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打貪】互聯網腐敗黑洞:權力、利益和欺騙

2018年初,陽光誠信聯盟的企業成員參觀香港廉政公署展廳。這個聯盟2017年2月由京東發起成立,成員包括騰訊、美的、網易、搜狐等大批互聯網公司。 (陽光誠信聯盟供圖/圖)

本文來源:南方周末

微信id:southernweekly

記者:張玥

八年來,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發生過內部腐敗,涉案人數總計超過650人。

也許正因為這個「黑名單」系統的存在,數位因貪腐入獄的互聯網前高管,出獄後都選擇了自己創業。

「互聯網公司的貪腐,很多時候真的是因為人手不夠。如果靠互相監督,比如請雙倍的人,企業成本又會比貪腐的損失大。」

過去兩個月中,螞蟻金服、美團、360、小米、滴滴出行、百度等互聯網公司的四十餘起腐敗案件,隨著判決書和內部郵件的公開,被擺到了台面上。

互聯網公司的貪腐,八成發生在「看門人」身上。「看門人」是指從事采購、運營和招投標的一線員工。

他們可能職級不高,卻掌握著對供應商的選擇權和議價權。

對千千萬萬的小供應商來說,想要登上互聯網巨頭的「大船」,必須先敲開他們這道門,由此衍生出了行賄、刷單等行為交織的灰色地帶。

互聯網反腐其實早從2011年就開始了。

當年2月,阿里巴巴B2B公司大批欺詐事件曝光,牽涉一百多名員工,時任CEO衛哲等高管引咎辭職(詳見本報2011年2月27日《阿里巴巴與兩千大盜》)。

此後,每年都有互聯網腐敗案件被曝光。

根據公開信息統計,八年來,幾乎所有互聯網巨頭都發生過內部腐敗,涉案人數總計超過650人,他們之中有些人被辭退,有些人因「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刑。

2018年至今,這類案例越來越多。一年半以來,涉案人數超過340人,占過去八年的一半以上。

為何互聯網公司內部腐敗案逐年增多?為何漏洞難以堵住?

南方周末記者先後聯繫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小米、攜程、去哪兒、滴滴出行、大疆等2019年被公布貪腐案件的公司。

其中超過半數拒絕了採訪,僅有百度、京東、滴滴出行和攜程給予了書面回復。

反腐八年

2019年7月17日,360知識產權部一位總監被曝收受多家代理商賄賂,周鴻祎在朋友圈發了一組匕首照片,配文「要用最鋒利的刀子將這些腐爛的肉切掉」。

但刀子怎麽切呢?互聯網公司反腐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二是對舉報和拒絕受賄的員工給予獎勵;三是成立行業組織,共建「黑名單」。

在攜程,審計部直接向集團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匯報,專人負責公司舉報電話與舉報郵箱,其他個人和部門均無權接觸。

京東的監察部直接向集團CEO匯報,反腐團隊由從事過公安、反貪以及其他專業訓練的專職調查人員組成。

在獎勵方面,京東設立了每年1000萬人民幣的反腐獎勵基金,獎勵舉報違規的行為,拒絕受賄的員工也會被獎勵賄賂金額的50%,升職加薪時被優先考量。

滴滴出行對於內部舉報或拒絕受賄的員工最高獎勵10萬元,目前已經獎勵了數十人。

2017年2月24日,由京東倡議,聯合騰訊、百度、美團等企業發起了首個反腐行業自治組織「陽光誠信聯盟」,目前成員三百餘家,60%為互聯網企業。其網站上線了「失信名單共享系統」,通過該系統,成員單位可共享腐敗人員「黑名單」。

2018年德邦快遞一位運營經理收了一位供應商一萬多元賄款,後來離職到了京東,也把這個供應商帶到了京東。

德邦快遞發現後告知京東,辭退了這個人。

去哪兒方面告訴南方周末記者,HR在錄用新人時,都會先查這個系統,看看這個人在不在「黑名單」上。

也許正因為這個「黑名單」系統的存在,數位因貪腐入獄的互聯網前高管,出獄後都選擇了自己創業。

除了這三種普遍方式以外,各家企業也有其他的反腐辦法。

比如攜程要求每年全員必須完成反舞弊及合規培訓,並要求100%考試通過。

京東實行管理層ABC問責制,除涉及腐敗的員工被辭退外,其直接管理層和間接管理層也會被問責處理。

為了學習反腐方法,2018年新年,十三家內地企業一起組團參觀了香港廉政公署。

2019年春節,京東又組織員工參觀了北京市第一看守所,用犯罪嫌疑人的日常生活警示員工腐敗的後果。

在「廉潔京東」微信公號裏,有劉強東的自述,他說大學時曾買下一家餐館創業,結果因為收銀員、大廚和采購人員貪汙,做垮了餐館。

所以他格外重視反腐,「如果公司懷疑你貪汙10萬元,就算花1000萬元調查取證,也要把你查清楚」。

漏洞在哪

京東方面回復南方周末記者,互聯網行業高速迭代,業務的多樣性和復雜性,也導致腐敗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往往隨著新業務不斷推陳出新,一般業務拓展期也是監管薄弱期間,易於腐敗的滋生。

最容易出現腐敗的地方是采銷、營運及招投標環節。

某些供應商為了獲取流量和客源,往往會利用監管環節上的漏洞,以回扣、返點等方式向平台的采銷人員進行利益輸送,而且手法隱蔽、形式多樣,有時甚至內外勾結,監守自盜。

受賄是最普遍的貪腐類型。

在2019年被曝光的案例中,包括百度「百家號」業務人員收好處費三十餘萬元、小米市場部負責人索要高額好處費、美團市場部三人受賄以及螞蟻金服兩位員工受賄一千三百餘萬元。

2018年8月,京東公布了一組反腐通報案例,16個案件中13個是受賄行為,涉及的部門包括西南城市配送業務、華中大件物流部、金融部、男裝和奢侈品采購部、童裝部、女裝部、配飾部、大家電運營部、生鮮部和人力資源部。

滴滴風控合規部的一名廉政調查員,在回憶文章中說,自己曾是一名當兵近20年的中校團級幹部,做了風控的調查員後,看到了很多人受賄的「第一次」:簽下朋友李某的一批停車位,收到事後9000多元的感謝費;為貸款銷售經理方某和租賃公司牽線搭橋,收到方某3000元;想神不知鬼不覺地挪用供應商返還公司的2000元錢搞團建……

滴滴員工拒絕受賄的禮品最常見的是現金、微信紅包、禮盒卡券,也有千奇百怪的比如大活魚、活林蛙,甚至有人上報說對方從自家葡萄藤上摘了幾串葡萄送他。

受賄之外,最常見的違規行為是成立關聯公司。

在最近曝光的案例中,百度智能雲的兩名員工勾結外部人員,設立不必要的中間交易環節,引進其中一名員工妻子持股的公司謀取私利。

小米市場部一名員工,將公司業務交給親屬持股的公司承攬。

京東曾通報,男裝及奢侈品部一位采銷經理通過行賄一位部門同事,引進其弟弟所經營的公司,並給予資源支持。

互聯網公司的腐敗也與其關鍵業務有關。

比如百度員工曾收費刪帖、改網站排名;騰訊員工曾收費解封QQ號;淘寶員工曾收費刪除差評;百度旗下電商「糯米」員工曾勾結商家刷單。

2019年7月12日,裁判文書網的判決書顯示,螞蟻金服兩位員工,讓資質不足的商家上線,並幫忙掩飾涉賭、涉詐的投訴,累計受賄一千三百餘萬元。

被查出的案例也許只是冰山一角。2014年,華為公布116名員工涉嫌腐敗,還出現了上億元的個案,在次年的達沃斯論壇上,任正非說,此番調查引出了四五千人的「坦白從寬」。

「找到點滑鼠的這個人」

腐敗屢禁不止,是因為一線員工手中握有決定外部商家生死的權力。

2015年之後,阿里巴巴兩次發布公開信,宣布永久關閉46家商家,因為他們以不正當手段謀求「小二」照顧。

阿里「小二」是對接商家的基層員工。

南方周末記者採訪發現,在商家入駐天貓的環節,圍繞著跟「小二」的關係,衍生出一批中介。

一位在知乎上做廣告的中介介紹,以童裝店鋪為例,如果自己申請入駐天貓,很容易被拒絕。

但找他們就可以通過,需要交5萬元中介費,事成付款。

當被問到可以成功的原因時,對方暗示認識裡面的員工。

另一位中介說,這個價位不可能成事,這隻是在賭運氣,申請失敗也沒成本。

真的認識內部員工,「打點費」要至少十萬。

不同類目,要找到對口的審核員,才能保證通過,「我們的渠道,就是找到點滑鼠的這個人」。

這位審核員也負責這類店鋪的日常運營,日後也會在分配資源時對「關係戶」有所照顧,並且向「聚劃算」的小二打招呼,給點活動資源。

一位資深淘寶店主對南方周末記者說,「聚劃算」可以帶來很大銷量,但符合資質的商家上報活動之後,要小二審核,「小二的權力很大」。

2012年7月,作為最早一批因「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罪」被判刑的互聯網公司高管閻利珉就是時任「聚劃算」總經理。

聲稱通過內部關係,可以跨越註冊門檻的中介,不僅天貓有,京東也有。

一位在「閒魚」上做廣告的中介說,對京東美妝、圖書這類停止招商的特殊類目,他們有內部渠道可以通過。

另一位中介也說,京東直營的供貨商申請要求高,他們可以通過內部關係,比如內部招商「做進去」,但是要塞紅包,五六萬才行。

「互聯網公司的貪腐,很多時候真的是因為人手不夠,太忙了,一個人的許可權就很大。」一位曾在頭部電商負責采購的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如果靠互相監督,比如請雙倍的人,企業成本又會比貪腐的損失大。」

據她介紹,電商依照不同品類劃分采購和運營,每個品類的員工都不多,一位采購往往能接觸到四五百個供應商,最後要選出三四十個,「選哪個真就是一句話的事」。

雖然設有審核,但審核負責很多品類,很難了解具體一個商品的價格或一家供應商的資質。

在價格上,運營有調價的許可權,一般要觸發到臨界值領導才會查,比如應該賣20元的東西,定價在15元以下才會觸發系統審批,運營可以定價在15.5元讓利益相關者去買。

也可以利用活動,比如「滿199減100」的產品,有時頁面上不露出,只有一個鏈接,運營可以發給親友買下來,再倒賣出去,甚至有供應商自己在活動時低價買入,再原價賣給平台。

「互聯網公司查出來的腐敗員工,很多時候都是供應商自己舉報的。」她說,一開始雙方談攏了,但後來銷售不理想、活動力度沒給夠,不滿意的供應商就會舉報自己行賄過的人,「一家知名電商,據說一個組裏3個人被『端掉了』,就是供應商做的局。」

貪腐線下早有

一位曾經從事微信電商的員工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采購是公認的肥差,就是因為能收回扣,再白的人進去也容易變黑。」

比如,采購跟供應商談好,買一顆紐扣,單子上寫2元一顆,實際上付給供應商的是1.5元,采購賺差價。

公司對這種行為幾乎沒法防範,小公司就用親戚或者老板自己采購,大公司可能就要靠舉報和頻繁更換供應商。

這種類型的貪腐也曾形成「窩案」。

2018年底,大疆進行了為期兩個月的調查,發布了非常詳細的公開信,稱供應鏈貪腐「觸目驚心」,公司員工讓供應商報底價,然後往上加價,加價部分分成,或者以各種方式踢出正常供應商,涉及範圍超百人。

這種供應鏈貪腐造成平均采購價格超過合理水平20%以上,保守估計造成10億人民幣損失。

何希是京東直營的一位供應商。

他說,貪腐是很常見的現象,「甲方」是大平台,整套體系決定了「小二」有巨大的許可權,動輒可以決定供應商的生死。

在這種前提下,大多數供應商希望建立不錯的合作關係,可能會想著「搞定某某」,一般是返點的形式。

還有一種貪腐形式是「串貨」。

一些大型品牌,每年固定把一些費用投到電商,一些投到線下賣場。

同一款貨,當賣場的售價高於京東的時候,電商平台的人願意把電商的貨賣給線下,中間操作的人吃返點。

對於電商來說,賣給誰都是賣,對於線下來說,進貨價可能更便宜,損害的是品牌方的戰略規劃和利益。

「這種單量都很大,一般返點是貨物價格的3%,我曾經認識一個人,做了一個季度『串貨』,靠這個在上海買了套房子。」何希說。

但這種模式不是電商發明的,在線下商場超市已經存在很多年。

東南西北,各大區互相串,各個國家互相串,鑽不同地區價格政策的空子。

采購貪腐同樣也不是電商特有的現象,它存在的時間比電商悠久很多。

一位曾經在家樂福工作多年的採訪對象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家樂福,選什麼貨是可以由部門決定的。

2006年前後,曾經有一位部門經理在賣場當著許多人的面說,「只要給我10課課長做,沒工資都行」。10課就是酒水飲料類。

整個集團對腐敗的監管,在他看來「形同虛設」。

與國內慣於披露互聯網公司腐敗情況不同,美國互聯網企業極少披露企業內部貪腐情況,幾乎沒有相關報導。

僅有兩個相關的公開案例,一個是2014年蘋果前高管向供應商出賣商業機密入獄;另一個是《華爾街日報》報導2018年亞馬遜員工通過中間人向第三方賣家進行數據交易,包括買賣用戶數據、刪除負面評論、恢復被禁賬戶等,隨後亞馬遜表示進行調查,但查無後文。

與腐敗相關的案例,更多是這些公司為了打開海外市場向國外官員行賄,涉及觸犯美國的「反海外腐敗法」。

比如微軟在匈牙利、沙烏地阿拉伯和泰國行賄;優步員工涉嫌向印度尼西亞警方行賄等。

閱讀原文

阿里和騰訊雙雙跌出了全球十大市值公司

xxx

狂飆十年的中國互聯網光環不再(穩),我想去國企

xxx

讓騰訊蒸發3800億人民幣的那篇官媒文章已經刪了

xxx

除了罵裁判,中國互聯網八大平台都是怎麽看奧運會的?

xxx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戴字節跳動(抖音)的工牌能光宗耀祖嗎?

xxx

中國的B站正在日本走紅,但走紅的路子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