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孫志成
2017年暑期,月薪3萬元支撐不起孩子暑假的新聞曾引發熱議,而在2019年,這一費用上升到了8萬元。
一位母親曬出的暑期賬單,培訓班、海外遊學,加上交通、餐飲費,總體費用達到7.4萬元,遊學占了5萬元。
暑假想讓孩子出去長長見識,真的就這麽貴嗎?
單次遊學人均消費8641元
據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經濟之聲報導,暑假已經過了大半,某旅遊平台發布了《2019暑期遊學賬單》顯示,從數據看,2019暑期單次遊學人均消費價格為8641元,同比2018年下降4.3%。
家庭平均遊學花費2.2萬元,同比2018年增長2.1%。
專家建議,家長不妨多聽聽孩子的意見,根據實際情況再做選擇。
來自北京的張女士表示,孩子10歲,今年暑期補習班加起來花費5000元左右,帶孩子去了「新絲綢之路從青海湖到敦煌」歷史人文親子營,三個人花費2萬元不到,整個暑假「遊+學」一共花費2萬元多一點。
像張女士一樣,今年不少家長選擇了國內研學夏令營。
這種相對來說便宜一些,7天在5000元左右,這個價格對於一般家庭來說,應該還是可以接受的。
據統計,今年暑期各大平台上線了千餘款遊學產品,其中占比過半的是價位在1000元到1萬元的遊學產品。
其次為1萬元到3萬元的遊學產品,大概占比四分之一。
千元以下的輕遊學產品數量達到200多條,占比16%;3萬元以上的遊學占比在5%左右。
哪座城市的家長最捨得給孩子花錢遊學?
據統計中的全國15個遊學主要出發城市的情況顯示:廣州遊學人均花費11963元全國最高,其次是北京10380元和上海9830元。
各年齡段消費最高的分別是珠海小學生、上海初中生、廣州高中生,分別為5963元、12263元和20852元。
就全國平均收入來說,遊學消費的確不低。但比上面賬單中一個暑假遊學花近5萬的還是低了不少。
今年一大變化是常規的美國遊學產品人氣下降,國內、日韓東南亞短線遊學產品選擇占比上升。
攜程遊學平台發布了「2019暑期遊學目的地排行榜」,統計了國內海外15大熱門遊學目的地消費價格數據。
國內遊學普遍在三四千元級別。海外遊學中瑞士最貴,客單價達到51476元,其次為紐西蘭、加拿大客單價均超過30000元。
泰國、印尼等東南亞遊學價格只需要六七千元。
「遊學熱」,是焦慮還是炒作?
據時代周報,艾瑞諮詢2018年4月發布的《中國泛遊學與營地教育行業白皮書—發布版》(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泛遊學與營地教育用戶規模約在3121萬人次水平,市場規模或在946億元水平,且將會以20%以上的增長率逐年上升。
2019年,這一市場規模將突破千億元。
而與此同時,外界對於海外遊學的質疑聲也從未停止過。
學生出國「只遊不學」、家長報名「盲目攀比」、遊學行程「走馬觀花」、遊學合同「漏洞百出」等現象層出不窮。
讓不少參加過海外遊學的學生和家長認為各種遊學是「掛羊頭賣狗肉」,高額的費用都打了「水漂」不說,一不小心還要扯進法律糾紛。
遊學,在家長看來,形式是遊,目的在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能更高效地讓孩子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風俗文化,開闊視野,於是很多家長就把遊學當成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新戰場,低齡化發展的趨勢明顯。
根據某旅遊網站遊學暑期訂單的統計,3至6歲的學齡前兒童占了13%,7至12歲小學生占31%,加起來占比達到44%。
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以及來自社交網絡、朋友圈子的攀比壓力都成為促使遊學低齡化的重要原因。
據北京日報,家住常營的市民馮女士說,最近朋友圈裏都是家長曬娃遊學的照片,便決定去遊學機構給孩子報個名,簡單了解後選了一個「美西寄宿真空插班11天」,花了2萬8。
但孩子回來後只說「挺好玩的」,但學習方面收獲並不多,因為「一些課聽不懂」,英語口語也沒見進步。
白領萬先生也說,現如今參加國內夏令營都「過時」了,讓孩子出國走一趟才是「主流」。
兒子周圍七八成的同學都遊過學,「如果不給孩子報一個,他和小伙伴們都沒話聊。」
一家國際學校諮詢第三方平台運營負責人透露了遊學產品的「潛規則」:
參觀校園環節中,不少國外大學的公共空間是可以租借的,有些教育機構租下這些大學的公共空間,然後請外國人上一些非本高校的課程。
美國有一些家庭專做中國學生生意,自家的小樓住幾十個中國學生,一屋子中國人很難有與外國人交流的機會。
也有家長表示,遊學最重要的不是去哪裡、價格多高,而在於遊學的實際收效。
不是跟風、不是潮流,也不是炫耀我的孩子在幾歲之前去了多少個國家,而是每一次都能夠讓孩子有切實的收獲。
但實際上花了這麽多錢,究竟是真「學」,還是打著「學」的幌子「遊」,抑或只是為了滿足家長們的攀比心理,恐怕只有自己的孩子和帶隊的工作人員知道了。
對於這股遊學的熱潮,浙江在線評論文章稱:
「有些看起來很美好的設想,現實卻是一地雞毛,短暫的行程,走馬觀花、浮光掠影般地過一遍,學到的東西能有多少?」
「認識世界有很多辦法,書本、影視劇……要培養國際視野,不妨先從書本開始,不必急於一時,想早點看看世界,由家長陪同去旅遊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它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想在世界知名大學校園一日遊,你也不需要通過中介機構去,自己就能去。」
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家長們都是坐在劇院裏的觀眾,前排的人站起來了,後排的人也不得不跟著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