
從小將楊超宇帶大的奶奶,得知消息後病倒了,一直臥床不起。
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楊成幾度落淚,他說現在家人都不願回想兒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太難受了。
「我們農村家庭能出博士,真的不容易。眼看快熬出頭了,卻發生這樣的事。」
楊成說,楊超宇是整個家族學歷最高的人,村里的人總是羨慕他,說再過幾年就等著好好享兒子的福。
楊成也相信這一點,因為此前兒子曾對他說,你們太辛苦了,等他畢業,找到工作,想帶全家外出旅遊,「去見見世面」。
1992年,楊超宇出生於山西平遙南政鄉。
5歲時,楊成和妻子將他放在老家由奶奶照顧,到太原打工。
楊超宇聰明,但是比較淘氣。
小學,初中,高中成績一般,上了當地普通學校。
高考時,他考上了福建一所二本師範學校。
楊超宇的改變是從大學開始的。
用楊成的話說,兒子仿佛變了一個人。
很多時候,楊成給他打電話,他都在圖書館看書。
放假回來,他也不出去玩,整天待在房間讀書。
大學時期,楊超宇將QQ簽名改為「我上大學來求學」。
學校圖書館的圖書借閱數,每學期他都是最多的幾位學生之一。
據趙陽說,4年大學時間,他讀了超過400本書。
趙陽和楊超宇同一年考上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碩士研究生。
楊超宇是當年的專業第一,其中專業課291的高分,更是讓他還沒進校就成了學校的「傳說」。
趙陽說,滿分300分的專業課,以前考到260多分就已經很高了,沒想到有人能考到291分。
入學後,趙陽和楊超宇被分到同一個宿舍。
趙陽發現,楊超宇除了看書,沒有其它愛好。
楊超宇買了很多書,堆滿書桌和櫃子。
「基本上除了吃飯、睡覺,就是讀書。」
有時候,趙陽和同學出去玩兒,叫他一起,他總是擺擺手,拒絕。
文化研究所有相互辯論和分享讀書心得的傳統,研究生幾年,大家交流的地方大多在趙陽和楊超宇宿舍。
漸漸地,趙陽感覺到楊超宇的變化,他不僅能把問題談得深刻,而且能深入淺出,讓大家都理解。
這些,趙陽和同學都達不到。
為了研究哲學家熊十力,楊超宇將十卷本的《熊十力全集》抄了一遍,做了10多本筆記。
「現在還記得讀第一卷時候的狀態,煩且不安,因為根本讀不懂一句話。
就這樣試了好多次,最後一咬牙,決定以抄書的方式進行學習:從剛開始讀一頁要半天,到後來一個月可以過兩卷,都是拿命換回來的收獲。」
楊超宇在碩士論文的致謝里寫道。
▲楊超宇抄寫的熊十力全集
讀書之外,楊超宇愛參加的是各種讀書會。
趙陽記得,每次只要一看到讀書會的信息,他都會報名,有時候甚至需要到其它學校參加。
寫網絡小說賺了13萬
準備明年結婚
韓一瑋在讀書會遇到楊超宇時,正在西北大學讀大二。
她被楊超宇的博學和刻苦打動,兩人很快就在一起了。
圖書館和自習室是他們最常去的約會地點,韓一瑋在楊超宇的帶動下,也開始熱愛學術。
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是中國思想史學科的博士點,全國重點學科。
楊超宇曾對韓一瑋說,他的夢想就是將來留在研究所任教,一直從事學術工作。
但是在現實面前,繼續考博還是參加工作,成了楊超宇最頭疼的選擇。
「以他的實力不考博太浪費了。」
趙陽曾勸他繼續考博,但是他每次回復都是「還沒想好」。
那一年,趙陽考上了博士,楊超宇猶豫到最後還是沒報名。
▲楊超宇和女友
韓一瑋知道,楊超宇想早點參加工作,減輕家庭負擔,但是內心還是不願放棄學術。
後來經朋友介紹,楊超宇找到了一邊復習一邊賺錢的機會。
他幫一些網站寫網絡小說,都市、歷史、懸疑都有所涉及。
「某日茶杯碎地,鮮血淋漓,連夜去急診科打針包紮,回來後仍照常更新一萬字,那一晚,鍵盤上都有我的血。」
楊超宇曾發朋友圈稱,一年時間,他碼字300萬,賺了13萬元。
今年6月,楊超宇和韓一瑋都收到了西北大學中國思想文化研究所的錄取通知書,兩人都是專業第一。
如果不出這次意外,他們將在9月一起報名,入學。
他讀博士,她讀碩士,然後再過一年結婚。
「我們都商量好了,婚期只等著確定最後的時間。」韓一瑋說。
▲楊超宇和女友的錄取通知書
7月12日,還沒入學的楊超宇受導師張茂澤推薦,以年齡最小的參會學者身份到山東參加了「百年儒學走向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做了題為《論牟宗三對熊十力「體用論」的修正與背離》的報告。
▲楊超宇
對於楊超宇的去世張茂澤很難過,他寫了一段悼詞讓學生帶給楊超宇。
「顏回去世後,孔子曾對天高喊『天喪予』,我現在就有這樣的感受。」
張茂澤說,如果楊超宇還活著,稍假時日,學術道路將不可限量。
8月底,趙陽、吳益生等10多個同學到楊超宇老家參加了葬禮,吳益生在現場念導師悼詞時,大家都留下了眼淚。
最近,他們準備將楊超宇的文章整理成集,幫他出一本書。
▲趙陽幫楊超宇搬書
趙陽和楊超宇見最後一面也是因為書。
楊超宇搬家,他去幫忙,東西很少,但是書很多。
又厚又重的書,在平板車上堆得很高,他和楊超宇一前一後,推著車往前走。
他和楊超宇有說有笑,很開心。
楊超宇去世後,韓一瑋將這些書又搬到了自己宿舍。
「也許留住你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變成你。之後我要把你讀過的書全部讀上一遍,學著你一本一本抄下來。」
「你愛寫批註,看著你的字,剛好也算是陪我讀書了。」韓一瑋在朋友圈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