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網民在玩一種新的漢字,估計你都能看懂

本文來源:PingWest品玩

微信id:wepingwest

作者:邢逸帆

最近,日本社交網絡上「非常難解,我頭爆発(太難理解了,頭要想炸了)」之類的「偽中國語」又開始復甦了。

正常情況下,一段日語中除了漢字,還包括平假名片假名等符號。

但如今完全不懂中文的日本網友,卻創造了一種去掉或替換所有假名、只保留漢字的超級簡化版「偽中國語」。

「偽中國語」在語法和字意上是日文和中文的疊加,讀起來頗有一些半文不白的文言文風味。

但因為偽中國語純由漢字構成,就連中國人也能半讀半猜地意會。

比如日本網友 ともか 的這條日記,講述了自己吃士多啤梨、觀夜景,最後在重慶茶樓吃到美味麻婆豆腐的一天。

僅用日文中有限的漢字,就達成了一種細膩的白描效果,幸福感跨越文化噴薄而出!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表達上班遲到的危機感也可以使用「偽中國語」: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除了普通網友,連日本外相河野太郎也是隱藏的「偽中國語」高手。

今年4月訪華結束後,河野太郎發表了一條推文,連中國網友都能看懂: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但由於保留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日文漢字,中文使用者難免會覺得讀起來很好笑:

比如「面白」是「有趣」的意思,「大変感謝」就是「非常感謝」(日語「大変」即非常之意),「貴方明日何処行」就是「你明天去哪里」,「全然問題無」是「完全沒有問題」的意思。

而日本網民卻覺得這樣的表達簡潔明快朗朗上口魄力十足,於是越來越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日本社交網絡的「偽中國語」狂熱就此展開。

社交網絡「遣唐使」

事實上,「偽中國語」早在 2016 年就流行過一波。

「萬惡之源」是日本推特網友 ぎゃび森。

2016 年寒假結束後,大學生 ぎゃび森發了一條推文,說:「冬季休暇実質月曜迄」,意思是「寒假實際上周一就結束了」。

他的朋友 ささきあい 看到後用「偽中國語」驚呼:「貴方偽中國語使用者??!!仲間?!!?」(你也用偽中國語?小夥伴啊!)

接著,兩個人就開始用「偽中國語」切磋,還成立了「表演學科偽中國語研究會」。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偽中國語」自此從個人行為升級為社交網絡的狂歡。

每隔一段時間,它就會卷土重來蔚然成風。

每次還會與時俱進地添加新梗,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放眼望去只有「大変」和「面白」的單調語言,而是越來越接近真正的漢語。

比如「笑過腹痛」,「簡單明了」,「激疲夜勤(熬夜加班很累)」,「茄子食望(想吃茄子)」。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表現力也是一流的

對日本人來說,「偽中國語」早已不是一個「用或不用」的問題,唯一阻止他們把「偽中國語」推向全世界的就是,用日語輸入法打漢字實在有點難。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於是,為了讓文盲也能愉快地使用「偽中國語」交流,今年 6 月,日本社交軟件 Line 推出了售價 0.99 元的偽中國語表情包。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不僅有漢字表情包,還有各種各樣的卡通表情包!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喜喜舞!超眠眠!

說「日本人想把偽中國語推向全世界」並不誇張,在社交網絡上多呆一會兒,你就能感覺到他們對待漢字的一片真心。

為了推廣和規範「偽中國語」用法,日本人煞有介事地成立了一個「偽中國語研究會」,不僅提供「標準辭典」,還能把輸入的日語轉換成「偽中國語」。

至於「偽中國語」好處都有啥,這個研究會也已經想得非常明白。

第一,比起英文,日語已經很簡練了,但「偽中國語」讓日文更簡練。

第二,因為日本人漢字水平不太高,用「偽中國語」時只能單刀直入避免曖昧。

第三,用日文輸入法就能打出「偽中國語」,不需要且呼喊輸入法。

該研究會認為,「偽中國語」必將取代日語成為日本短文的範式語言。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除了「偽中國語研究會」,日本還有更激進的漢字黨。

漢字黨以淘汰平假名片假名為己任,認為日本人必須要順應歷史潮流,放棄使用顏文字和假名,開始鍛煉漢字能力:「汝即顔文字平仮名安易表現放棄、漢字表現鍛練開始必須」。

在「黨歌」裏他們唱到:「(漢字)近期絕對稱霸日本,將來一定稱霸世界」!

日本畫師 Mephisto 在開通了微博帳號之後,驚覺自己最近用「偽中國語」比用日語還熟練,簡直要進化成偽中國人了: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另一位網友也表示,「偽中國語」用多了,自己已經開始下意識地說中文了: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而這些執著於推廣使用「偽中國語」,甚至跑到微博微信來「取經」學習真正中文的日本人,被統稱為:遣唐使。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漢字,真好使!

「偽中國語」一開始雖然是日本網友的玩笑之作,卻無意間開創了中日民間交流的新局面

不管是日本人還是中國人,看到「偽中國語」都會驚呼:媽媽我終於懂漢語了/我終於懂日語了!

2017 年,一位日本鄉民在劄幌撿到一部金色 iPhone6,拿起來一看手機操作界面是中文。

於是不會說中文但機智的他趕緊用「偽中國語」發了一條推文,順便帶了一堆「中國語」「中國人」的標籤,希望失主的中國朋友能夠看到看懂,盡快聯絡他。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另一邊廂,有了「偽中國語」的助力,越來越多的日本人也有了來微博沖浪交朋友的勇氣。

除了日本畫師 Mephisto 和他一樣喜歡「偽中國語」的小夥伴外,請不起中國翻譯的日本同人志專賣店 Melonbooks 也憑著一手偽中國語混進了微博。

「我看到有很多人說想要我們開通支付寶,你們想我們在實體店開通呢,還是網購開通呢?」

而中國網友也用「偽中國語」回復,雙方溝通無礙。

▲我兩個全都要!

對於一些日本人來說,「偽中國語」的流行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他們學習了解漢語的契機。

一位日本網友說道:

「我是日本人,看到大家經常使用『偽中國語』,我有的地方懂有的地方不懂。漢字真是不可思議,我希望中日關係友好。」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另一位「學了三年中文」的朋友則對自己的中文水平信心滿滿,表示如今是中國的時代,學習中文對將來大有裨益。

日本社交網絡上的漢字熱,背後是怎麼回事?

在這種「偽中國語狂歡」的氣氛下,最真實的就是中日之間愈發緊密的民間交流。

想要快速學得一手偽中國語並不難,分析了「偽中國語」的特徵之後我發現,就是把日語中的假名拿走,將剩下的漢字用 SOV(主賓謂)的形式重新組合,一句似是而非的偽中國語就完成了!

最後,這是我練習了十分鐘的偽中國語作品:

実、眠気大量發生、瞼激重中。

但、提出締切接近中,寢不能。

二十四時間,記事出來希望!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