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X博士
微信id:doctorx666
作者: 吳少賤
最近我和來廈門旅遊的朋友吃大排檔,喝酒吃肉的同時,也聊起了閩南的風土人情,但在一件事情上,我們產生了分歧。
我抿了口雪津,說:「伍佰,原名吳俊霖,閩台地區的精神領袖,懂了他的歌,才算懂了這片土地。」
正如北方人不會討厭郭德綱,而閩台人都愛著伍佰。
△ 伍佰在錄制第一張專輯的時候,被工作人員誤認作是卡車司機
△ 伍佰少年照片
人們覺得伍佰土,並非沒有來由。
在非閩台地區人的主觀印象中,伍佰的歌曲的主要傳唱地,是那些鄉鎮髮廊、小破KTV、10元店這種髒亂差的地方。
土酷的旋律,加上鄉鎮青年百花齊放的穿著髮型,能給每個異鄉人都帶來強大的精神輻射。
甚至你在黑網吧蹲著坑,看著滿牆的辦證號碼和小黃卡的同時,伍佰的《世界第一等》的音樂就會悠悠地傳進來,唱道:
「有時猛有時平,親愛朋友你著小心。」
△ 親愛朋友,你一定著小心啊!
伍佰的形象在人們的記憶里,就是一副剛領到工資的民工青年的形象,伍佰演出時,總會戴著大蛤蟆鏡、披著凌亂的長髮,穿著松垮的衣服和褲子、滿頭大汗地嚎叫著。
這種形象放現在,肯定是難以吸引女孩兒們目光的 ,就算是回到那個90年代,伍佰的形象也被他的伯樂倪重華批評道:「情歌這種唱法,女性聽眾會被嚇到的。」
不止如此,伍佰土酷的造型,往往伴隨著更為迷幻的MV畫面,比如《風火之旅》的mv中,你看到的伍佰並不是閩台搖滾之神,而是找不到工作在網吧打傳奇爆屠龍刀的失業青年。
△ 伍佰還真的給類似傳奇的網遊《風火之旅》寫過歌,寶刀屠龍,一刀伍佰
而當你看完伍佰的傳世名作《挪威的森林》mv後,可能想手動@迷惑行為大賞了。
在車流中,伍佰帶著墨鏡多次橫穿馬路。
這讓我一度覺得這是普法宣傳的反面案例。
而在mv《白鴿》當中,伍佰又一臉痛苦地半蹲在隧道口,緩緩地抬起頭。
這一幕要是交警看到了,會攔住他,給這位青澀的進城青年開罰單。
路過買菜的大媽見到了,可能會用閩南話罵道:「起肖啊(瘋了)」。
無可否認的是,伍佰大火時期的審美風格已經與當下審美相較甚遠。
但究竟為什麼,伍佰的歌曲在閩台人們心中的地位依舊牢不可破呢?
答案很簡單,時代審美在變,但伍佰歌曲中的精神內核沒變。
在不同福建人群的眼中,伍佰形象可能也大不相同。
這是因為伍佰的歌曲所傳達出的情感並不一樣。
伍佰的歌曲,有三大魔力:讓你瀟灑,讓你悲傷,讓你陷入溫柔鄉。
在福建90後青年的眼中,唱伍佰的歌,等於唱出了自己的瀟灑。所以能不能唱好一首伍佰的歌,依然是融入他們圈子的強有力的試金石,要是用著伍佰經典的閩台腔唱一句「讓我將你心兒摘下,試著將他慢慢融化」,那你就能燃起整個KTV的氣氛,贏得一片叫好聲。
在酒鬼眼中,伍佰的瀟灑則是致命的。
假如你初到廈門環島路,想跟朋友們簡單吃頓燒烤喝點小酒,想叫老板放一首伍佰助興。
這時候懂行的酒鬼卻面露難色,規勸你「喝酒不唱伍佰」。
試想一下,在別的地方酒局勸酒,喝一杯就夠了。
但在福建的酒局上,只要聽到《突然的自我》響起,再能喝的漁夫都會顫抖地放下手上的啤酒瓶。
你喝完一杯啤酒之後,酒友會隨之勸道:「喝完這杯還有一杯」,這杯下肚還沒完,伍佰又喊道:「喝完這一杯,還有三杯」。
不知不覺中,你已經被灌了五杯。
然而,伍佰的歌曲,也並非都能讓你喝出豪氣,有的歌還會讓你喝到哭泣。
比如《堅強的理由》,被稱為「閩台失意中年男士的bgm」。
聽完這首歌,你的腦海中甚至能夠聯想到一萬種失敗的慘狀:破產、失業、妻離子散、情場失意、朋友背叛、債台高築…
痛苦千萬種,不變的只有擺在桌上的水煮活魚、烤生蠔,和喝不完的雪津。
當然,以上講的並非是伍佰精髓的全部,伍佰的歌謠,也有充滿甜蜜的。
如果你是名土生土長的福建人,那麼只要你小時候參加叔叔阿姨的婚禮,除了能在現場聽到《今天你要嫁給我》等經典歌謠,肯定也會聽到伍佰的《戒指》、《青春與愛情》。
當伍佰唱道「當你輕輕拉著我的手 世界可以沒有」時,鋼鐵直男的心也會融化,想要找個愛人安穩度日。
而聽到伍佰演唱的《粉紅女郎》主題歌《浪人情歌》時,就算是昆山龍哥也想扔下片兒刀,跨上摩托,學著陸毅袒胸露乳地在都市飛馳,後面載上個可愛嬌羞的劉若英,外放一首蓋過引擎聲的《浪人情歌》。
而這些,其實也是當時青澀的年輕人們所能想到的,最為浪漫的經歷。
所以,如果你生活在閩台地區,我建議你不要輕易懷疑伍佰的影響力。
就在最近,台灣的PTT論壇上有個不懂事的後生問了一句 伍佰是誰?
當即被罵得鼻青臉腫,被老一代網友們教做人。
用文縐縐的話來說,就叫做「數典忘祖」。
在閩台網友的眼中,伍佰是不朽而偉大的名詞。
多年以來,他從未淡出閩台人民視線。
究其原因,就是伍佰的歌,雖然「土」,但卻是立足於閩台的生活土壤的土。
伍佰的許多歌曲,歌詞雖然直白,但卻是閩台人們的精神縮影。
伍佰的歌曲里所唱的主角,可以粗略分成三類:
1、一時失意,但不失志氣的人,像《白鴿》里唱的一樣,就算「前方沒有方向」,也會「堅定好好地活」。
2、《世界第一等》里所唱的那些勇於拼搏的人。
3、浪子回頭的,像《算了吧》所唱的,想「找一個家」,想過安穩生活的人。
如果將歌曲的這三類主角抽離出來,概括總結,你就會發現這三類人,其實就是福建人精神的縮影。
那麼,伍佰的歌曲中,主角為什麼這麼固定呢?
這其實和福建的地緣、歷史都有著很深的淵源。
福建多丘陵、紅壤,所以福建的農業生產有著天然的劣勢。
說白了,單靠種地養不活福建人。
必須出海探險、當漁夫、經商,用風險博取利潤。
所以,福建人天生就有種一股敢冒險的衝勁兒,這是福建地理條件所賦予的。
△ 80年代的廈門市廈禾路
這種冒險血統,也在改革開放的90年代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發財的機會有了,不如找親朋好友借個數十萬,遠離家鄉放手一搏,這可能是內陸人想都不敢想的。
但在那時候,這法子卻是福建人的暴富共識。
福建90後出生的一代,可以經常在家長里短的閒談中感知到這種下海狂熱。
不是鄰居家的哪個表哥去印尼設廠賺大錢了,就是哪個親戚的叔叔在馬來開廠倒閉了。
這些故事有幾點共性,借錢、幹大事、沒成功不回來。
背井離鄉,在外闖蕩,面臨著高風險,高不確定性。
人們總需要一個精神寄托,消解對未知的恐懼與離鄉的孤獨,這讓伍佰的本土創作,順理成章地成了閩台浪子們的動力源泉。
△ 90年代的閩台浪子
聽伍佰的歌曲,歌詞雖然簡單、樸素,但卻給浪子們提供了最直接的精神推力。
像1992年的《錢的力量》唱道:「嗚 錢的力量,有了它我就比別人強」,賺錢,就能更強,十分直白。
外出打拼,不就是為了多賺錢,讓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嗎。
△ 福建90年代,江湖街景
而1994年的《繼續墮落》更是鼓舞道:「加把勁吧,往前衝吧,沒有問題,沒有借口。」 用現在的流行語講,就是「衝衝衝」。
尤其是《世界第一等》,就是閩台人的精神聖經。
只要你跟福建人聊天,在他們的故事庫中,往往儲備著不少朋友賠錢跑路的例子,在故事內,大排檔、雪津啤酒、伍佰的歌,成了這些出頭人的標配。
說著說著就會引用起世界第一等的歌詞,甚至就直接唱起來了。
因為伍佰的世界第一等,每一句都是金句,每一句都會給每一個在社會上走跳的閩南人打一針高能氮泵。
「一杯酒兩角銀, 三不五時嘛來湊陣
莫怨天 莫尤人,命順命歹攏是一生
是緣份是注定 好漢剖腹來叁見
短短仔的光陰,迫逍著少年時」
在閩南地區,跑路的浪子多了去了,但在伍佰的歌里,從來沒描述過跑路生活,從這個角度講,伍佰是一個文學家,他不會告訴你那些說給憨呆(拼音發音long dai)的心靈雞湯,勸你哎呀快回頭吧,他是和你一同躺在漁船夾層內的魚腥老哥,把手靠在你的肩膀上,說著「兄弟,莫怨天莫尤人,命順命歹攏是一生」
這種文學質感,我只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記》中能感受到。
法國有大仲馬,俄國有陀思妥耶夫斯基,而我可以自豪的說道:「在閩南,我們有伍佰。」
所以說,伍佰是閩南的精神偶像,而《世界第一等》就是閩南的奮鬥聖經。
閩南人的奮鬥不是滿分高考作文和讀者文摘式的嘴上奮鬥,喊著陽光雨露,我要堅強、樂觀向上、面對人生的傷。
閩南人的奮鬥,是寫實的,是借貸、開廠、紮錢、跑路,四位一體的;江湖、小妹、兄弟、黑白,不在話下。
△ 這個場面,很多福建90後都見過,命順命歹都是一生,親愛的朋友你著小心。
所以,閩南地區,敬重有真實人生閱歷的人所吐露出的江湖智慧,最討厭聽空喊大話的雞湯、漂亮話。
他們更喜歡站在同一趟泥水里,腳和手都是髒的,一起奮鬥吃苦兄弟所喊出的加油勉勵。
如果,覺得自己也是社會人的開原范德彪跑到閩南地區,裝熟,摟著脖子說道:「弟弟啊,閣跟你說,論成敗,人生豪邁,大~大~大不了從頭再來。」
閩南人就會面露不屑,拍拍他肩膀說道:「老板,賣青菜貢啊(不要隨便亂講啦)。」
如果,你在閩南的午夜大排檔,你跟你的兄弟喝哭了,荒腔走板地唱著世界第一頂,旁邊的食客沒人會覺得你們傻逼。
也許對桌的開奔馳的老哥,還會對你們舉杯示意,接上一句「親愛朋友你著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