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半個中國互聯網的北京中關村,以後不做「光華商場」了,將轉型為「中國矽谷」。

中關村大街發展規劃正式發布:未來3-5年內將完成轉型,現有15萬平方米的傳統電子賣場將逐漸騰退。

中關村將徹底告別電子賣場,集中有限空間,著力發展創業孵化、智能硬體、互聯網+等新經濟、新模式,打造人才集聚、模式創新的創客中心和共享經濟中心。

文 / 央視特約評論員 楊禹

  △中關村創業大街發展規劃

  △中關村創業大街發展規劃

沈騰,也就是央視春晚舞台上的郝建、時下電影院裡正「煩惱著」的夏洛,和他的「開心麻花」團隊,很多年來一直以海淀劇院為根據地。出劇院大門往北一百米,就是中關村大街的最南端。

沈騰他們,其實也算是中關村比較早吸引來的文化創業者。

為什麼選擇這裡紮根?除了附近高校提供著源源不斷的觀眾,還有中關村諸多電子大賣場裡曾經擠滿著的姑娘小夥兒們。一個小時前還是櫃台兩邊的買者和賣者,一個小時後可能就前後腳地坐進劇院,跟著「麻花味兒」開心地樂上一個晚上。

這兩年,「e世界」、「鼎好」等等大賣場逐漸沒那麼高人氣了。但據說「開心麻花」的票房一直不錯。少了賣電腦的,來了用電腦的。創客們來了。他們很辛苦、很有創業的壓力感,所以他們更想抽空到海淀劇院去樂一樂。

創客們嘯聚之處,時下最有名的是3W咖啡。它坐落在中關村西區的西北角,跟東南角的海淀劇院遙遙呼應。

2015年5月7日,一位中年人走進3W,要了一杯香草卡布奇諾,坐下來和創客們聊天,臨走付了30塊錢。隨後他又去樓上和正在做路演的「拉勾網」員工攀談。他的名字叫李克強,中國國務院總理。也就是他的這杯咖啡,揭示了中國以全民創業、互聯網+為國策。

  △5月7日 李克強來到中關村創業大街3W咖啡

3W咖啡所在的這條二百多米長的大街,二十多年前就很有名氣,叫「海淀圖書城」。後來不知怎麼地,慢慢變成了賣教輔材料的聖地。再後來,一度有變成「酒吧一條街」的趨勢。

如今,這裡改名叫「中關村創業大街」,不相關的店面逐漸褪去,留下創業者摩肩接踵的身影。

從這條創業大街往東走幾裡地,是中科院物理所。那天李克強來喝咖啡之前,就是去的那裡。

無論三十多年前柳傳志在中關村賣電腦,還是十幾年前數以千計的北漂們開始在大賣場裡忙活,在他們身影的側後方,中國科學院的數十處研究所、百多個世界級實驗室,始終安靜地存在著,不事張揚,該幹什麼幹什麼。

  △中關村創業大街

從這條創業大街往西走一里地,是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展示中心。2013年的9月30日,一群人來到這裡上課。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把課堂搬到了這裡。

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發表了關於「切實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的重要講話。當年傳統電子大賣場興起時,這個展示中心所在處,還是中關村核心區外圍的一片水稻田。

對於只盯著時髦電腦手機的那些年輕人來說,過去十幾年間的中關村,基本就等同於那幾個傳統電子大賣場。而他們視線外的中關村,其實從來沒閒著過。

持續努力之下,中關村已成為大陸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聚集著兩萬餘家高新技術企業,企業年總收入達到兩萬多億元,從業人員近200萬。「中關村」早已越出了狹義的地理概念,中關村的管理機制,中關村的人才政策,中關村的融資方式,都在中國創新體系中「有一號」。

  △2015年1月,中關村e世界商城

中關村在迅速長個兒。這愈發把核心區那些傳統電子賣場襯托成了「村中村」,形成了事實上的中關村核心「窪地」。電商平台成為常態後,不辭辛勞跑到中關村去淘電腦手機,越來越成為很OUT的事了。五年前,這片核心區如果堵車,往往是某個電子大賣場又在搞盛大促銷。

而今,這附近每天堵車的原因,已蛻變成——要麼是海淀劇院斜對面的人大附中、大賣場東邊的中關村一小在放學,要麼是大賣場南側的家樂福在打折,要麼是被北邊的四環路暴堵波及,總之,大賣場想製造個堵車,已經比較困難了。

中關村是改革開放的產物,是中國自主創新的參與者、見證者。中關村從未停止過探索、創新的腳步。被傳統電子大賣場占據臉面,只是一個必經階段,該來的時候來了,該走的時候,現在到了。  

中關村是一個縮影。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下的中國,顯然不只需要一個中關村。

如果只是因為傳統電子大賣場逐漸衰落,就斷言中關村「完了」,那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這些大賣場的很多店面,現在也已被改造成了創新孵化器、創客空間等等。

創業可不只是喝一杯咖啡那麼簡單時髦。他們聚在一起要討論技術、尋找空間、搭建團隊。他們這杯咖啡要是喝出成效,背後還得有紮實的鼓勵政策、細致的公共服務。

中關村地區的商業、文化設施,也在逐漸提質。新一代年輕人要奮鬥,也會生活。「開心麻花」系列劇能在這片土地上長演不衰,不只是因為年輕人們要來圖個樂子。他們需要一種開放、包容、自主、創造的生活氛圍、文化共鳴。

或許到今年除夕夜,春晚舞台上的郝建他們,會是一群中關村的創客。不信?咱們走著瞧。


來源/央視新聞

本期監制/楊繼紅

主編/唐怡

編輯/王瑤 王元 紀之文

閱讀原文

微信號:cctvnewscenter

全世界最賺錢的「店」在北京。北京SKP年銷售額達人民幣177億,問鼎全球「店王」

xxx

都說北京大,北京到底有多大?

xxx

因河北疫情反覆,燕郊打工人進北京嚴重擁堵,燕郊是什麼樣的存在?

xxxx

北京各大地鐵站都做了哪些裝置藝術?

xxxx

北京比北極還冷?北京清晨氣溫達-19.5℃,是21世紀以來最冷的一天

xxxx

北京老胡同成為文化保護對象,不能再亂拆了

x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