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電商頭條
微信id:ecxinwen
作者:風清
風雲突變的時代,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危機哪一個先來。
半路殺出程咬金
對滴滴來說,當你舉步不前,就會留給對手罩門。
2019年5月27日,在出行行業潛伏很久的「哈囉出行」突然橫空殺出。
在釘釘上線「職場順風車」功能,抄了滴滴的底。
可能有的人對哈囉出行和釘釘不太了解,我在這裡簡單介紹一下。
哈囉出行由哈囉單車升級而來,主打共享單車和網約車,是阿里巴巴重倉的公司,或者可以直接說是阿里旗下的公司。
自2017年以來,阿里先後5次投資哈囉,最近一次在2018年底,螞蟻金服和春華資本聯合領投,一次砸了40億人民幣。
目前,阿里已經成為哈囉出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35.94%,而後者估值50億美元,足以撼動滴滴的老大位置。
介紹完哈囉,我們再來看釘釘。
簡單說來,釘釘就是阿里版「微信」,是阿里巴巴針對職場社交推出的應用,因此它的用戶群主要是白領。
截止到目前,釘釘用戶數在兩億左右,企業數量超過700萬家。雖然數量比不上微信,但釘釘的用戶更加精準,垂直。
毫無疑問,這一次釘釘上線順風車,就相當於在微信的九宮格裏放了一個巨獸,滴滴恐怕要坐不住了。
抄底滴滴
行家功夫一出手,就知道你有沒有!
馬雲這次抄底滴滴,不僅做足了準備,而且使出了洪荒之力。
首先,釘釘用戶量非常大,我們已經在上面介紹過,兩億職場白領,天生對打車有著巨大剛需。
選擇從職場切入出行,馬雲這一步棋下得漂亮。
其次,既然釘釘用戶都是白領,那麽他們的素質顯然要更高一點。
我們都知道,滴滴因為準入門檻較低,增加了不穩定因素,司機與乘客之間時有糾紛,甚至還有傷及性命的惡性案件。
這種社會責任風險,讓滴滴不得不取消了最賺錢的業務——順風車,直到現在也沒有恢復。
而釘釘職場順風車的用戶都是白領,這就相當於篩選了那些文化水平、道德水平相對較高的司機和乘客。
同時,釘釘要求乘客和司機必須都有釘釘企業認證,那些在社會上魚龍混雜想轉行開網約車的人就會被排除在外,保證了司乘雙方的基本素質。
我們看到,這兩個限制大大降低了順風車被人詬病的風險問題。
換句話說,釘釘順風車上的司機和乘客,從此可以高枕無憂。
馬雲的野望
我們都知道,馬雲一直對出行領域志在必得。
2012年,程維創立滴滴,在這之前他曾是阿里巴巴B2B部門最年輕的區域經理,深得馬雲器重。憑著這層關係,滴滴初期得到了馬雲多次支持與投資。
然而,後來程維與騰訊無限靠近,馬雲一怒之下在2017年將滴滴5%的股份甩給了軟銀。
但是,放棄了滴滴,不代表馬雲放棄了整個森林,他依然在出行領域伺機而動。
終於,他等到了哈囉,可以說,哈囉出行,承載著馬雲在出行領域的巨大野心。
首先,阿里斥資數十億,5次重倉哈囉,終於拿到控制權。
其次,阿里系所有資源都在向哈囉傾斜:
1、開辟入口,支付寶、餓了麽的巨大流量全線導入哈囉;
2、除了和嘀嗒、首汽等平台合作以外,還推動哈囉聯合高德地圖打造智慧出行平台,與上海申通地鐵集團搞了一個「地鐵+單車一體化智慧接駁」的合作,推動即停車換乘。
3、釘釘這個從未開放過的優質流量入口,也給了哈囉出行。
通過「兩輪 四輪」戰略,哈囉出行在一片紅海中殺出一條血路,拖垮了摩拜和ofo,在滴滴眼皮底下成長為超級獨角獸。
回過頭來看,馬雲的出行野心,表面上是和騰訊在打一場移動支付的戰爭,透過表現我們看到他最終要做的是數位化和商業化實體出行經濟。
也就是說,馬雲的真正野心在於,通過出行的入口深度布局,對C端用戶和互聯網流量話語權的進一步掌控,打造阿里巴巴商業操作體系最堅固的護城河。
這樣的超前的眼光和天馬行空的思維,大概只有馬雲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