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草為中國網路流行語,意指激發別人的購買慾。
例如:我被這個網紅種草了。
本文來源:做書
微信id:zuoshu2013
作者: 竹光侍
在抖音發現好書,聽上去就像在沙漠裡尋找海豚一樣不可思議。
然而,短視頻早已不僅僅是全民娛樂平台,也成了從育兒、做飯到手工等各種知識傳播的平台。
這種的形式海納百川,可以兼容各種題材、各種內容。
自然會有不少人嘗試用短視頻去展示一本書,用幾十秒的時間去「安利」一位作者。
圖書公司和出版社也不會放棄這塊針對年輕人的營銷陣地,磕磕碰碰地進行著各種嘗試。
短視頻這種快速、直接、一閃即逝的視覺形式,對於任何稍有深度的內容呈現都是一個挑戰,更不用說圖書這種最不直觀的文字集合了。
即便如此,抖音主播們還是通過摘錄、濃縮、標籤化等種種方式,盡可能地讓書在抖音上有了一席之地。
在沙漠里搜尋了幾個小時,刷過了上百段有關書的視頻之後,我總結了抖音上「推書」的幾大流派,還無意中發現了抖音上最火的書是什麼。
以下是抖音上推廣書的影片之一,大概就醬:
讀書萬能派
「29歲之前,逼自己讀完這五本書,讓嘲笑你的人五年以後高攀不起。」
「30歲前,存款不到10萬,戒煙戒酒,逼自己讀完這幾本書,一年存款飆升七位數。」
「讀完這5本書,沒人再敢把你當軟柿子捏。」
「身份證1985—1999的人,放下手機卸載王者榮耀和吃雞,熬夜看完這5本書,你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即便到了短視頻和直播時代,「讀書萬能論」依然大有市場,可見書的「靈韻」(aura)有多麼綿延不絕。
很難想像這些只丟下幾本書、一句話都不解釋的帳號,竟會收獲百萬粉絲。
讀書仿佛萬能解藥,只要轉發點贊就能夠沾取書中「靈氣「,如同基督徒手撫《聖經》時的祈禱。
用戶紛紛在下面留言「嗯,好好學習」、「成長了」,同時再一次在心裡攥緊了拳頭。
這是娛樂至死之餘短短幾秒的自我激勵與自我救贖。
當然,每一條短視頻下面也總有人表示質疑——「讀了那麼多書,為什麼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因為沒經歷過。」
但這並不妨礙「讀書萬能論」在營銷號之間流傳。
劃重點派
為了使一本書盡可能地 「可視化」,成本最低的方式就是引導視線,讓觀眾跟著主播浮光掠影地草草翻過一本書。
於是,劃重點派應運而生。
每當看著主播一邊念書中內容一邊指點給我看,總感覺自己被當成了懵懂識字的幼童,智商受到了侮辱。
不僅如此,用幾句話概述一本書是一件不可能的事,甚至會謬之千里。
比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被劃的兩句重點是:她才十六歲,可是她可以肯定這是她人生最丟臉的一幕;那麼美的笑容,如果不是永遠被保護在玻璃雪花水晶球里,就是受傷。
玩書派
繪本、漫畫、立體書和冷知識類書,無疑是最適合短視頻展現的載體。
無論是《一分鐘物理》《3秒》《半小時漫畫唐詩》還是《喝掉這罐書》,文字與圖片無力展現其十分之一的魅力,只有動手翻起來、玩起來才能真正被「安利」。
那些不適合互動展示的書怎麼辦呢?
附贈各種海報、貼紙、小冊子……好讓主播有東西可以秀,也讓他為如此貴的定價找到理由。
比如,對於馮唐的《成事》,主播就可以說 「每一分錢都貴得有道理,首先它送了一張馮唐親筆書法……「
只不過問題在於,就像遊戲直播催生出了大量的「雲玩家」一樣,玩書視頻可能也會催生出許多如我一樣的「雲讀者」,看過就約等於玩過了。
語錄派
不要以為短視頻只是個視覺平台,文字信息在其中毫無優勢。
只要稍微翻一下抖音、快手,就會發現它們已經取代了微信公號和微博,成為中國最大的雞湯和語錄平台。
而把雞湯情感語錄「印在」一張書頁上,無疑使之仿佛自帶某種真理的光環。
這是書頁之魅力在短視頻時代的還魂。
早在微信公眾號和微博時代,就誕生了十點讀書、知書少年等以書為名,卻跟讀書沒有半點關係的情感號。
在抖音上打著書的旗號的營銷號更是數不勝數。
「書」這個字眼已經剝離「紙身」,成為了一個等同於「知性」、「有道理」的標籤,每個時代的營銷號都紛紛往自己身上貼。
就像歷史和文化的慣性一樣,人們對於書籍的敬畏之心不會在短時間內退場。
說書派
從當年梁文道的《開卷八分鐘》到如今的「一分鐘 get 一本好書」,可想而知一本書會在這里被壓縮、變形到何種程度。
不僅如此,為了盡可能討好讀者,連《瓦爾登湖》都能和情人節扯上關係:這本名著告訴我們,不管天涯海角,一個人也能過得好。
一個人的孤獨,也可以很享受。
所以,總是有讀者在評論區痛心疾首地糾正:「我覺得你根本就不懂」、「沒說到點子上「,不過在幾十秒內安利一本書絕非易事,不宜苛責。
不然,你可以自己嘗試一下。
當然,在抖音上也可以突破一分鐘的時限,比如從微博、B 站上搬運過來的有書快看,每個視頻都長達五分鐘。
在信息流中展示的是幾十秒的開頭,如果想繼續看下去,可以選擇五分鐘的完整版。
從有書快看 172 萬的粉絲來看,抖音用戶對於五分鐘「長視頻」的接受度比想像中更高。
火遍抖音的書,你看過幾本
「火遍抖音的書」這個話題很可能是一些書商為了營銷而推起來的,不過雖然被推之暢銷書各有不同,但榜單上其他的幾本經典倒是很固定——《答案之書》、《玩壞這本書》、《S.忒修斯之船》、《活著》。
前幾本都是很契合抖音玩樂精神的書。
而《活著》這本「看哭了無數人的書」,是一本名副其實的國民之書,在微博上也是被推薦最多的書之一。
當然,一本書要想火遍抖音還是比一只口紅要難太多了。
書籍很難像口紅、包包一樣能輕易種草,轉化率可想而知不會太高。
出版機構也更願意通過直播而非短視頻來推書,畢竟能夠全方位展現一本書的精彩之處。
所以,還是不要抱著在沙漠中捕獲海豚的幻想了,即使僥幸看到了,也可能只是海市蜃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