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殘疾父親單手抱孩子送外賣,媒體報導後獲全社會溫暖支持,大家都來幫助他

「  李幫勇老家雲南昭通,來嘉興打工7年了。迫於生計,他曾單手抱著女兒在大雨中送外賣。」

「3個月後,在政府、社工、醫院和所有愛心人士的幫助下,故事被改寫。 」

本文來源:中國人的一天

微信id:chinaoneday

攝影&視頻:嘉興日報 王振宇

江南的一場冬雨連續下了兩個多月,李幫勇過年也沒有回老家,一直帶著女兒奔波在雨中送外賣。

「2017年4月30號晚上6點,我老婆跑了。我以為她會回來,但是再也沒有回來。」

李幫勇清晰地記得那個時間,他從凌晨找到天亮,去派出所報了警,還是沒有找到。

老婆把他的微信和電話都拉黑,李幫勇根本聯繫不上。

「她嫌棄我年齡大,我能理解,我也不去找了,我會起訴離婚。」

老婆走時,女兒才6個多月大。

李幫勇10歲時,媽媽心臟病去世,沒想到自己的女兒還沒學會「媽媽」的發音時,媽媽就拋棄了她。

今年39歲的李幫勇老家雲南昭通,走出大山時,他和眾多的打工青年沒什麼兩樣,懷著一股拼勁走進城市的工廠賺錢。

2012年,李幫勇來到嘉興打工,並與四川籍的同事相戀、結婚。

打工期間,右手被捲進機器致殘,雖然拿到了賠償,但是車間的工作他已經無法完成,只能在家待業、養傷。

2016年9月,女兒來到這個世上,然而老婆的表現讓李幫勇心涼。

「她沒有給女兒餵母乳,全是我給她泡奶粉。」

老婆走後,為了節省房租,他帶著女兒搬到秀洲區油車港鎮,和老鄉們一起合租了一套毛坯房,每月房租300塊錢。

▲李幫勇把裝結婚照片的相框換上自己和女兒的合影,這張照片是老婆走後不久去在鬧市區路邊列印的,背景是現場PS上去的。

女兒一天天長大,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出去謀生。

2018年春節過後,李幫勇開始送外賣,「收入還可以,女兒還能隨身照顧。」

為了保證女兒的安全,李幫勇在電瓶車前固定了安全座椅,夏天用遮陽布,冬天用擋風被。

每天早上7點半出發到嘉興市區,外賣送餐員上線,一直到晚上7點半下線,中間僅給自己40分鐘吃午飯、休息的時間。

李幫勇騎電瓶車一直遵守交通規則,他不敢拿女兒的安全當兒戲。

「保證安全,用時間賺錢。」

一年下來,李幫勇幾乎每天如此。

女兒哭了,李幫勇就塞給她一個麵包;女兒累了睡了,李幫勇就放慢車速,盡量減少顛簸。

由於缺乏語言環境,快三歲的女兒只會說兩個字:「爸」、「抱」。

「我很累,我感覺女兒更累,她每天在電瓶車上坐十幾個小時」,李幫勇說,「我真的沒有辦法。」

上午十點多是外賣訂單的低谷期,等待訂單的間隙,李幫勇讓女兒下來活動一下。

市區少年路是快餐的集中地帶,女兒在電瓶車上等待,這一切都在取餐的李幫勇視線之內。

取餐、送餐時,電瓶車能在自己視野範圍內,李幫勇就把女兒留在安全座椅上等候。

除此之外,他一手抱女兒,一手提外賣,寫字樓、醫院電梯緊張時,他就爬樓梯,李幫勇最高爬過17層的樓梯。

▲即使單手抱著女兒,李幫勇爬樓梯的速度也非常快。

▲李幫勇在老小區中迷路,顧客下樓取餐,李幫勇連說抱歉。

▲下午三點多,李幫勇和女兒才吃上午飯。一日三餐,父女倆都是在外面吃,家裏沒有時間開火燒飯。

▲洗手間內沒有任何取暖設備,洗澡過程在哭泣聲中完成。

穿衣、換尿布,照顧女兒的吃喝拉撒,李幫勇早已熟練。

「經常有人打我女兒的主意,他們看我辛苦,想領養。」

李幫勇堅決拒絕,「我一個男人把她帶這麽大,怎麽捨得?她離不開我。」

▲女兒倚在李幫勇的懷抱中看著投在牆上的動畫片,年幼的她還不知道身旁的這個男人為她承擔起太多。

江南的一場冬雨連續下了兩個多月,李幫勇過年也沒有回老家,一直帶著女兒奔波。

少年喪母的李幫勇心裡清楚,「沒媽的孩子像根草」,李幫勇想過給女兒再找一個媽媽。

「只要對女兒好就行。」

李幫勇的要求不高,但是他覺得這只是一個幻想。

以下是視頻

以下內容發表於2019年6月9日,為後續報導。

雨中抱著女兒送外賣的他,現在怎麽樣了?

今年39歲的李幫勇是一個單身爸爸,曾因工傷致右手殘疾。

女兒六個月大時,妻子拋棄父女倆失聯。

為維持生計,他不得不帶著女兒送外賣賺錢。

2019年3月,《中國人的一天》報導了李幫勇大雨中抱著女兒送外賣的故事,引起了大量網友和熱心市民的關注。

如今,在各方的幫助下,他們的生活有了新的起色。

2012年,李幫勇從雲南昭通的大山來到浙江嘉興打工,在工作中認識了四川籍的妻子,相戀並結婚。

不幸的是,打工期間,李幫勇右手被卷進機器致殘,只能在家待業養傷。

兩年前,也就是梓涵剛六個月大時,妻子拋棄父女倆失聯。

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為了維持生計,2018年春節過後,李幫勇開始帶著女兒送外賣賺錢。

▲小梓涵在電瓶車上等爸爸送外賣時,從睡夢中醒來,哭了起來。

今年3月,《中國人的一天》報導了李幫勇在雨中抱女兒送外賣的故事【工傷致殘被妻子拋棄 他在大雨中抱著三歲女兒送外賣】。

小梓涵每天要在李幫勇固定在電瓶車的安全座椅上坐十幾個小時,她等爸爸時睏得直打瞌睡的照片,戳中了網友們的淚點。

故事傳開後,近三個月來,在政府、社工、醫院和廣大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他們的命運開始被愛改寫。

▲李幫勇租住地位於油車港鎮,鎮政府工作人員得知情況後,來到李幫勇所在的外賣站點看望父女倆。

工作人員說,接下來將聯繫鎮上的愛心企業、教育機構等,一起幫助孩子。

共青團南湖區委也幫助發起面向孩子生活和教育的募捐項目。

▲除此之外,還有李幫勇的老鄉——嘉興雲南商會的成員及家屬。

他們大大小小共13人來到李幫勇在油車港鎮的出租間,大人們圍坐在狹小的空間裏閒聊,他們互加微信,建立長期幫扶,孩子們則打成一片,屋裡面充滿熟悉的鄉音。

▲浙江省榮軍醫院(嘉興市第三醫院)手足外科也為李幫勇開通綠燈,給他安排了一次檢查。手足外科的專家正在查看李幫勇曾因工傷致殘的右手。

在此之前,父女倆來過這所醫院很多次,但從未看過病,都是送外賣。

住院後,李幫勇接受詳細的術前檢查。

醫生檢查後判定,李幫勇的情況可以進行手術。

如果手術成功,他右手的功能將大大提升。

李幫勇住進了手足外科愛心病房,接受更全面的術前檢查。醫院為他免去所有醫療費用。

病房裏,離不開爸爸的小梓涵發起燒,病區的護士將孩子的衣服拿出去晾曬。

李幫勇住院後,護工志願者、醫護人員,甚至同病區的患者家屬都來陪伴孩子,給小梓涵換尿布、洗衣、餵飯……他們都成了孩子的「媽媽」。

▲臨近手術前,女兒看見爸爸要離開哭了起來。

術前檢查時,一位排隊就醫的白髮阿姨悄悄問記者:「他就是那個抱著女兒送外賣的爸爸嗎?」

阿姨轉過身去,小心翼翼地從褲子口袋裏掏出一捲散錢,從最後面抽出唯一一張100塊塞給李幫勇。

面對這位媽媽年齡的白髮老人,李幫勇一再拒絕。

白髮阿姨說:「我自己也困難,你比我更困難,這點心意你一定要收下。」

白髮阿姨的眼睛裡含著淚花。

▲浙江省榮軍醫院手足外科的專家為李幫勇的右手做第一次修復手術,手術非常順利。

▲第一次修復手術歷時3小時之久,這3個小時也是這對父女倆至今分別最久的時間。手術後的李幫勇非常虛弱,女兒撲在爸爸身上不肯鬆手。

▲手術住院期間,李幫勇收到嘉興當地一家幼兒園校長送來的入園邀請函。

了解到李幫勇出院後繼續送外賣,當地幼兒園聯繫到李幫勇,希望讓小梓涵早點入園適應,並免去孩子在幼兒園的費用,孩子不用每天跟著李幫勇送外賣,這樣也能更安全些。

4月23日,李幫勇出院一周後,小梓涵進入幼兒園。

讓李幫勇意外是,小梓涵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

他每天早上7點半把女兒送到幼兒園,下午5點鐘再接走,小梓涵和其他小朋友一樣,生活步入正軌。

由於幼兒園具有更好的語言環境,原來只會說「爸」和「抱」的小梓涵吐字也越來越清楚。

陪伴,不僅僅是在一起。

這是近三個月來李幫勇作為父親最大的觀點改變。

為了方便女兒上學,李幫勇從原來較偏的油車港鎮搬到幼兒園旁邊的小區。

周末經常放棄送外賣,陪女兒在家裏玩耍,帶她外面走走,女兒玩累了就抱回家睡覺。

盡量讓女兒少一點時間跟著自己奔波,多一點呵護陪伴。

六一兒童節前,浙江省榮軍醫院的主治醫生們,來到李幫勇租住的出租房中看望小梓涵,曾經和小梓涵朝夕相處的醫護人員給她送來了零食、衣物。

「女孩成長的路上不能只有爸爸,很多事情上需要媽媽,我們醫院有很多媽媽,她們的孩子都和小梓涵同齡,她們都是小梓涵的媽媽。」醫生們說。

▲查看了李幫勇的術後恢復狀況後,主治醫生讓李幫勇繼續堅持做康復訓練,第二次手術暫定在今年秋天進行。

三個月以前,躲在李幫勇電瓶車擋風被下的小梓涵眼神裏充滿了膽怯,如今,她的眼睛裡充滿了自信。

腼腆的李幫勇說,「謝謝。我一定會照顧好我的女兒,盡我做父親的責任。」

以下是視頻:

閱讀原文

林書豪確診新冠肺炎,有打過疫苗。微博湧入3.7萬留言鼓勵,熱搜第一

xxx

沒有童年、跳水滿分的14歲全紅嬋正獲得各地旅遊邀約,「終身免費遊」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在人潮爆多的廣州火車站旁開小超市能掙多少錢?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吳亦凡被捕後,微博砍掉他的「超話」、多個官媒發聲;律師:若判刑將在國內服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