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集 / 新中國奠基立業(1949——1959)

本文來源:人民畫報

微信id:China-Pictorial

內容來源:2019年3期《中國畫報》

圖片來源:中國專題圖庫

1949年新中國成立,中華民族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回首70年,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用照片記錄著這個國家的每一次前進,每一個蛻變。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70周年之際,讓我們穿過光影,回望新中國成立以來那些具有標誌性的重大事件,重新梳理關於國與家的影像記憶。

奠基立業(1949——1959)

新中國建國初始,時任國家主席毛澤東曾說過:「現在我們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壺,能種糧食,還能磨成麵粉,還能造紙,但是,一輛汽車、一架飛機、一輛坦克、一輛拖拉機都不能造。」

一句話道出了新中國積貧積弱的現狀,和夯實經濟基礎的迫切需求。

從1949年到1959年,新中國經過十年恢復時期,逐步形成穩定的局面。

僅僅在第一個五年計劃裏,中國人就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輛卡車、第一批電晶體、第一台大型機床、第一架噴氣飛機……

之後又創造性地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為後來的發展和進步奠定了基礎。

· 1949 ·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中國的歷史從此翻開了嶄新的篇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紀世界最偉大的事件之一。

它結束了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和帝國主義奴役中國各族人民的歷史,中國人民從此當家作主成為國家的主人,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 1950 ·

▲浙江省嘉興縣高照鄉長橋村,土地改革後,貧農高彩官分得三畝稻田,並和另外三家農民合分一頭水牛。他要讓自家的牛把自己的孩子馱回家去。

解放前,舊中國仍維持封建土地制度,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宣布在全國「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到1952年末,全國的土地改革基本結束,使3億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分得了約7億畝土地和其他生產資料。

· 1951 ·

▲1951年1月,在朝鮮清川江以南,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與活躍在敵後的朝鮮人民遊擊隊勝利會師。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6月27日,美國政府發動對朝鮮的全面戰爭。

侵朝美軍不顧中國政府的多次警告,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並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城市和鄉村,直接威脅到中國國家安全。

在此情況下,黨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重大歷史性決策。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鞏固了中國新生的人民政權,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 1952 ·

▲1952年7月1日,30萬成都人民在成都北郊車站廣場慶祝成渝鐵路全線通車。

成渝鐵路是中國自行設計施工,完全採用國產材料修建的第一條鐵路,這是是中國鐵路史上的巨大創舉。

成渝鐵路建成有極大的經濟價值,它橫穿四川盆地中心,有力地促進了西南地區物資交流。

· 1953 ·

▲1953年10月,由蘇聯幫助建設的鞍鋼無縫鋼管廠已經投產,蘇聯電氣安裝專家卓夫格諾德尼與工人們檢查電氣裝置。

1953年,中國開始執行國家建設的「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

「一五」計劃期間,蘇聯援建了中國包括軍工、化工、機械、能源、醫藥等領域在內的156項重點工程項目,幫助中國建立比較完整的基礎工業體系和國防工業體系,奠定中國工業化初步基礎。

 · 1954 ·

▲1954年國慶節,遊行群眾抬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模型通過天安門。

新中國成立之後,1949年9月通過的《共同綱領》一直起著「臨時憲法」的作用。

隨著國民經濟的逐漸恢復,加強政治建設的任務很快提上日程。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大會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這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

· 1955 ·

▲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度尼西亞萬隆舉行了亞非會議,周恩來總理在大會上發言。

本次萬隆會議的召開,對新中國外交有著特殊的意義。

中國國家總理兼外長周恩來率領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提出並堅持求同存異的方針,為會議的成功舉行作出了重要貢獻。

萬隆會議所倡導的「團結、友誼、合作」至今仍有著蓬勃的生命力,堪稱亞非國家在國際關係理論上的一個重要創造,成為當今世界普遍認可和遵循的重要指導原則。

· 1956 ·

▲1956年1月,昆劇《十五貫》在杭州登台上演。《十五貫》是昆劇史上具有裏程碑式意義的名劇,創造了「一出戲救活一個劇種」的奇跡。

1956年5月2日,中國最高國務會議上正式宣布對文藝工作主張「百花齊放」,對科學工作主張「百家爭鳴」的方針。「雙百方針」的提出使中國迎來了科學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

· 1957 ·

▲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圖為通車典禮上的彩車通過大橋。

武漢長江大橋是蘇聯援華156項工程之一,於1955年9月動工,1957年10月15日正式通車。它是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後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

武漢長江大橋將被長江分隔的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連為一體,從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廣鐵路,對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958 ·

▲1958年5月12日,第一輛國產轎車——「東風」牌轎車(紅旗前身)試制成功。在人們熱烈的掌聲中,「東風」牌小轎車開出了長春市第一汽車廠。

第一輛「東風」牌國產小轎車出產,標志著中國汽車工業技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新中國的汽車工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

· 1959 ·

▲1959年9月25日,中國石油勘探隊在東北松遼盆地陸相沉積中找到了工業性油流。時值國慶10周年,因此將油田命名為「大慶」。

大慶油田的發現,打破了地質學界長期存在的「中國貧油論」。

解放前,中國只有甘肅老君廟、新疆獨山子、陜西延長3個小油田和四川聖燈山、石油溝2個氣田,年產原油僅10餘萬噸,石油基本上靠從外國進口。

1960年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國家調集大量人力、物力對大慶油田進行開發,從而邁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發展石油工業的步伐。

到1963年,中國的石油實現基本自給。

閱讀原文

1882年前後的圓明園、頤和園、長春園,原來是這般模樣

xxx

多張圓明園百年老照片首度公開

xxx

一組舊時圖片訴說著老北京城的故事

xxxx

70年來,外籍攝影師鏡頭裏的中國社會百態

xxxx

圖集 / 《八佰》好男兒以熱血洗山河:當年報章雜誌裡的「八百壯士」

xxx

絕版合影,永不再現!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