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演講一直以來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尤其是其中的一些觀點,以及看待未來、看待事情獨特的角度。
馬雲的經營哲學,基於什麼樣的原因要堅持做物流?他又是如何面對假貨的?在阿里近17年的成長過程中,馬雲在反思什麼,又在謀劃什麼?
這些問題,可以在由紅旗出版社出版、2015年12月發行的《互聯網時代才剛剛開始:馬雲內部講話2.0》中一一了解到。
以下為部分書摘:
一、物流
為什麼看好物流業?
我相信10年以後,中國快遞一定有100億只包裹,美國還是七八十億只。
幾年前我在美國說,中國互聯網人數一定會超過美國,他們覺得不太可能。我說你們總共3億人,生孩子生3.5億你們得生20年,還不算中間去世的人。我們13億人口搞五六億人上網,也就五六年。
但是這麼多網民,這麼巨大的市場,能不能誕生對社會有貢獻、對人類有貢獻的公司?這有很多挑戰。
中國移動用戶超過6億,但是中國沒有誕生蘋果。中國那麼多快遞公司,有沒有一家能叫板UPS(美國聯合包裹服務公司),假如國家不保護你、假如政策不保護你?每年100億個包裹是看得到的,但是你能拿到多少?
淘寶現在每天訂單8000萬,明年這個時候可能一天2000萬訂單,我們準備好了沒有?10年以內,中國快遞行業至少增長1000萬個就業機會,這都是機會。
我請問我們的組織、我們的管理、我們的主管、所有管理培訓體系,我們是否準備好了?我也堅信,由於電子商務的發展,10年以後全中國誕生的UPS一定有幾家,一定超過美國的UPS,這個我深信不疑。
在美國,電子商務很難做,因為其他商業環境太好,銀行很好,配送很好,所以電子商務非常難做。
中國是因為什麼都不好,電子商務才好做。
中國移動為什麼能夠超越美國,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人口,而是由於我們當年固化系統太落後,行業在發生劇烈的變化,而且就在未來三五年,大量資金進來,有的公司倒下,有的公司會起來,有的公司越壓越強,有的公司越壓越趴。所以,準備好,行業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阿里巴巴為什麼做物流?
有的時候,行業一定需要行業外面的人攪一攪,這樣對行業才有好處。你們去看做新浪、網易的人,不是媒體出身的;做支付寶的人,不是金融出身的;做淘寶的人,不是零售出身的。所以,外行業的人進去攪一攪有好處。但我們做什麼,不做什麼?
我們不做民營物流企業想做、能做、可以做的事情,我們自己的定位是,阿里巴巴進入物流,做現有物流民營企業不想做、不肯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永遠不能把別人飯碗捅了,這是做企業的原則。別人想做就讓別人做。
我自認為有兩套系統是我們的強項,第一是信息系統,第二是倉儲系統。今天,由於城市化的推進,將來倉儲的挑戰會非常大,可能很多民營企業不願意投。所以我們將會在倉儲和信息體系上花很多的功夫。這些倉儲建起來以後,我們會對所有快遞公司、物流公司共同開放、共同發展。
我記著在集團內部戰略會議上宣布做物流的決定,這是我2010年做的唯一的、最重要的決策。我定了幾個原則,第一,不以賺錢為目的;第二,不能虧本,虧本你撐不起,你怎麼走下去;第三,做大部分民營企業不想做、不願意做、不得不做的事情,並且誕生中國的UPS。
未來5年有10倍增長的行業裡,一定有物流!
淘寶不想控制你。阿里巴巴幾年前已經決定放棄商業帝國的思想,什麼叫商業帝國?你要麼加入我,或者我廢了你。我覺得21世紀人們不應該有這樣的心態。什麼是21世紀心態?就是生態,一個生態的環境,大家都是商業生態中的一部門,我們要建立整個商業生態體系,這是我們覺得阿里巴巴要做的事情。
我們覺得,因為我們是國有企業,我們要成為整個中國電子商務基礎設施企業,你要流量我們給你流量,你要數據我們給你數據,你要支付我們給你支付,你要物流我們幫你建物流體系。但不是我們做,是我們整合社會資源一起去做!
有些人做企業,像幾十年前開工廠,門口一定要挖一口井,自己做一個火電站,因為不相信國家電網。我相信,今天很少人願意自己搞一個發電機,自己搞自來水管,現在大家都用統一的水、電、煤氣。
我告訴大家,我們沒有帝國思想,這個公司不是我的,我也不會傳給我兒子,他要,我也不給。我只是公司的參與者,我們有幸生活在這個年代,擁有這個機會可以做出與上一代不同的企業,我們感恩。賺來的錢,我也不能拿來放自己口袋裡,錢越多責任越大,壓力也越大。這些錢,我們要建幾個倉庫,再把支付寶、淘寶、阿里巴巴做得更好。我們不希望成為商業帝國,而是成為小商業公司成長、發展過程中的墊腳石。
毫無疑問,中國未來5年確信有10倍增長的行業裡,一定有物流。
現在外面傳言非常多,說阿里巴巴搶物流快遞業的飯碗。我們是要做,但不是搶大家飯碗,如果是這個市場上最優秀的快遞公司,我們一定會培養支持。
我今天跟大家講,10年以後最成功的物流企業一定不是今天的前10名,一定會誕生新的物流行業領軍者,他們善於學習、提升管理,他們有遠見、為客戶著想、為社會著想,因為中國缺這麼幾家公司,也必須有這麼幾家公司。
可能是我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覺得,有很多快遞企業,幹得很業餘。既然幹了,我們應該去日本看看、去歐洲看看、去美國看看。我去看了,感覺特別震撼。我說我們有機會,但有時候越成熟的模式越難改。我相信,抱怨聲就是我們成長的機會。
二、假貨
中國的痛在哪裡?其中一個疼痛落在我們公司身上,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假貨。「3·15」幾乎每次打假淘寶都有份。但是我跟大家講,假貨不是淘寶製造的,假貨不僅是淘寶的挑戰,也是中國的挑戰和這個時代的挑戰。
美國貿易局說我們是臭名昭著的假貨市場,其實20世紀四五十年代美國經濟高速起來的時候,它也充滿著假貨;六七十年代日本經濟起來的時候,假貨也不少。它都有一個過程,就像每個孩子到三五歲都會摔跤,6個月斷奶以後都容易發燒一樣,不能說這家的孩子長大了,到別家孩子時就不能發燒。
中國目前的發展是以巨大的製造業為中心,假如今年淘寶有五六千億元交易額,這五六千億元不是淘寶製造出來的,而是由於中國現存的巨大製造能力。但由於金融危機,國外的訂單會越來越少。這些東西必須到中國內部來行銷,必須要擴大內需。頭痛的是這些工廠只會生產不會買賣,而淘寶就變成了最好的管道。
此外,中國提出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但是一個品牌的建設起碼要5到10年,中國這些企業有製造能力卻沒有品牌。那些工廠經濟很好時,買了那麼多機器設備,用了那麼多人才,結果突然訂單沒了。然後他們要擴大內需往國內賣,但是他們沒有相應的設計能力和品牌能力,那就糾結了。
所以,我們公司在承擔中國轉型和擴大內需過程中這個陣痛,應該感到榮幸。這個榔頭砸過來,剛剛砸在我們腳背上,我們必須得改變,必須迅速、全面地幫助那些製造廠家。今天面對這樣的問題,很多廠家是迷茫的。
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提出多招員工,提出把服務價格降下來,我們整個發展確實是圍繞小企業在做。做得完美不完美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們出發點是這樣的。
三、用人
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
用人要疑。有人說:「主管,你把工作交給我就行了,什麼事兒你就別管。」我一定要管的。如果你1月給這個人定的任務,比如說是1500萬元,要在12月內完成。到年中的時候,我很好奇他完成得怎麼樣了,我要去檢查下,他說那你就是不相信我了。他講得有道理,但我還是要去檢查,用人要疑。
疑人要用。如果你對一個人特別放心,覺得這個人特別踏實,我告訴你,用這個人,創新可能就不會有了。而一些讓我拿捏不準的人,有時候我也不知道這家夥哪個方法才是對的,但我還是會用他,讓他去做。因為你不一定需要完全了解這個人,並且那個工作的情況你也未必精通。讓大家試試看!為什麼允許自己失敗,卻不允許別人失敗?所以疑人也得要用。
名品一定難養
很多人講,你們的文化不夠包容!可我看到一個數據,阿里組織部員工近兩年的生存率是67%,我覺得挺好的啊,名品一定難養,因為難養,才是名品,否則都是雜草,一長就長出來了。這死亡率不算高。
有一位同學統計,阿里組織部員工糾結率是60%。如果真是這個數據,那是我們招人招錯了,這些人本來就不應該進我們的公司,應該早就把他們辭掉,不辭掉他們是我們的錯。
四、反思
大家記住,不是我們喜歡變革,不是我們善變,而是市場變化太快。記不記得蓋茨以前講過,任何軟體不可能超過18個月?今天任何公司能夠紅18個月就很了不起了,更別說一個產品。
這世界永遠是一對矛盾,在你沒有長出東西之前,死都沒人知道;長出東西後死,大家就看著你死。而且像淘寶、阿里巴巴這樣出事,有人就高興了,這是實話,死了以後大家覺得真是遺憾啊。但是看你死的時候大家特高興,有娛樂新聞了。
所以我想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的局面並不樂觀,今天我們不變革,就是明天的微軟。微軟還紅過那麼多年,我們連紅也沒紅透就出問題了。假如我們不滅自己,別人會滅我們。
革別人的命是容易的,我們把eBay給革了,但革自己的命是最難的。而且我確實不否認管理層也好、決策層也好,都有過錯誤,做過一些愚蠢的決定。昨天打仗,今天撤回來,但是有一點要明白,你不變,一定會死;變了,也許會死,可說不定也就躥出來了。
樂觀地看待問題
絕大部分外面的人對馬雲的理解是從報紙上來的,要麼說他神得簡直是太牛了,創業教父;要麼說這個人肯定有目的的,無商不奸。
你不是活在他們心目中的人,我們是自己,就是自己。我做中國黃頁的時候,前三筆生意全被騙,換了另外一個人,他可能決定下次我也騙人報一把仇,人性的本能是這樣的。我倒是相反,我說我上當了,原因是沒有商業經驗,看不懂,所以要重新調整。今天別人想騙我難度比較大,我不會告訴他你在騙我,只是笑笑,說下回有機會合作。
我現在跟16年前創業時完全不一樣,那時人家講什麼,我就信什麼;現在人家講什麼,我也信什麼,只是我知道靠不靠譜。
阿里巴巴最早對員工心態的設計,我也花過很多心思。昨天跟一個做企業的人分享,他問我怎麼接近員工,怎麼讓團隊團結起來,怎麼讓員工覺得開心,服務好員工?我說,在我做員工的時候,對老板不滿意,心想有一天我當老板了,我要這樣那樣;所以你今天是主管了,就設想一下當普通員工的時候,你希望老板公正,希望他做正確的事情,你就是應該堅持這些東西。
人家覺得阿里巴巴用12年的時間發展到今天這樣的規模很順利,但是我想告訴大家,我從1992年開始自己做海博翻譯社、中國黃頁,前面七八年所有的失敗,財務上面叫「成本」,我們早就花過了。
我們每一次失敗、每一次的挫折,都要用積極樂觀的眼光看待問題。疼痛一定會有,B2B這件事情,你說能不痛嗎?有人說馬雲不承認錯誤。我寧可承認10次錯誤換來不出這種事情。
(B2B事件是指阿里巴巴2011年的B2B欺詐事件,2009、2010兩年中2000餘家中國供應商客戶涉嫌欺詐,B2B公司CEO衛哲及COO李旭暉因此引咎辭職,欺詐帳戶被全部關閉,被認為負有直接責任的近百名銷售員工受到包括開除在內的多項處理。馬雲向客戶和員工公開強調,在價值觀問題上公司不會做任何妥協。)
平等地看待這個世界
我在30歲之前,幾乎經歷的全是失敗,我去應聘過近30份工作,全被拒絕。
後來做海博翻譯社、搞中國黃頁,一路走過來麻煩事太多了。能夠走出來不是因為我們能幹,還有很多運氣。假如我真去當警察,今天不知道怎麼樣了。所以命運很神奇,那時家裡人看表弟跟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樣,因為他找到了工作,我是被拒絕的。
最早阿里巴巴招聘的一些流程也是根據我的親身體驗來制定的。不要等了半天,冷冰冰地告訴應聘者沒被錄取,你其實是很沮喪的。我希望阿里巴巴的人,特別是HR的人一定要記住,我們要尊重所有來應聘的人,告訴別人為什麼不可以,並且快速地給反饋。
不知道你們多少人應聘時被拒絕過,我反正有幾十次了,很難過的。我對這些都很感謝,沒有這些經歷,不可能有現在。如果我沒有在十三四歲開始到西湖邊上學英語,跟老外交流,就不可能有我今天對西方思想的理解。我沒有在美國讀過書,但是我比絕大多數人了解西方,明白他們在幹嘛。
解放以前我爺爺出身不好,記得我小時候,做任何事情都錯,因為你爺爺以前是一個「黑五類」,你肯定是一個壞人。所以我特別能理解一些事情。爺爺是壞人,子孫就一定是壞麼?老紅軍的兒子永遠就沒有犯罪的?你有過小時候的這些經歷,就會平淡地看待這個世界,都有好、都有壞,了解人性是什麼、世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