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評論為什麼拼多多的市值超過了百度?

本文來源:雪球(中國知名投資理財社群)

微信id:

2019年8月30日,拼多多(納斯達克證券代碼:PDD)股價大漲8.66%,市值達到391億美元,超越百度成為中國第五大互聯網上市公司。

目前,阿里巴巴的總市值4498億美元,騰訊市值約3900億美元(3.06萬億港元),美團點評市值約551億美元(4324億港元),京東市值448億美元。

拼多多為什麼能崛起,百度能否捲土重來?

以下是雪球用戶的觀點:

雪球用戶@夢想的花園 :

1、拼多多吃到了下沉市場的紅利

在巨頭們都拼了命爭奪一二線城市的新中產高消費人群時,拼多多另辟蹊徑,挖掘到了一個更大的市場。

三線城市及農村的覆蓋5-6億的網民,他們都是拼多多的目標用戶。

他們收入較低,消費能力較差,但是人數夠多。

而且,巨頭沒有顧及這一市場,也讓拼多多有了發展的機會。

2、拼多多營銷出色。

2016 年拼多多新增用戶的獲取成本為 10 元/人,2017 年為17 元/人。

根據財報,拼多多在2018年時候活躍買家數都已經達到4.185 億,超過百度意料之中。

雪球用戶@釣魚蜜-澤北榮志:

對於拼多多,我覺得模式不錯,有生存的空間和道理,從商業模式來說是非常好的,也是阿里和京東忽視的部分。

而且走的還是廉價到優質的路數,拼多多在培植自產貼牌,這個能保證質量的情況下,價格還能低廉,如果能成功那麽現在就只是在山坡上。

對於百度,搜索依舊很好,可惜也只有搜索,這些年其他嘗試都以失敗告終。

在AI和自動駕駛方面,可能是百度唯一的彎道超車機會了。

AI目前貌似百度國內是最好的?百度的優勢在於還有很多錢,很多很多,搜索的現金奶牛還是很肥的。

缺點可能就是廠長自己吧。

當年百度和谷歌,結果是現在這樣也是唏噓。

雪球用戶@莽菲特:

先說百度吧。

BAT裏,除了馬雲之外,馬化騰、李彥宏都是技術出身。

李彥宏開發的行情系統,至今仍被華爾街應用。

他們都是技術大牛。從前期的發展看,李彥宏做出的產品,的確代表了那個時代中國互聯網的最高水平。

從商業層面看,當年李彥宏力排眾議推進的「醫療廣告」服務,的確為百度帶來了可觀的利潤。

雖然近年背負了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本質上不影響其搜索引擎霸主的地位。

在中國目前的互聯網環境下, 的確找不到能與百度抗衡的搜索引擎。

絕大部分仍然是:一邊用百度,一邊罵百度。

拋開社會輿論不談,從資本的角度看百度,百度是一個巨大的綜合矛盾體。

從潛在用戶看,可以說:中國有多少網民,百度就有多少潛在用戶。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基數,但從潛在用戶、用戶開發潛力這個指標看,百度是有無限可能的。

但是呢,如果從「潛在用戶轉換率」或有效開發率看,百度前期過於注重搜索體驗,注重「流量」,但不注重「用戶留存」。

它當時堅信:只要搜索做到眾人依賴即可。

當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後,它才發現:BAT裡,只有它發展潛力最弱。

你很難讓一個「長期習慣於免登陸搜索」模式的用戶,變成「登錄後即可搜索」。

如若這樣操作,那你會把大批的潛在趕向其他搜索引擎(比如360)。

那麽,破局點在哪裡呢?

百度想過很多辦法:

1)內容吸引(百家號、百度貼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

2)生活服務吸引(糯米、百度外賣)。

結果大家都看見了……

百家號剛出的時候, 的確是有人想認真的創作內容的,但後來發現:這裡面實際上還是存在「競價排名、SEO」等搜索引擎的操作,無法形成優質的內容生態。

生活服務上,糯米、百度外賣本質上沒什麼錯。到現在也沒太多的聲音批評他們。

但為什麼還是死了呢?

實際上與百度內部的「利益爭執」有關係。

長期習慣於「競價排名、醫療假廣告」提供的豐厚現金流,讓內部這一部分人獲得了長期的「舒適區」。

很自然,從預算到實施,都讓這個「最穩最豐厚回報」的業務優先。

這就導致對其他產業的投資、建設不是非常的積極。

時不時的,甚至會猶豫、仿徨(畢竟這些業務一開始不掙錢啊!)。

補貼拼不過(甚至不拼)別人的生活服務平台,除了賣身,還有其他出路嗎?

現在,百度又吼出「ALL IN AI」,但是,幾年前就提了,難道ALL IN了這麽多年,籌碼卻還在手上嗎?

雪球用戶@沈向楠:

這倆公司不是一個緯度的,一個是上十年電腦時代搜索王者,百度興旺的時候,阿里剛是少年,拼多多的黃崢還在美國上學。

拼多多的崛起是因為淘寶升級,剔除掉了五線鄉村城市低價人群,留出了低價人群缺口,外加國內製造業出口沒落造成產業產能過剩,造成大量剩余庫存。

所以,時事造就英雄,百度能不能起來不好說,畢竟沉默了太多年,希望能抓住5G窗口,重新把AI抓回來。

雪球用戶@明大教主:

拼多多客戶團購加分銷的模式在消費者當中快速裂變,中報也大幅扭虧。

目前百度在之前管理層較為動蕩的情況下,業績增速繼續放緩。

畢竟兩家公司屬於不同細分領域的企業,未來還是看好百度吧,畢竟AI、雲服務、工業互聯網賽道更好,公司的其他戰略布局也很廣泛。

拼多多在電商領域激戰正酣的現在獲客成本提高是必然的,而物流成本尚與阿里、京東兩巨頭還有差距。

雪球用戶@籃球私家 :

充分說明了現在的兩端化,消費升級也是對的,消費降級也是對的。

因為升級的人口不少,降級的人口也不少。

對於一二線城市來說拼多多是降級,但是對於5線6線的人來說拼多多是升級的。

所以分析中國的市場很分化的,不能一概而論。

拼多多有自己的存在的價值和能力,或許300多億不是頂,1000億的拼多多也不是夢。

閱讀原文

阿里和騰訊雙雙跌出了全球十大市值公司

xxx

狂飆十年的中國互聯網光環不再(穩),我想去國企

xxx

讓騰訊蒸發3800億人民幣的那篇官媒文章已經刪了

xxx

除了罵裁判,中國互聯網八大平台都是怎麽看奧運會的?

xxx

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戴字節跳動(抖音)的工牌能光宗耀祖嗎?

xxx

中國的B站正在日本走紅,但走紅的路子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