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壹讀
微信id:yiduiread
作者:狗頭保命的壹讀君didi
迪士尼真人版《花木蘭》首款預告來了!
2019年7月7日凌晨,在萬眾期待之中,迪士尼揭開了真人版《花木蘭》的神秘面紗,放出了一段一分半的視頻預告。
主要聚焦於劉亦菲扮演的女主角花木蘭身上,包括她梳妝打扮、持劍習武、代父從軍、戰場廝殺的片段。
哪怕這支預告片的發布時間接近凌晨,也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
並且在世界範圍內引發了熱烈討論。
「花木蘭」在外國社交網上懸掛了一整天,以59.3萬的推文量穩居排行榜首位,且遙遙領先於第二名。
大部分網友表示了驚艷,「燃爆了」「第一個迪士尼華人公主」「劉亦菲打戲真的好絕啊」等贊美之詞溢出螢幕。
但也有一些觀眾看完預告後,表達了自己的疑惑和不適,亞洲面孔講英文是迪士尼在迎合全球觀眾,fine,可一個北方花木蘭為何要住在土樓裏?還畫著穿越時空的妝容?
▲bdjw,不懂就問的意思
《花木蘭》預告片很燃,天仙打戲很颯,迪士尼爸爸很重視,這都沒有錯,但這也不能掩蓋預告片中的諸多違和細節。
如果非要說國內觀眾有哪些不滿,主要就是這些該死的bug了吧。
穿越時空的土樓
預告片的第一個鏡頭就引發了爭議——一座座客家土樓。
福建客家土樓還搭配一望無際的稻田,不僅讓人困惑,難道花木蘭是個福建人?
根據花木蘭這個人物最初來源的《木蘭辭》,「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稱呼天子為「可汗」,再加上後來的「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征戰地點都集中在北方,而且當天就能到內蒙古呼和浩特(黑山頭),這應該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北方姑娘。
更進一步地說,學者們大都認為,花木蘭生活於南北朝北魏區域,打仗的對象是遊牧民族柔然。
▲康康北魏版圖吧
參考北魏的疆域圖,就會發現它跟福建沒有半毛錢關係。
按照原著設定來說,花木蘭怎麽也不會生活在福建土樓裏。
就好比當時齊國人生活在北京四合院裏一樣,不僅地區不對,時間也是錯亂。
福建土樓,聽名字就知道,是福建地區(閩西南)獨特的居民建築,採用不加工的生土,夯築成圓形承重生土牆,裡面住人,也可以順便搞軍事防衛。
而且福建土樓誕生較晚,最早的文獻記載是在明代,《重修虔台志》記載閩西的土匪於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永安與連城的交接處建立了兩座土樓,1573年的《漳州府志兵防志》則記載漳州地區居民開始建築土寨以抵禦海寇的騷擾。
而北魏政權存在於公元396年—534年之間,福建土樓就算會飛,也飛不到花木蘭身邊,它整整遲到了一千多年!
也有人說真人版《花木蘭》並不是參考《木蘭辭》來的,而是對1998年迪士尼動畫片《花木蘭》(英語:Mulan)的改編。
而在這部動畫電影中,花木蘭是花家(Fa Family)的獨生女,她的父親叫花弧(Fa Zhou),她自己叫「Fa Mulan」。
而什麼地方會「花」「Fa」不分?
福建!福建人笑起來不都是「fafafafafafa」的嗎?
這是典型的閩式拼音,由此他們推斷,迪士尼恐怕對花木蘭的家鄉出現了誤解,迪士尼宇宙的花木蘭就是福建人!
▲福建人告白
如果接受這種設定,就會出現新的bug,譬如她一個福建女子,又是如何「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的?
答案只有一個,坐高鐵,很可能還是7:07從廈門北開出,17:35到鄭州的G2046次列車。
其實在迪士尼自己的對外宣傳中,經常出現前後矛盾的情況,一會「hua」,一會「fa」,所以在我看來,迪士尼可能真的沒想那麽多,這不是一個設定問題,更像是一個小小的失誤。
在真人版電影中,迪士尼延續了這種錯誤,強行塞給花木蘭一個福建籍貫,對於熟知故事背景的中國觀眾而言,自然是有些不倫不類。
花木蘭應該畫什麼妝?
如果說福建土樓是第一波衝擊,那麽化完妝的花木蘭足以構成第二波衝擊。
在動圖中,你可以清晰看見木蘭盤起長髮,鼻樑打得又亮又挺,雙頰塗上鮮艷且不均的桃紅色腮紅,額頭一片鵝黃色,眉宇間還點綴了一朵小花,看起來有點……相當違和。
不少網友表示,連神仙姐姐劉亦菲都沒hold住這個妝容。
▲不是我說的 有圖為證
首先講一句神仙姐姐超美,但這個妝容,真的沒問題嗎?
有網友表示,花木蘭所謂「嚇死人」的妝容,是經過考證的,南北朝時期的妝容就這樣,而且也跟動畫很貼近的。
好吧,動畫與史實的關係我們都心知肚明(就是沒有關係),根據動畫去摳歷史真相顯然是不合理的,不如看看這兩個妝容到底是什麼鬼。
曉霞妝聽名字就很浪漫,歷史上的起源也與愛情故事有關。
相傳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宮中新添了一名宮女,叫薛夜來,文帝對她十分寵愛。
有一天夜裏,魏文帝在燈下讀書,周圍用水晶制成的屏風圍了起來。
薛夜來過來看望文帝,由於是剛剛入宮,不熟悉各種物品的擺設,走過來時不小心面頰撞在屏風上,頓時鮮血直流,傷處如朝霞將散,傷口愈合後仍留下兩道疤痕。
文帝反而覺得她這樣更加嬌媚動人,對她愈發寵愛。
其他宮女於是紛紛模仿起薛夜來的樣子,用胭脂在臉部畫上這種血痕,命名為「曉霞妝」。
曉霞妝其實就是在眉尾和兩鬢之間塗抹的一種面妝,剛開始是塗抹成朝霞餘韻,給人一種血痕要乾未乾的感覺,後來在唐朝逐漸演變成了斜紅型式。
所以,花木蘭如果化曉霞妝,也不應該是斜紅曉霞妝,這比唐朝早了一個多世紀!難怪有人指責這是唐朝的妝容。
而壽陽落梅妝算是比較貼近了。
南北朝時期的梅花妝,就是在額頭貼梅花形的妝飾,跟劉亦菲的花木蘭比較類似。
據說南朝宋武帝的女兒壽陽公主,在正月初七仰臥在含章殿下,殿前的梅樹被微風一吹,落下一朵梅花,正好落在公主額上。
額間被染成花瓣狀,怎麽也洗不掉。
宮中女子見此紛紛效仿,剪梅花貼於額間,後來梅花妝逐漸形成一種風尚。
▲並不是華為那個「榮耀」啊!
而根據《木蘭辭》的原文,「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
「花黃」指的就是額黃妝。
在南北朝時期,受到佛教文化影響,一些女性從佛像上受到啟發,將額頭塗為黃色,在詩文中,額黃還有鴉黃、蕊黃、約黃、花黃之稱。
除了把額頭塗為黃色,還有把黃色硬紙或金箔剪制成花樣貼於額頭。
由於可剪成星、月、花、鳥等多種花樣,所以又稱為「花黃」。
預告片中的花木蘭雖然也有額黃,但並沒有塗滿整個額頭,也沒有塗抹均勻,確實差了那麽一個意思。
總而言之,花木蘭預告片,短短幾分鐘便出現多處硬傷bug,說明團隊應該是在中國文化方面做了功課,只是可能淺嘗輒止,不夠深入。
事實上,以上內容也並不是要較真和挑刺。
迪士尼在充實自己的IP庫上,對於外國的故事或神話一向奉行「拿來主義」。
原型故事加上一點迪士尼獨特的奇幻色彩,譬如鞏俐飾演的女巫,已經讓原本的真實變得不再重要。
我們必須承認,所有考究性的爭論都是意義有限的,更多是一種趣味。
這部電影本意並不是要復原歷史(歷史上可能根本沒有這個人),講故事和賣故事才是迪士尼的本意,這也是他們最擅長的地方。
參考資料: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曉霞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83aa490100l3gl.html
http://m.ce.cn/yw/gd/201907/10/t20190710_32573212.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8484602400100493&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