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玉狗梁村的老年瑜伽,曾於2018年上了紐約時報。
被稱為一個老齡農村的瑜珈「實驗」。
本文來源:燃財經
微信id:rancaijing
作者:閆麗嬌
原標題:玉狗梁學不會當網紅
零下二十幾度的壩上,在沒有任何輔助的情況下輕鬆完成一個雙手倒立。
你很難想像,做這個動作的是個已經年過七旬的老人。
「雙腿繞頭伸展式」、「肩倒立變體」、「半蓮花捆綁側屈」……
對於玉狗梁村的老人來說,這些讀起來都很費力的瑜伽動作,他們根本不放在眼裏。
八十歲老人能輕鬆下個一字馬,把腳抬到與頭平行也是分分鐘的事。
這些視頻被上傳到快手後,「玉狗梁」意外走紅。
玉狗梁是一個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的貧困村,也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
這里的很多人一生都沒有走出過村子,但通過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他們原本生活的圈層被擊穿了。
這些短視頻平台,正在改變著中國農民的生活和娛樂方式,也在改變他們的收入方式。
這些視頻填滿了都市人對鄉村生活的窺探欲和想像,越來越多的用戶願意為農村博主們打賞,或購買他們的農副產品。
但問題和尷尬隨之而來。
村民們很難有時間精力創作出持續更新、足夠吸引粉絲的優質內容。
除此之外,那些秀場主播和「老鐵們」打成一片的控場能力,終日勞作的農民哪能輕易駕馭。
他們期望通過短視頻平台被更多人看到,借此把當地的農產品銷售出去,解決「靠山沒有山,靠水沒有水」的貧困問題。
矛盾的是,他們並不知道如何運營自己,甚至連普通話都說不好。
網紅玉狗梁們,有太多煩惱。
以下影片是Aha視頻團隊的採訪,影片名為【瑜珈吧,爺爺奶奶】
年輕人自愧不如的「老年瑜伽」
在快手上,發佈農村生活的帳號不少,但玉狗梁足夠典型。
玉狗梁出現以前,沒有人會把農民、高齡和瑜伽聯繫在一起。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你很難想像,80多歲的老人還能靈活自如地扭弄自己的手腳。
這個穿著紅襪子、圍著藍頭巾的老人,是90後許彪的奶奶。
她正在做的姿勢,瑜伽術語叫「雙手支撐」。
最開始,也是他將奶奶練瑜伽的視頻傳到快手上,從2019年3月開始計算,不到半年,這個名為「玉狗梁瑜伽老太」的帳號就積累了15.6萬粉絲。
她還上線了一套共7集的初、中級瑜伽課程,每套售價19元,已經有542人購買了這套課程。
在村子里,一群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的老奶奶頭肘倒立、做一字馬,完全不成問題。
她們能輕輕鬆松抬起腿把腳盤到腦後,柔韌感讓你忽略年齡,同時又感覺跳戲。
看到視頻之後,有人以為玉狗梁已經有幾十年的瑜伽訓練傳統,有的人質疑他們是為了博眼球強凹造型,也有人在留言裏關心老人們的腿腳健康。
但很多人不知道,這些人練瑜伽不過三年多,也正是因為瑜伽,緩解了他們多年勞作攢下的病根。
靳秀英是玉狗梁的婦聯主任,她經營著另一個快手號「中國瑜伽第一村玉狗梁」。
8月2日,她帶著一群練瑜伽的老人到張家口市演出,有5000多人在線觀看了直播。
老人們一路歡聲笑語,靳秀英說,這在過去是很難想像的。
「空心村」玉狗梁
去玉狗梁的交通並不便利。
從北京到張家口,要坐近4小時的火車。
下火車先坐一小時汽車到張北縣,再換乘去兩面井鄉沿途各村的中巴。
中巴每天只有一趟,車票15元,一旦錯過,打車的價錢要翻10倍。
開車前,中巴總是停在路邊一側,這里是他們約定俗成的地點,當地人叫「西門口」。
去玉狗梁的車僅此一趟,司機已經開了七八年,坐車的村民每個人都認識他。
中巴在塵土飛揚的土路上顛簸了一個半小時,到達玉狗梁已經是下午。
這是一個位於河北省西北部的貧困村,生活在這里的幾代人,唯一收入是要看天吃飯的農作物。
留在村裏看不到希望,年輕人和中年人都選擇離開家鄉,玉狗梁成了「空心村」。
村裏本來有190多戶村民,現在只留下60多戶,而且80%是老年人。
2016年,盧文震帶著扶貧工作組來到這里。
扶貧的難度曾讓他一度睡不著覺,「靠山沒有山,靠水沒有水。」
能種的經濟作物很有限,土豆、甜菜、莜麥,由於水資源不充足,雨水不夠的年份,土地收成僅夠溫飽。
張北處於壩上高寒區,毗鄰華北平原,海拔在1400米以上。
作物一年一熟,全家都靠這幾十畝地產的糧食過活。
雖然地不少,但單畝產量有限,而且完全依靠雨水。
以莜麥為例,好的情況下,一畝地能產200多斤,不好的時候連50斤都產不了。
光靠糧食根本沒法過上舒心日子,村民們的一個盤腿習慣,讓盧文震突然有了靈感。盤腿和瑜伽的「雙盤」很像。
這讓他意識到,農民的一些習慣或許可以和瑜伽結合。
「如果短期不能脫貧致富,先從健康抓起也行。」
事後回想起來,盧文震也很佩服自己當時的勇氣,因為在前期推行時,他遇到了非常大的阻力。
練瑜伽被當成神經病,結果治好了腰間盤突出
在瑜伽成為愛好前,村民們的娛樂活動少得可憐,除了打麻將就是玩紙牌,牌桌上還經常為了幾毛錢吵紅脖子。
此外,為了能保證農作物收成,村民們每年需要從5月一直勞作到10月。
在夏天最熱的時候,他們要在大太陽底下,拿著鋤頭跪在田壟間,一根雜草一根雜草地除。
常年累月的勞作使得大部分村民的身體都落下了病根,不是腰間盤突出就是有關節炎,精神面貌並不好。
雖然有了「瑜伽」的靈感,但實施難度比盧文震想像的要高上好幾倍。
他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村民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瑜伽。
在一二線城市備受白領們推崇的瑜伽,到了村民們眼裏,甚至被認為是某種「歪門邪道」。
沒辦法,盧文震自己掏錢買了手套和100個瑜伽墊。
一聽說要發東西,大家才過來參與。
盧文震最先說服了婦聯主任靳秀英,第一批組織了8個人。
沒有教練,他就買教材自學,還通過了國家瑜伽教練考試。
早期,為了方便村民們理解,他把這些動作形容成學動物走,走了半個月,才開始教正式動作。
好不容易大家練得有些基礎了,又開始被其他不練的人議論,一些其他村的村民還把她們當成「景點」一樣觀賞。
「要麼是神經病,要麼是入了什麼教」,「一大把年紀的人,當街搔首弄姿」,被人指指點點以後,練習的人害怕起來,再加上練了一個月,全身開始肌肉疼,村民心里又一次打起了退堂鼓。
「當時想著盧書記為什麼還不走,一直盯著我們練,他不走我們都很愁。」靳秀英說。
每個人都在背著盧文震吃止疼藥,見他不走,很多村民就開始勸他多回家看看。
其實盧文震心里也很清楚,他這一走,好不容易堅持了一個多月的村民肯定就散了,以後也再難組織起來。
他就這麼堅持了三四個月,因為怕村民受傷,他總是在差不多的時候就喊停。
過了半年,村民們漸漸從中嘗到了甜頭,自己開始不願放棄了。
練瑜伽前,靳秀英的腰間盤壓迫著兩條腿的神經,路走的久了兩腿就開始麻木,常常走一段就要停一停,用拳頭捶腿。
「以前走幾步就累了,現在跳上跳下都沒問題。」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你可能覺得這是某個保健品的虛假廣告。
村裏的另一位大爺也有同樣的毛病,他沒有從一開始跟著練,是因為看到靳秀英的效果,才趕緊報名加入了隊伍。
現在放牛無聊時,他就在一旁練會瑜伽。
現在,這批村民已經堅持練了三年多時間,每天早晨練一個小時,6點以後開始農忙,下午3點再練一小時,練完去給家裏的牲畜割草。
張北的冬天,室外溫度能達到零下二十多度。
即便是冬天下雪了,他們還是會繼續練習,戴個手套在雪地裏倒立。
周而復始,瑜伽變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成為網紅村之後,玉狗梁依舊變現難
農民、瑜伽、老人、脫貧,這幾個關鍵片語合起來,讓玉狗梁在2017年紅過一次,但僅有平面媒體的報導,傳播量有限。
直到今年,玉狗梁開通了兩個快手號,村子的受關注度飛速飆升。
甚至有人在直播下邊留言,詢問這些會瑜伽的老人們,是否有著某種長壽的秘密。
對於生活半徑固定,一生都沒有走出過村子的村民來說,這是稀奇的。
他們淳樸,但也狹隘,生活的重心就是整個村的家長裏短。
盧文震來之前,村裏連無線網都沒有。
現在,除了日復一日地面朝黃土背朝天,這些勤勤懇懇的農民也希望通過快手獲得更多收入,比如把當地的藜麥通過電商銷售出去。
少則買一個新的瑜伽墊,多的話,最好能蓋一間供他們練瑜伽的屋子。
結果卻事與願違。
許彪的快手號已經做了一段時間直播,打賞收入並不高。
靳秀英的快手小店已經有3件商品,但也是銷量平平。
靳秀英其實與近期成功營銷出圈的「喬碧蘿殿下」女主播年齡相仿,但她遠沒有那樣的營銷頭腦。
光是方言的問題,就夠她頭疼——她都不會用普通話和分佈在全國各地的老鐵們溝通。
她也完全不懂運營和漲粉。
靳秀英負責運營的「中國瑜伽第一村玉狗梁」帳號,目前有6.6萬粉絲,共發了210個視頻。
她心中也有些急切。
近期的作品中,她也會學著別人叫來直播間的人為「家人」,有時候不直播,她也會發一條短視頻說明。
但從今年6月到7月,帳號僅漲了一萬粉絲,有時候還會掉一些。
這不僅僅是靳秀英一個人的問題。
從目前來看,像玉狗梁這樣的貧困村,想要藉著短視頻脫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短視頻或許能打破時空界限,在一定程度上擊穿底層群眾原本的生活圈層,給予他們希望。
但他們又難免受生長環境的制約,在短時間內很難把握住機遇。
成為網紅村之後,他們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irp posts=”87620″ name=”【中老年網紅圖鑒】當銀髮經濟碰上網紅經濟”]
[irp posts=”92917″ name=”在快手直播一小時會發生什麼?有人賣貨兩百萬,有人售出31台壓路機”]
[irp posts=”15475″ name=”【有錢人怎麼用快手?】城市精英在中國農村社交app上花錢,體驗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