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商頭條
微信id:ecxinwen
作者:風清
這家窮人階級的超市:
東西便宜,大媽凌晨5點排隊;
全球10000多家店,沃爾瑪要繞道走;
佛系經營卻讓創始人成德國首富;
終於在中國開業啦!
德國百年超市終於開到中國
流言蜚語中一記實錘,世界前8的超市巨頭奧樂齊終於在中國呱呱墜地。
2019年6月7日,上海靜安體育中心以及古美生活廣場兩家奧樂齊,雙雙開業。
作為全球著名「排隊王」,奧樂齊在中國同樣炙手可熱,大爺大媽凌晨5點就開始排隊,一天下來,貨架都被買空了!
▼感受一下中國人的熱情
這個奧樂齊到底什麼來頭?
1913年,奧樂齊在德國埃森市誕生,雖然面積只有35平米,但它卻是德國第一家採用現代自助式購物的超市。
1946年,阿爾布雷希特兄弟從戰俘營歸來後接手父母遺產,自此奧樂齊開始起飛了。
截止到目前,已經走完百歲誕辰的奧樂齊在全球開了10000多家門店,年收入將近千億美元。
而阿爾布雷希特兄弟隨著生意越做越大,也登上了德國首富的寶座。
一家窮人階級的超市
從開始誕生起,奧樂齊就是面向德國低收入人群開的小店。
二戰後,德國經濟低迷,居民普遍貧困,對低價商品需求更大了,奧樂齊堅守著初衷,最終成為了德國的窮人超市。
比如它有一個定期特賣的傳統,每隔兩周就會對特賣商品大促銷,又或者選幾十種商品搞特賣,價格比平常要低一倍。
根據權威報告統計,奧樂齊商品的價格比沃爾瑪便宜近20%,而較之普通超市,更是便宜了3成,難怪中國的大媽們搶瘋了。
靠著這套打法,奧樂齊打得對手們毫無招架之力。
1997年,沃爾瑪進入德國,和奧樂齊正面交鋒。然而僅過9年時間,它就被狂虐不止。
結果,2006年沃爾瑪宣布在德虧損10億美元後,全面退出德國市場。
大道至簡,超低SKU
和大部分超市追求商品豐富多樣不同,奧樂齊秉承的是中國式大道至簡的原則,品類越少越好。
據統計,它的在售商品品類曾一度跌破過800種,最多時也僅在1000種左右,而沃爾瑪等賣場都是動輒大幾千上萬。
它為什麼能做到這麽少的SKU呢?
它的精選原則是從琳瑯滿目的品類中,精選出最符合「低價高質」理念的1到2種單品,再將他們推薦給消費者。
為此,它還組建了試吃俱樂部,哪種食品評價高就選哪種上架。
奧樂齊的終極目標是:每類商品只有一個。
在它看來,一家超市同時擺出幾十種洗髮水和牙膏是低效的表現,因為消費者並不知道不同洗發水背後的差異,結果只能是更多低效SKU。
極致SKU使奧樂齊的單品采購量遠高於同行,比如一款洗髮水,沃爾瑪只采購1000件,奧樂齊則會采購5000件。
這種規模優勢,讓它有了更高的議價能力,采購成本大幅下降,商品價格自然降低了。
小而美的超市
奧樂齊雖然門店數量趕上沃爾瑪,但它在打法上卻和沃爾瑪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線:沃爾瑪大而全,奧樂齊小而美。
一般來說,奧樂齊的門店面積都在800平米左右,而沃爾瑪的面積是它的十倍不止。
在門店裝飾上,奧樂齊也是該省則省,不去追求華麗的外觀內飾,這無疑又省下來一筆開支。
甚至在貨架陳列方面,奧樂齊也很少關注陳列的美觀,而是堅持空間最大化利用,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奧樂齊成本降低,門店坪效遠高於沃爾瑪,是後者的兩倍以上。
由於門店面積小,奧樂齊的員工數量也降到了極致。一般來說,800平米的奧樂齊門店往往只有5-6名員工,每個員工進貨、盤貨、收銀、清潔等工作無所不能。
所以,它的另一個核心競爭力又顯露出來:人效。
目前,奧樂齊的人效超過50萬美元/人,同樣碾壓沃爾瑪。
佛系經營,決不上市
不僅是它的SKU大道至簡,奧樂齊在管理上也採用了典型中國式管理:無為而治。
也就是說,在整個奧樂齊的管理體系中,竟然沒有明確的中央指揮所,授權充分給到了各個區域分公司。
而且,奧樂齊一線員工管理權很大,比海底撈的員工的權利還要大。在奧樂齊,有一個員工委員會,成員由每個地方的員工選舉出來,直接參與公司整體的管理和決策。
不同於中國企業的增長計劃,奧樂齊深圳沒有年終目標,一年做多少業績就多少業績,少了也不慌。
員工在這種沒有壓力的心態下保持了強勁的戰鬥力,2016年,奧樂齊業績增長7.6%,是沃爾瑪的三倍,零售界僅有Costco可以與之一戰。
奧樂齊還有一點為人樂道的是,即使它做到了世界零售巨頭,但也堅決不上市,就像中國的華為和老乾媽一樣。
在老板眼裏,上市會增長很多個人財富,但也會帶來無休止的麻煩,顯然,這和崇尚極簡主義的公司信念不一樣——這是價值觀和哲學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