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全牌照、互聯網金融的各個細分枝節,都少不了互聯網大佬們的身影,這不,按耐不住的百度也連續入局銀行、保險,帶各位看官一起看看現在是怎樣的一個江湖。
「攪局者」螞蟻金服(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旗下的互聯網金融平台,螞蟻金服旨在於通過場景化的智能推薦,為用戶提供更符合自身投資需求和風險偏好的投資方式。
在客戶端的發展相對謹慎且過於保守。為了給支付寶減壓才考慮到之後製作獨立的理財交易APP,交易內容也將增加到權益類的基金、股票和眾籌等產品。
不過阿里全金融的布局上卻是大開大合,在各個環節上都有精心布局。
從銀行、支付、理財、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股權眾籌、保險和徵信各個板塊都有覆蓋。
而且螞蟻金服還在國際金融上有積極嘗試。之前螞蟻金服對印度Paytm的投資,也獲得了印度央行發放的印度第一張支付銀行牌照的籌建許可。
之後聯手韓國電信等公司共同發起設立的互聯網銀行,也獲得韓國政府批準籌建。螞蟻金服在國際互聯網金融上逐漸在成為先進的標桿。
「另類主義」騰訊金融
騰訊是中國最重視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公司之一,而支付是所有商業活動的起點和終點。
所以互聯網金融來講,支付也是極其重要的連接工具。
財付通的出現,是騰訊擁有了在線支付和移動支付的能力,這是在金融領域邁出的的第一步。
在此之後,騰訊又陸續推出了互聯網理財平台理財通、證券產品自選股,以及將要上線的微證券。
理財通從2014年1月發展至今,不再局限於「寶寶類」理財產品,而是包括貨幣基金、定期理財、保險理財、指數基金等,成為騰訊互聯網金融的平台。
而依托於8億的QQ用戶和6億的微信用戶,理財通發展勢頭猶如星火燎原。理財通用戶數超過1600萬,交易額已突破人民幣1500億元。
「衝擊波」京東金融
京東在互聯網金融發展較晚,但布局速度很快。
主要圍繞五大業務線展開,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支付和眾籌,定義為一個全品種、開放的金融平台。
上線的京東金融APP,主打「理財+消費」的金融產品,其中包括理財、白條、眾籌三大類產品,其產品的豐富性比前兩者更高。
京東理財產品也是分為活期、定期和基金理財。基金種類豐富多樣,用戶可根據業績排行自行選擇。
另一方面,京東擁有海量交易數據和信用數據,這也為京東白條的使用推廣提供了徵信為基礎,通過接入到購物、租房、旅遊、安居、校園等消費場景,體現了京東對其徵信及風控體系的完善。
京東眾籌開展了智能硬體、生活美學、流行文化、愛心公益等領域,用戶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眾籌項目。
未來京東的用戶能用白條參與眾籌,用理財產品給白條還款,用眾籌的方式來理財做到理財和消費端的一體化。
「後起之秀」百度
百度在互聯網金融領域的發展非常迅速,最近開始攪局銀行、保險的百度似乎開始發力了。
百度陸續推出百付寶、百度錢包、百度金融中心、百度小貸和百度理財,分別涉及到支付、信用卡、理財、信貸等領域。
百度在互聯網金融上的優勢是,擁有龐大數量的流量,這些流量吸引著眾多中小企業匯聚於此。
移動端的布局之前,收購PPS影片業務,就是看中影片移動端將會是一個很重要的移動流量導入,百度一舉拿下,就把控住了一個重要的流量入口。
接著又收購91無線平台,成功使百度抓住了它移動互聯網入口的地位。
此外,百度移動端的百度地圖擁有2億用戶,匯聚了大量的開發者和POI數據;地圖與本地支付關聯密切,已經成為發展O2O的基礎。
百度在數據和技術上的有先天的優勢,百度擁有全網數據和用戶意圖數據,而且搜尋引擎在數據挖掘上有天生的技術特長,對挖掘互聯網金融數據有很大作用。
微信號:TMT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