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根據手機使用記錄,發布了中國國慶假期的全國出遊報告;原來大部份的人…

騰訊根據對微信大數據的掌握,發布了第一個中國國慶假期的出行報告,這也是微信城市服務「城市熱力圖」發布的第一份全景出行報告。

看完這個報告,你將真正了解已經過去了的中國國慶。

你以為全世界都在出遊

其實只有21%的人

國慶期間被朋友圈攝影大賽曬的美圖虐慘了,以為每個人都在外遊玩?或者堵得以為全國至少得一半人到處跑?

然而報告顯示:十一期間全國有21%的民眾跨地市出行。其中300公里以上遠途出遊的占比為47%,300公里以內近郊出遊的占比為53%。

北京、深圳、上海、廣州、廈門、鄭州、昆明、長沙、西安、南京為最喜歡出遊的十大城市,市民出遊人數與常住人數比均達到30%及以上,其中北京、深圳為最高,有將近4成的市民不畏擁堵,選擇了國慶出遊。

北京、廈門、長沙、鄭州、西安、武漢、杭州、南京、深圳、廣州為外地遊客比例最高的十大城市。其中首都北京的外地遊客數與未出遊常住人數的比率達到了36%,這意味著大量的北京市民選擇國慶出遊,也有大量的外地遊客將北京選作了目的地,北京依然承受著較大的人流量壓力。

你以為天安門人最多?

其實西湖才是。

報告顯示,杭州西湖、上海外灘、深圳大小梅沙、嘉興烏鎮、南京中山陵、泰山、頤和園、雲台山、清明上河園、黃山等景點為用戶最愛去的十大旅遊景點。不僅從絕對人數上來講排在前列,而且與平時相比,這些景點的遊客數量的增長都達到了3倍以上。其中,杭州西湖遊人如織,在國慶第一天即成為全國最擁擠的旅遊景點。

而單純看國慶期間遊客數量的增長,最多的景點為洛陽龍門石窟,國慶接待人數達到平時人數的5.75倍,其次是華山,達到5.29倍,居第三位的為泰山,達到5.25倍。

你以為只有景區限流治擁堵?

其實還有「城市熱力圖」。

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是國內景區公布最大承載量和實施限流的首個黃金周。初步統計,全國有故宮、九寨溝等16個知名景區發布最大承載量提醒。國內部分景區如四川甘孜州稻城亞丁景區甚至在「十一」期間取消現場售票。如何提前預訂門票、避峰出行就成為大部分遊客所關注的焦點。

實際上,在國慶黃金周出遊人數年年創新高的情況下,遊客人數眾多且紮堆出現,成為了影響黃金周旅遊體驗的最大障礙。見識了往年國慶黃金周期間各景點人山人海的「盛況」,很多人已患上了「國慶旅遊恐懼症」。根據近年來的網路投票,每年都有將近一半以上的網友因為「人多,玩不好」而表示不敢再旅遊。

很多遊客都寄望於限流措施可以減少擁堵,而除了景區主動實施限流外,微信城市服務的「城市熱力圖」功能也在國慶黃金周期間起到了很好的疏導作用。

據了解,微信城市服務「城市熱力圖」於國慶前夕的9月25日正式上線。進入微信「我」的界面,選擇「錢包」,進入「城市服務」界面即可找到新增的「城市熱力圖」功能板塊。市民可在線查詢全國各地(港澳台除外)的人流熱點的實時、動態情況,並獲得人流趨勢分析,及時得到擁擠風險預警,不僅可以靈活調整出遊計劃,避開熱門的擁擠景點,還可以合理安排時間,錯峰出行。

微信團隊表示,十月一日當天,「城市熱力圖」日PV、UV數即創新高。從國慶期間的用戶使用情況來看,城市熱力圖通過對數據分析後的直觀表達,以騰訊大數據為基礎,真正幫助用戶做到了智慧出行,幫助國慶期間廣大出行的群眾提升了出遊體驗。

你以為微信購票不排隊就很酷了?

微信智慧景區遠不止這些。

今年9月,國家旅遊局發布了《「旅遊+互聯網」行動計劃》,計劃指出到2018年,大陸將推動全國所有5A級景區建設成為智慧旅遊景區。

微信智慧景區已在全國覆蓋包括杭州西湖、蘇州周莊、山東泰山、湖南張家界黃龍洞等150個著名景區。十一黃金周前四天,旅遊景區的微信支付使用人次比十一前一周提升超過25%。

基於微信公眾號、微信支付,結合微信卡包、搖一搖、連Wi-Fi等能力,微信智慧景區從線上自助購票、掃碼免排隊進園開始,提升傳統景區遊客體驗。

微信團隊表示,微信月活躍用戶已達6億,基於用戶觸達能力和大數據,微信連接了旅遊服務和用戶的最後一公里,希望把優質的旅遊服務送到每個用戶指尖。

閱讀原文


關於作者:

【騰訊研究院★TencentResearchInstitute】網聚智慧,連接世界!網羅互聯網前沿理念、傳遞互聯網發展聲音、匯集互聯網研究成果、推動互聯網法治進程。

微信號:cyberlaw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