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
南昌海昏侯劉賀大墓出土的珍寶展最近在京展出,預約參觀名額迅速滿員,網友們吐槽南昌出土的寶貝卻在京首展系無辜「躺槍」,不過換個角度可以看出,全中國對這一罕見大墓的重視。
以下是中國官方日前公布古墓主人身分的新聞稿。
參考:
>「漢代考古之最」的漢代古墓,日前完成初步工作,起出一大堆寶物。
對於書法人而言,最關心的應該是出土的大量書法相關文物。
先看數量最龐大的五銖錢,十多噸!
我們看看五銖錢的書法,系中規中矩的篆書:
圖/五銖錢篆書
簡介下這位大墓的主人劉賀(前92年—前59年),系漢武帝劉徹之孫,曾被西漢政治集團扶上帝位,但不足一月即遭廢黜,成為西漢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
被廢後先是貶山東昌邑,再貶到江西海昏,一生經歷了帝、王、侯的每況愈下,命運多舛。
我們看看他的篆刻玉印,典型的西漢風貌,簡約精致、雍容華貴。
圖/劉賀玉印
圖/「大劉記印」
重點是,這次海昏侯出土文物上萬件,寫滿西漢書法的木牘竟達3000枚,書法與內容足夠一代考古工作者研究一輩子了(希望有印刷物出版)。
那木牘上的漢隸書法,對於書法人而言,香艷的很吶。請看:
我們再仔細看看這漢隸,不簡單啊,相比後來的《曹全碑》多了份莊重,橫畫逆入明顯,撇捺伸張,張力十足,結字高古,對漢隸書法風貌進行了補充。
下面,我們再看漆器上的隸書,又是另一種雍容氣象。
再看竹牌上面的娟秀隸書:
再看孔子畫像屏風上的墨痕:
西漢海昏侯劉賀考古成果發布並展出後,專家表示,這是中國大陸截止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內涵最為豐富的、出土數量極為可觀的漢代大侯聚落遺址,具有極其重大研究和展示價值,當然包含了裡面的書法。
如此大墓,再度豐富了中華民族燦爛的人文歷史。
微信號:shufasi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