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補習班的廣告裏,我看見了十年前的縣城電視台

本文來源:吃瓜星球

微信id:chiguaxingqiu

作者:佳蓁

設計:涼白開

排版:養樂多

補習產業是一個渠道重過內容的產業,培訓教師的能力達到一個合格線後,補習班賺不賺錢,關鍵就是看如何宣傳

為此,補課雖然仍屬教育事業,但其廣告之猛烈,足以令大部分產業自愧不如。

這方面做到極致的是台灣。

台灣地區補習班林立,例如台北車站附近有名的「南陽路補習街」,整條路都是補習班招牌

狹窄的街道裏,博人眼球的紅綠色招牌密密麻麻全都是補習班,是哪個賽博朋克畫家也想不出真實魔幻場景。

補習街附近甚至出現了屬於補習街自己學區房。

在這裡學區房回歸學區房本質,強調節省通勤時間,「考生下課就睡覺」,廣告語通俗易懂,利於傳播。

東亞教育傳統永遠繁榮昌盛。

在沒有超級縣中的台灣地區,補課就成了學生的日常,必須通關的隱藏關卡。

早在2017年,台灣全島就已經有將近兩萬間補習班,比便利商店還多。

當然,學生雖然都要補課,但學生數量也是有限的。

補習班自己內部也是競爭激烈。

現在的補習班已經不再只是走傳統「鐵的紀律」的教育業者,更逐漸進化成了頗有服務意識的服務業。

補習班最常見的招生方式之一就是發送傳單。

如今,這些傳單上的教師們也會穿上禮服,把頭髮梳成tony模樣。

感覺馬上就會推薦你辦年卡,充一萬返五千,文具八折。

當然不是家家都能把自家老師包裝成成功人士。

大多數人類的身材長相,還是在P都P不出效果的區間裏。

所以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還是下面這些種文字宣傳單。

這些教育業小廣告和割包皮、無痛人流廣告一樣無孔不入,不管是公寓大廈的信箱,還是大學教室的桌面,都是他們生根發芽的地方。

或是請幾名工讀生、穿著打上補習班名字的背心,在上下學的尖峰時段到校門口發傳單。

有的補習班還會讓學生填寫聯絡電話等基本數據後,贈送準備好的小禮物(文具、面紙等),藉此打電話推銷。令人想起被「游泳健身了解一下」支配的恐懼。

反正補習、健身不分家,大家都是知識付費,韭菜受罪。

大型考試時期則是補習班的雙11。

畢竟這裡不僅有大量的學生,還有給他們付錢的家長。

此時各個補習班就會傾巢出動,帶著自己的廉價勞動力工讀生,瘋狂發散傳單,不拉來生源也要混個臉熟。

發傳單只是招生的一個小環節。

更重要的還是電話回訪。

補習班針對招生都有一套話術,工讀生依照話術打電話給學生、家長,宣傳補習的好處、推薦師資,推薦一些簡單的優惠。

結合上文,不難發現,台灣的補習班的宣傳手段,融合了莆田系醫院、健身房、房地產等產業的套路,是不折不扣的宣傳業集大成者

當然還不止如此,補習班還會開開家長說明會,範圍可能包含選校志願填寫、落點分析、課程介紹等。不知道參會送不送雞蛋。

不要小看這些手段低級的補習班。台灣補習班勢力龐雜,甚至能跟黑社會扯上關係。

例如眼紅同業所以潑漆、甚至找黑道擄走老師等。

就像所有的狠茬角色一樣,補習班產業一半明媚一半憂傷。

跟黑社會牽扯不清不說,台灣補習班還熱衷於公益事業。

例如補習班舉辦運動會、販賣補習班周邊,再把營收捐出去等

說起來好好的人誰搞公益,愈發令人懷疑他們和道上的關係。

傳統模式下的爭斗之外,補習班也積極擁抱互聯網。

在宣傳方式上,台灣補習班活學活用新媒體,花心思拍攝宣傳影片,例如請學測考試滿級分的學生分享心得,不忘說說補習班對他們的指導、優點等。

只是大家畢竟素人出身,表情控制還不是那麽到位。

在宣傳造勢上,積極學習網紅店,製造學生家長連夜排隊搶補習班位子的事件

路過的民眾難免會產生「補習班一定教得不錯,大家才願意去排隊」的印象。

補習班也有自己的裂變拉新手段,放公眾號裏會被封號的那種。

簡單地說就是老拉新,給中介費,被稱為「介紹費」。

例如補習班的舊生拉了一個新生進來試聽,舊生、新生都可以領錢,新生如果報名了還可以優惠,諸如此類的宣傳。

在設計風格上,依舊延續街邊小廣告風,色彩對比強烈,誘惑內容突出。

補習班的審美風格就像全天下所有甲方一樣,極度務實,要大,要亮,要過目不忘。

在招牌上也處處體現這一指導理念。

有時候也會和椰樹牌椰汁老總產生遙遠的美學共鳴驕傲地用三原色占據你的全部視野,你可以否定它,但你絕不會忘記它。

台灣補習班的宣傳方式是如此地原始而熱烈,但凡是我們十年前的縣城電視廣告上見過的手法,台灣補習班都敢用。

我們要介紹的台灣補習班的最後一種宣傳方式是「用過都說好」

這些補習班一般會以榮譽的方式向學生約稿,就是發獎學金,讓學生寫寫補習心得,最終目的是拿去給新生當作「參考」,最終達到一種「用過都說好」的宣傳效果。

另一種榮譽方式是張貼榜單。在巨型榜單裏加上學生的名字、甚至是照片、考上的系所等。

顯然有的學生並不願意濫用自己的肖像,勉為其難地使用卡通形象代替。

說起來台灣的補習班也真是有錢,在自己家門口張貼光榮榜還嫌排場不夠大,還去公交車上、甚至捷運站內的電扶梯牆上貼,弄不明白是尊師重教還是教育產業的低端化。

名校畢業的老師同樣也會達到招生效果。

就算沒有寫出學歷,寫出老師的教學方式也是方法之一。

但也會傳出補習班「買榜」、「盜用」的消息。

比如高分考生只是去試聽了個課就也被列於補習班的榜單上,或者直接盜用他人照片這種新聞。

補習班只是一種目的為賺錢的商業模式,但是因為東亞尊師重教的傳統,就算是補習班老師,也多少會獲得學生尊重。

這種徹底商業化與高尚屬性之間,多少會產生一些違和感,也給一些權力以滋長的空間。

2017年,補教狼師的新聞在台灣沸沸揚揚,此時台灣人才想起來,補習班老師很多都是沒有「實名制」的,就像tony老師Kevin老師一樣,用自己的藝名。

這樣的反思被提出後,很快被淹沒在更新的新聞裏。

反倒是補習班們反應奇快,迅速推出了全新的迎合市場需求小傳單:教師實名制,熱情為您服務。

以下為部分網友評論:

閱讀原文

商務部鼓勵家庭儲存生活必需品無關台海,胡錫進降溫:兩岸雖緊張卻非箭在弦上

xxx

陸媒:有台灣民眾開始儲存求生物資。大陸網民很歡樂,有人想像統一後

xxx

小S發聲後網民分兩派對撕,官媒發話斥責網民亂扣帽子,風波已近尾聲

xxx

汪小菲為小S緩頰:她們期待兩岸和平。伊能靜上熱搜:我早就表態過了

xxx

對小S一面倒的撻伐中,微博有個膽大的博主發文砲轟網民

xxx

小S以「國手」稱呼台灣選手犯大忌,已有品牌宣布停止合作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