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好酒調查局
微信id:haojiuFBI
啤酒
已然成為現代社交的重要元素
現代人喝酒,喝的是氣勢
「酒量不夠,氣勢來湊」
不少酒友沉醉於啤酒的舒爽
日漸練就
「脫衣有肉」的撩人身材
今天,局長不講白酒
來扒一扒啤酒的前世今生
公元1860年
大清帝國戰敗,東北地區被俄軍統治
枯燥乏味的軍營生活
讓士兵們開始想念家鄉的啤酒
然鵝,由於當時運輸不發達
只能靠船只運來少量啤酒
1900年
一個叫烏盧布列夫斯基的商人嗅到商機
率先在哈爾濱建了中國第一家啤酒廠
—— 烏盧布列夫斯基啤酒廠
哈爾濱啤酒就此誕生
看到烏氏賺到「合不攏腿」
其他眼紅的歐洲人也紛紛效仿
陸續在北京、上海、青島等地開設酒廠
釀出了中國最早幾款啤酒
這 4 款「老祖宗」級別啤酒
構成中國啤酒的早期格局
隨著改革春風吹滿地
1985 年,銀行和地方政府
出資落實「啤酒專項工程」
從此,地方啤酒遍地開花
短短幾年,就達到 800 多家
2001 年,中國加入 WTO
外國啤酒巨頭進軍中國
經過一輪輪並購重組
最終,5 個巨頭脫穎而出
攻陷了國人的酒桌
從此,不少家鄉啤酒成了回憶
不過
對於喝慣白酒的局長來說
國內的啤酒都還是
太
淡
了
!
註1:據說最先喝上啤酒的中國人,是在大使館工作的除草工。後來啤酒慢慢也在北洋政府的大衙門和大學裡的知識階層逐漸流行開來。不過由於啤酒度數低,與當時中國的烈酒文化格格不入,加上需要耗費大量糧食生產,所以啤酒當時沒有成為一個接地氣的飲料。
註2:二十世紀中,中國啤酒稅率高達 40% ,新興的啤酒產業遂成了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
註3:風格高度統一的清淡型啤酒,在國際上並不受待見。像哈爾濱啤酒、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的總評分基本穩定在了 20-40 分(100 分制),穩居所有啤酒品牌的後百分之五。
像雪花這樣熟練掌握了高濃釀造稀釋技術的啤酒,分數低到只有 0-10,成為了「個人酒量的專屬測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