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的造船世家,仿造過五個朝代的木船,國寶級手藝。

攝影: Steven Shi 編輯:田野來源:大浙網、騰訊

舟山岑氏木船作坊由岑家太爺岑明錫1900年創建,歷經四代傳承,先後製作、復原多艘古木帆船,成為舟山船模文化代表。

浙江省舟山市岑氏木船作坊由岑家太爺岑明錫創建於1900年,主要打造小型木帆漁船。1956年出生的岑國和自幼隨父親學習造船,是岑氏木船第四代傳人。圖為岑國和和父親岑全富在一起。

岑氏造船歷經四代傳承,先後製作、復原多艘古木帆船,成為舟山船模文化的代表。圖為岑氏造船製作的「鄭和二千料海船」船模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

岑國和自幼學習造船,1978年師滿後開始承擔木帆船的設計與製造工作,2002年重組岑氏木船作坊,將仿古木帆船的製造工藝發揚光大,成為傳承人。

岑國和小時候住的村子。這條河道之前通往大海,岑國和的爺爺岑阿友在這裡建造了一座50多米長的船塢,專門打造中型木帆船,打造好的木船可以直接行駛至大海,交付給船東。

80年代初,岑氏造船迎來了最興旺時期,家族分別辦有三家木船作坊。到了80年代末,隨著鋼質船的普及,木帆漁船被逐漸淘汰。岑國和在父親的帶領下堅守傳統木船製造技藝,逐漸走上打造製作傳統仿古木船和仿古船模的道路。

在岑氏造船廠的角落裡,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木帆船船模。

傳統木帆船的製造工序有47道,所涉及的工具也多達幾十種。

岑國和正在製作船桅,木工活是造木帆船的基本功。從選木開始,原木不能直接用於船上,根據需要,有的要修圓,有的要修正,有的則需要破成板材。

岑氏父子刻苦鑽研古船歷史,大量收集古船設計相關資料。製作仿古木船和船模達到了復原如古的水平。2002年,岑國和主導打造的仿宋「綠眉毛朱家尖」號三桅鳥船受到了國內外的關注。

在造船之前,針對不同船型需要設計不同圖紙。岑國和參照圖紙造船模,確認無誤後再造大船。

骨架是船體的基本組成部分,支撐整個船體承受總縱彎曲、水壓、波浪衝擊和各種碰撞。這對木料的質量,強度和建造工藝要求甚高。

船殼表面由各種複雜的曲面組成,平行板料之間用釘鋦拼合,用油灰、麻絨捻縫,以保證船殼和水密。

船模都是按照實物等比例縮小製作,內部結構一點不含糊。船艙、甲板、休息室、桅桿等一應俱全。這樣一個船模,一個師傅要花上兩個月時間才能製作完成。

一個船模的甲板,由上百塊小木塊組成,每一塊背後都根據圖紙的設計寫上編號,以便安裝。

船造好之後,還要對整個船進行「船飾」,主要通過繪畫、油漆、雕刻等工序完成。

岑國和正在雕刻艏部獸頭。木工活是造仿古木帆船的基本功,一般需要3年的時間學習。

木帆船的特點就是手工打造,就連一個小小的滑輪都是人工打磨。

一艘即將完工的木帆船船模。

2012年,一個名為莫偉倫的英國醫生找到岑國和,提出想建造一艘古帆船環遊世界。經過商議,兩人確定以鄭和下西洋代表船型「開角花屁股」號復建,總長30.7米、寬8米、帆高28米,共約50個客位,總載重300多噸。

莫偉倫對材料和工藝要求甚高,「開角花屁股」號一建就是4年,總費用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圖為莫偉倫和岑國和在討論船艙內部結構的建造。

在舟山市博物館裡,陳列著岑氏製造的100艘仿古木帆船船模。過去幾年,岑國和和他的徒弟們仿造了五個朝代的五艘古帆船(仿宋「綠眉毛」, 仿隋「遣隋使」, 仿唐「鑒真號」, 仿清「安福艫」和仿明「福船」)。在古帆船製造的傳承上,他們越走越遠。

 

<a id="js_report_article3" style="display:none;" class="media_tool_meta tips_global meta_extra"
閱讀原文


關於作者:

來自騰訊微博認證資料:騰訊網圖片站,中國人的一天專用微博.征集各種拍攝線索,歡迎網友上傳作品至騰訊論壇的原創力量板塊. @中國人的一天-圖片故事

微信號:chinaoneday

廣東小伙子創作「核酸檢測上河圖」

xxx

AI還原古畫中宋朝皇帝的長相,最接近真實的樣貌?

xxx

【社會主義賽博龐克】2098年的中國是什麼樣子?

xxx

中國多地大雪紛飛,北方人民發揮創意,在雪地打造「迷宮」、作畫、造飛機和航母

xxxx

【科技向善】杭州中學生自製AI智能項圈,讓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外婆能記起親人

xxxx

iPhone4被做成標本了,當紀念品出售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