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貓3》三分之一在中國完成,堪稱「中美聯姻」,合寫給全世界的情書。

傳媒內參導讀改頭換面以合拍片「身份」出現的《功夫熊貓3》,意味著:片方可享受與中國國產片一樣的43%的分帳比例。

 

來源:傳媒內參影視研究組

/丁立

 

合拍片,英譯為co-production ,是指兩個或多個國家(地區)的製作單位共同合作拍攝的影片,發行時通常有兩個或多個語言的版本。

中外之間或大陸與港澳台地區合拍電影並非新鮮事物,上世紀80年代初風靡全國的《少林寺》,就是大陸與香港的一次成功試水,之後的《末代皇帝》、《敦煌》等佳作更是首批「中西合璧」的典範。

進入21世紀,隨著成龍、李連杰相繼「打」入好萊塢,《功夫之王》、《木乃伊3》《功夫夢》等中美合拍片也紛至沓來。

 

最近,由夢工場動畫和上海「東方夢工廠」聯合製作的《功夫熊貓3》在上海舉行首映禮,並且面對媒體公布了中英文版的《熊貓3》。改頭換面以合拍片「身份」出現的《功夫熊貓3》意味著:片方可享受與中國國產片一樣的43%的分帳比例。

 

近年來,因為影視市場的蓬勃發展,諸多好萊塢電影都想獲得「合拍片」的身份,《功夫熊貓3》此番的「新身份」想必也是羨煞旁人。

《功夫熊貓》系列曾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別推出過前兩部作品,憨態可掬的阿寶創下過全球銀幕橫掃近13億美元的票房,是近年來名副其實的強勢影視IP和吸金利器。

 

據了解,作為中國企業參與製作的首部好萊塢主流動畫,《功夫熊貓3》三分之一的內容在上海東方夢工廠製作,其餘則交由夢工場動畫完成,而主創團隊沿用原版人馬。該電影將在129日在內地的各大影院全線上映。

 

合拍不是貼拍,不單是加點兒中國元素的事

 

2012年,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丕民曾在某研討會上表示,「規定的合拍片的要素必須全部具備才行,不能說中國公司投點錢,有的連錢都不投,就算是合拍片;也不能說加點兒中國元素就算是合拍片,加中國元素那是片方出於市場的考慮。」

據了解,中美合拍片中,中方出資比例一般不少於三分之一,且必須有中國演員擔任主要角色,並需要在中國取景。

 

根據張副局長的說法,我們一起來看《功夫熊貓3》。該片有三分之一在中國完成,中國團隊為片中諸如茶道、朝代背景,以及高踢腿等武術動作,都做出了最地道的還原。故事的背景發生在熊貓村,仙境般的構畫,參考自熊貓故鄉——四川青城山。

為捕捉到真實的神韻,劇組曾特意赴當地考察10天。除了在青城山「取景」,劇組還到成都熊貓基地,仔細研究熊貓習性。

 

在上海舉辦的此次首映禮上,《熊貓3》連放中英文兩場,配音方面也引人關注,諸多觀眾甚至感覺作為合拍片的《熊貓3》在中文版的翻譯中更加用心地道。

中方統籌導演滕華濤也表示,精心挑選出來的包括黃磊、白百何、成龍、周杰倫、楊冪、張國立、朱珠、黃憶慈(多多)、郭子睿(石頭)等人組成的中文配音陣容,不僅只是在做生硬的翻譯,更多地是在創造台詞。

 

夢工場動畫出品的《馴龍高手2》曾被報導投資金額高達1.4億美金,而此番《功夫熊貓3》盡管成了合拍片,成本卻也不低。據了解,該電影前後共有超過300名美國動畫師和200名中國動畫師共同參與了製作。

 

「中美聯姻」不是照搬美國模式,而是「借船出海」

 

夢工場動畫曾以黑馬和領軍人身份製作出過《怪物史萊克》、《馬達加斯加》、《瘋狂原始人》和《馴龍高手》等作品,但近兩年的發展遭遇波折,出品的《守護者聯盟》、《極速蝸牛》、《天才眼鏡狗》票房都不盡如人意。

 

實際上,夢工場動畫對中國市場的挖掘早在三年前就已開始。在競爭對手迪士尼入駐上海以後,夢工場動畫在2012年就與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CMC)、上海東方傳媒集團(SMG)、上海聯和投資有限公司(SAIL)合資組建了「東方夢工廠」,中方控股55%,美方持股45%。雙方聯合出品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即將上映的《功夫熊貓3》。

 

中美合拍片的身份對於《功夫熊貓3》或者夢工場動畫來說,最立竿見影的效益是票房分帳。也就意味著,該片不會占用每年有限的進口分帳大片配額,不會即便狂賺幾億也只能拿到約17%的分帳,而是獲得與國產片一樣的待遇——夢工場動畫以及東方夢工廠能享受43%的票房分帳。

 

《功夫熊貓3》的回歸在打開夢工場動畫的中國市場後,能否挽救本土格局,與此同時,夢工場動畫CEO卡森博格和華人文化產業投資基金董事長黎瑞剛「中美聯姻」中如何在遵循中國邏輯的前提下繼續捍衛美國好萊塢的遊戲規則,在《熊貓3》上映之際惹人深思。

 

東方夢工廠成立之初,黎瑞剛曾指出要把東方夢工廠的技術和研發放在國內。這就意味著,中方擁有最核心的版權,擁有最大的話語權,可以加入更多國人的思維理解。「中美合拍」絕不是照搬美國模式,而更多的是「借船出海」,以《熊貓3》開啟的夢工廠系的「合拍片」也將會開啟中國故事、文化走出國門的新階段。

 

合拍片是未來,但中外元素難平衡

 

2015年,中國簽署的世貿組織協議將正式生效,進口片也將不再受配額限制。夢工場動畫入鄉隨俗地如此大面積大幅度地尊重中國版本、植入中國元素,無論是輸出技術還是人才,抑或僅僅只是看中了投資商手中的鈔票和中國影市這座金礦,很顯然,合拍片是未來的發展大勢。

 

曾有人說,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觀眾只看兩種電影,一種是國產電影,另一種就是好萊塢電影。觀眾們在好萊塢電影中尋求感官衝擊,在國產電影中尋求文化認同。此番《熊貓3》的合拍身份算是巧妙地做到了在中國市場的兩者兼容。

 

在去年的上海電影節上,制片人張家振曾以講美國飛行員在中國的《飛虎》項目舉例,表示合拍片前景大好但是瓶頸顯現,「拿劇本給美國人看,他們說不希望有那麼多中國人在裡面,美國觀眾不愛看。」這意味著中美合拍片正邁入尷尬境地:以美國元素為主,等於幫好萊塢搶占中國市場;以中國元素為主,在全球市場上又可能乏人問津。

 

中國電影團隊參與合拍片,固然可以更快地學習了解深入到美國投資製作的模式中去,並且真正接觸到好萊塢的運作機制,繼而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長期模式,有助於中國電影發展。

而法國著名導演讓·雅克·阿諾卻曾明言,合拍片是好萊塢想賺錢。更有人直言,美國電影人做合拍片,只是利用中國元素到全世界去賺錢,並在中國市場上大把撈金。

 

《熊貓1》的第一部主要講述阿寶拜師學藝,結識「蓋世五俠」見高人;第二部主要通過羊仙姑得知自己的身世,在與沈王爺一戰中擺脫心理陰影,到了這部故事進階升級主要講阿寶又戰勝天煞,繼承烏龜大師的信物,成為「蓋世五俠」的師傅。

 

夢工場動畫CEO傑弗裡·卡森伯格(Jeffery Katzenberg)最近表示,《功夫熊貓3》的票房目標是創造新的奇跡,超過《捉妖記》票房,合拍片對國產電影又一輪全新的衝擊即將到來,而這一切又是否能夠引發國產電影的編劇,拭目以待。

 

在上海的首映式上,出品方之一東方夢工廠董事長黎瑞剛還說,「最初這封‘情書’是用英語寫的。4年多來,我們最大的工作是要把漢語和英語結合在一起,然後把這封‘情書’寫給世界,今天我們覺得目的達到了」。

閱讀原文


關於作者:

速遞傳媒信息,對接行業需求

微信號:chuanmeineican

成龍進駐中國農村短視頻龍頭【快手】,也成為了一名「老鐵」;半個月粉絲五千萬

xxx

媒體梳理都美竹陸續爆料吳亦凡性醜聞的始末,吳亦凡這次再不涼的話..

xxx

吳亦凡是多個頂級品牌的中國代言人,這一次,資本會拋棄吳亦凡嗎?

xxx

中國大明星吳亦凡遭網美爆料性醜聞,多個品牌已宣布切割吳亦凡

xxx

哆啦A夢50歲,靜香終於嫁給大雄了,網友:但她真的會幸福嗎?

xxx

經典名作《魔戒》在中國大陸重映,為什麼拿到很多一星差評?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