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遊世界400天需要多少錢?在北上廣生活一年的錢

本文來源:慢遊亞歐非的Puyol和Jina

微信id:puyolandjina2travel

作者:Puyol、Jina

一對旅人

曾在互聯網公司朝九晚五

2018年5月辭職環球旅行

從亞洲、歐洲、非洲,再到南美洲

這是我們環球旅行的第425天

當前坐標:里約熱內盧(巴西)

在離開中國之前,每當跟朋友聊起我們的「旅行大計」,他們都在質疑。

「我前幾天去了趟日本一星期,就花了3萬塊,你們憑這麽點兒積蓄怎麽可能完成這個計劃?」

「慢遊亞歐非?還一年?我看你們兩個月後就差不多回來了。」

而400天過後,我們不僅完成了慢遊亞歐非的路線,還將旅途延長到了美洲。

一路上,我們被問起過很多次關於旅費的問題。

趁著在里約熱內盧休整的這段時間,我們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談數字是枯燥的,但要完成這樣一個漫長的旅程,旅費的準備和管理絕對是不能忽視的問題。

Q1:「從出發到離開非洲,旅行403天,你們一共花了多少錢?

A:從亞洲、歐洲,一直到走完非洲,我們走了32個國家,花費約115500元,包括了兩個人的交通,簽證,吃住和遊玩等一切費用。

算下來兩個人平均每日花銷286元,每月花費不到9000元。

如果按大洲來單獨計算,我們在亞洲日均338元,歐洲日均320元,非洲日均261元。

下面這張圖是我們把在各國的日均消費按降序排名(為更真實的體現在當地的開銷,我們減去了機票,並把簽證費單獨體現):

▲表1(貨幣單位:元)

亞美尼亞占據了第一位,也有些令我們意外,印象中並不是物價特別高的國家。

翻看了賬本,發現是因為在亞美尼亞租車、加油的費用較多,還因為倒車剮蹭賠償了一筆錢。

乍看之下,在經濟落後的非洲國家的花費並沒有比物價高昂的歐洲低很多,肯亞和奈米比亞甚至還高於歐元區。

這是因為在歐洲許多景點沒有門票或者價格極低,免費住在couchsurfing上的當地人家裏,我們的花銷集中在了交通和飲食方面。

我們經常做好便當,中午在城市公園裏野餐,也省下了不少錢。

另一方面,統一的申根簽證和東歐一系列免簽國,也減少了簽證費用。

而想像中貧窮落後的非洲,日常的吃住行的確沒有很貴,但是簽證費用和景點門票、嚮導費用等等卻是令人咋舌。

少則幾十美金,多則數百美金甚至上千美金,因此在非洲旅行的花費並沒有想象中那麽便宜。

現在回想一路上僅有的兩個因為感覺物價低,點餐購物不看價格的國家,一個是土耳其,一個是辛巴威。

Q2:「這些錢哪裡來了?家裏有礦啊?

A:2015年,我們商量後確定了長途旅行的計劃。

按照以往長長短短的旅行經驗,我們對不同國家的消費水平有基本的預判,並憑直覺估算可以把每月花銷控制在8000到10000元。

(而旅行一年多以來,雖然有很多未曾預料的用度,但花費總額竟也相差無幾。)

最初的計劃中,我們把時間定為一年,因此旅費的總預算也大概在11萬元左右。

從那時起,我們每月從工資裡面抽取一小部分,存入旅行基金裏,數額不大,每人每月存1500元。

到了2018年初,我們的旅行基金積累到了10萬元,加上理財所得的利息,總共約有12萬元,這便是我們為這趟旅行預備的全部資金。

對於我們這對在廣州的普通上班族來說,積攢這筆錢說難不難,說容易也不容易。

城市光鮮照人,花花綠綠。在那段時間裡,為了這個目標,我們需要拒絕很多誘惑,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開支。

但那時的生活,過的簡單、快樂,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要什麼;也知道自己要為了什麼而賺錢,而不只是為了某種虛有的滿足感。

那時的我們,滄海一粟,夢想豐滿;而現在的我們,背負的行囊很少,但擁有的世界很大。

Q3:「旅行期間是如何還房貸的?

A:2017年初,我們在廣州買房之後,從此淪落成背著月供的「房奴」。

對於一對志向閒雲野鶴的旅人來說,這的確是一個負擔。

在買房之後,我們將工資分為四部分,除了當月生活花銷和旅行基金之外,還有當月月供、未來旅行期間的月供。

加上工作幾年積累下來的公積金和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旅行期間的房貸問題算是基本解決。

當初買房,心裡明知辭職旅行後房貸壓力會很大,但在2017年廣州屋價飛漲的大環境下我們也不得不選擇上車。

而這樣一走就是一年的長途旅行,很難再有說走就走的瀟灑。

家庭、旅費、工作、房貸,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要精打細算,仔細籌備。

但我們一想起能去做自己熱愛的事,心裡就不再懼怕這些挑戰。

Q4:「你們的錢都花在哪裡了?

A:旅行期間,我們每一筆花銷都會記在一個記賬APP裏,方便日後梳理。

通過這些數字,也可以大概看出完成這樣一場旅行,錢會花在哪些地方。

▲表2

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到,我們在交通上的花銷最大,其次是餐飲和遊玩(景點門票以及各種付費項目)。

交通費用中,飛機票16295元(截止到奈米比亞共坐了8程飛機),租車4741元(分別在亞美尼亞、摩洛哥、奈米比亞租車),其餘交通費19260元。

而簽證費用,結合表1可以看出來非洲是我們辦簽證花錢最多的地方,尤其是蘇丹,簡直是bug一般的存在。

其他消費和旅遊用品,主要為日常用品、衣物鞋帽、手機網絡之類的花費。

Q5:旅行期間我們是怎麽省錢的?

A:旅行400天用了11萬,是什麼標準?我們說,這是普通背包客的標準。

在路上,其實花不了那麽多錢也能玩的很有品質。

11萬,算多算少?我們這一路上見過太多人花的比這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旅行方式和價值觀念,這個無需太多比較。

對我們而言,我們不會為了省錢而放棄感興趣的目的地。

總的來說,對於遊玩和飲食,我們的預算會放得開一些,對於交通和住宿,我們的標準可以放低一些。

吃:

來自「吃省」的我們,格外認同飲食也是一地風俗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旅行不可錯過的內容。

我們經常會特地安排行程去品嘗當地特色的美食。

在此之外,我們也會有差不多一半的用餐是自己去市場買菜做飯,慰藉一下最難伺候的中國胃。

▲捷克國菜:烤豬肘+啤酒

▲我們在亞美尼亞埃里溫做的小龍蝦

▲我們在奧地利維也納做的牛肉粉

住:

在旅行亞歐非的403天中,我們幾乎有2/3的時間都是住在couchsufing上的本地人家裏。

做沙發客幫助我們節省了一大筆住宿費用,特別是在世界杯期間的俄羅斯和旅店昂貴的歐洲,我們幾乎沒有在住宿上花錢。

從其他角度上,它也完全改變了我們的旅行,使我們可以有更近距離的視角,走進這個國家普通人的生活。

很多地方,景色淡忘了,但那份和當地朋友的情誼讓人時常惦記。

而在沙發主較少的城市,我們會選擇性價比高,環境乾淨舒適,價格在人民幣100元左右的旅舍或民宿的雙人間。我們極少會選擇多人間的青旅房間。

▲我們在埃及亞歷山大港的沙發主默罕默德是一位幽默有趣的外科醫生

行:

因為大部分國家都為陸路過境,只有少數幾次乘坐飛機,因此在機票方面的花銷並不是太多。

城際交通我們多選擇長途巴士、blablacar或火車,偶爾會試著搭便車;在城市中穿行,我們大多選擇乘坐公共運輸。

部分國家的網約車(例如Uber、Yandex等)有時也比公共運輸劃算。

玩:

我倆關於「玩」方面的想法是,不做打卡式的到此一遊,但也不錯過任何一個自己感興趣的。

需報團或者包車時,我們會親自去本地的旅行公司詢價,多比價,好好溝通價格,從中找到最適合的,也為旅行減少了大筆的費用。

省錢並不等於節衣縮食,犧牲旅行的品質。窮遊不「窮」,只是捨棄掉一些不必要的花費。

為了省錢而喪失旅行的樂趣,這種得不償失的事我們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旅行如何省錢這個話題,也很難三言兩語說的明白,下次開篇另講。如果你有什麼問題,也歡迎留言給我們。

Q6:環球旅行的花銷比在國內生活還低?

A:就像沙發客軟件Couchsurfing的Slogan所說——「 Travel like a local」。

沒有包車,沒有奢華酒店,衣食住行,都要像當地人那樣。

這不僅是一種更深入當地的旅行方式,也能夠有效降低旅費。

今天中國的物價,尤其是在北上廣深,已經超出很多國家的物價水平。

而像當地人一樣生活,意味著生活支出比在中國國內更低。

▲去買菜做飯的旅行也同樣鮮活有趣(圖為伊斯坦布爾)

以我們和身邊的朋友為例,在廣州一個月的生活開支,算上房租,吃飯,聚會,以及各種買買買,一個月每人最少也要花掉4000到5000元,兩個人就要花8000到10000元。

而我們目前兩個人在路上,平均每月花銷不到9000元。

這麽算來,我們只是花著在北上廣蝸居的錢出來環遊世界。

Q7:旅行期間也能賺錢嗎?

A:答案是可以的,但多與少,一方面是個人能力的問題,另一方面也是個人意願的問題。

我覺得第一個問題不難,賺錢的方法很多,不管個人的能力怎樣,總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我們在路上遇到的長途背包客,很少是富二代,或多或少都有自己賺錢的方式。

我們在旅行的開始,一直覺得準備的錢夠用,只想著好好享受旅行。

但走得久了,發現也可以通過一些不占據旅行時間的方式來賺錢。

比如為公眾號寫推文,收獲贊賞和廣告費用;比如在某旅行網站上做直播,賺取一點酬勞;再比如將我們在非洲旅行時特別喜歡的咖啡代購回國,也是收入的一小部分。

Q8:你們錢還夠嗎?

A:旅行的計劃從一年延長到600天,準備的資金加上旅途上的一些收入,還可以支撐剩下半年的旅費。

但房貸開始捉襟見肘,我們有時也會為此發愁,思考生財之道。但也時常提醒自己,賺錢是為了完成旅程,不要忘記我們旅行的初衷。

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總是有限的,賺錢和旅行有時難免會有所衝突,我們不會為了賺錢而犧牲旅行的體驗。否則的話,我們又何必辭掉工作呢?

最後,我們想說的是,環球旅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它需要精心的籌備、設計,以及足夠強大的能力去完成它。

我們見過很多「說走就走」的人,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

「說走就走」還是「算好再走」這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出走之後,是否真的享受旅行。

環球旅行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在現代科技的加持下,像語言障礙、信息收集這些問題都可以輕易越過。

困難的是,下定「決心」走出第一步。

如果你看到這裡,希望不要以為我們在慫恿你休學辭職環遊世界。

我們想說的,是希望你安靜下來,聽到自己內心想要的東西,不被嘈雜的世界吞噬。

[irp posts=”75206″ name=”【精英不在乎996】你知道我加了多少年的班,才能裝一年的B”]

[irp posts=”79345″ name=”杭州情侶辭職旅遊半年惹議,花了人民幣50萬,原本要買的房漲了150萬,值得嗎?”]

[irp posts=”80979″ name=”中國「旅遊類」網紅很好賺?旅遊達人們正面臨其他領域大網紅的跨界打擊”]

[irp posts=”68300″ name=”【帶著漢服去旅行】四川女攝影師火了,她還希望拍攝各民族的故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