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中國被暱稱為「梅姨」,明天辭職,英國史上在任最短首相將誕生

本文來源:外灘TheBund

微信id:the-Bund

兩年十個月

脫歐大鍋終於把她壓垮了

明天,英國注意有一場大戲。

今早(2019年5月23日)英國《泰晤士報》突然用了一整版的頭條來報導,「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預計將於當地時間24日宣布辭職」。

《每日郵報》也稱,隨著目前下台輿論的愈演愈烈,這標誌著其首相之路已經走到了盡頭。

2016年7月14日,梅姨臨危受命,就任英國首相,成為了英國歷史上繼柴契爾夫人之後的第二位女首相。

在梅姨就職演講上,她曾表示將「不畏艱險,迎難而上」。

但就在她任職的兩年多裏,她面對的局勢並不樂觀:四恐怖襲擊引發質疑,公寓大火惹眾怒,數萬名英國群眾遊行反對緊縮政策

面對多方壓力,多次表示要辭職的梅姨再次提前了告別的時間。

被「逼宮」多次的鐵娘子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報導,當地時間周三(22日),因對特雷莎梅新版「脫歐」協議草案感到不滿,部分保守黨議員紛紛向特雷莎·梅施壓、要求她盡快辭職。

這早不是梅姨第一次遇到被逼下台的僵局了,此前,因為英國脫歐一直保持僵局,保守黨與工黨的談判一直沒有實質進展,梅姨的脫歐計劃在此之前已經遭到了三次的否決。

BBC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梅姨表示,她將在本周五(5月24)提交接受議會表決的脫歐方案,這將是她「最後的機會」。

不管結局如何,梅姨勢必將借此進行最後一博。

目前,梅姨正深陷泥潭,面對自行辭職或被閣員逼宮下台的艱難選擇,她的壓力可想而知。

而就在前幾天,數家外媒報紙還刊登出了一張照片。

畫面中,這位鐵娘子的坐在車後面,眼泛淚光的盯著窗外。

媒體也將這幅場景與此前保守黨首相柴契爾夫人在私家車後流淚作對比,驚嘆歷史仿佛在重演一般。

去故宮、看舞獅,她被稱做「梅姨」

儘管特雷莎·梅在英國備受質疑,但她卻特別重視和中國的關係,正因為此,網友給了她一個家庭成員般的稱呼,「梅姨」。

2013年她還開通個人微博,收獲112萬粉絲,就在今年春節之際,英國首相特雷莎·梅還向全世界中國人拜年。

連泰晤士報都曾經說過「梅姨」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大受歡迎。

▲圖片截取自央視新聞視頻

以下影片是2017年春節梅姨特別拍了視頻向全球華人說新年快樂:

去年,梅姨親自來了中國,開啟她就任首相以來的首次訪華之旅。

她做了大量的文化商業攻勢,不僅成為社交媒體的熱點,還拿下了總額約90億英鎊的商業戰績。

就連大合照中意外出現被當成伴手禮的奶粉也火爆網絡。

正是她在此次中國樹立的絕對的影響力,幫助她逆轉了當時英國國內很多質疑的聲音。

訪華的過程中她帶了50多人,大多是英國商業、學術領域的代表人物。被戲稱「搬空了整個英國」。

就連很少露面的丈夫菲利普也跟著一塊兒來了。這可算她歷次出訪中規模最大的一次,足見英國政府對此次訪華的重視。

梅姨在此之前來華,似乎最看重的還是教育,在微博就連發了好幾條教育相關的信息。

本著對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視,梅姨第一站就直奔武漢大學。

而後,梅姨一行前往武昌漢陽門碼頭,了解長江水資源、尤其水生物的保護情況。

她發的推文還特別提到了「微塑料汙染」(micro plastic pollution)。微塑料是水中的 PM2.5 。科學家相信,這種汙染物已經遍布全球的海洋,但是人類對其危害性的認識依然不足。

來武漢怎能錯過黃鶴樓?梅姨和丈夫菲利普登上了黃鶴樓,還欣賞了京劇表演。

而後梅姨又來到英國大使官邸,這裡早已化上中國新春彩妝。

除了觀看舞獅表演之外,她還親手給獅子「點睛」。還有近百名中英商貿、教育文化界人士齊聚一堂,旨在促進中英文化交流合作。

下午,梅姨與丈夫菲利普·梅漫步故宮,徜徉在古老的中國歷史中。

她非常喜歡這兒,駐足太和殿前,詢問「太和殿」名字由來,認真聆聽故宮工作人員對中國「和」文化的闡釋,還和丈夫一連拍了兩張照片。

北京的冬天很冷,光腿褲的梅姨被中國網友心疼「多穿條秋褲」。

最後一天的行程上海,梅姨還特意發了微博,表示其的期待。

最後,梅姨選擇了豫園。這裡是上海最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之一,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也曾經來這裡參觀。

在這裡,她和上海英國學校的小學生們一起進行了傳統中國剪紙的活動。

她剪了一個中國字「福」字,恰逢中國新年的臨近,這個福也代表了她對中國人民的祝福。

首相曾是個時髦鞋控

在訪問中國時,我們明顯可以看到一個個人審美「被妥協」的梅姨。

Telegraph 過去曾發文稱 「特里莎·梅應該扔掉她花哨的鞋子而學學柴契爾夫人」。也許是他們牢騷終於起到作用了。

無論是飛機上的亮相,還是參觀故宮的合影裏,她腳上都有一雙黑鞋子,身上穿的也是無功無過的黑色大衣,相對過去的時髦造型,真是差了不止一點點。

似乎脖子上中國紅的圍巾,才是唯一一處亮點。

在中國傳統新春佳節前到訪,不要忘記突出紅色,大概也是政治慣例吧。

她曾經以 「愛鞋」 而聞名,而且不同於大方得體的不列顛風格,回顧以前梅姨腳上的鞋,許多都是有點小 Fancy 的。

「人人都知道我愛鞋,但對鞋子的喜好與我是怎樣的女人或公務員並無關聯。」 她對 BBC 表示。

有一次因為穿了一雙豹紋中跟鞋去保守黨大會而引發媒體的強烈關注,從此 「愛鞋」 也成為了特雷莎·梅的標籤,她也被定性為一個 「熱愛 fancy 鞋子的中年婦女」。


▲特里莎·梅的鞋子一覽

可以看出,作為職業政客,高度適中的細跟鞋是梅姨的最愛,偶爾也會穿穿平底鞋。

當然,關於領導人的討論不應被性別主義的聯繫所主導,但相比普通政府要員一水兒的黑白灰,這些動物紋路、鉚釘、甚至熒光粉紅的美鞋顯得尤為與眾不同。

其實不僅僅是這些 fancy shoes,她也是少見的勇於在造型上嘗試多樣性的女性領導人,特別特別敢穿:

▲梅姨的百變「權力套裝」

▲有幾個人能穿著豹紋漆皮及膝靴見女王?梅女士做到了

▲大紅大綠都沒有在怕的

▲英劇裏的女強人造型

▲蜜汁安娜·溫圖爾同款髮型

▲未來感外套


▲天藍色風衣配豹紋鞋中跟鞋

▲古典的頭巾造型也能 hold 住

事實上梅姨早就是坊間公認的「內閣 IT girl」,曾經還有人在籌款晚宴上付出了近 1.75 萬英鎊,只為能和梅女士一起買鞋子。

▲時髦的蘇格蘭格紋西裝配闊腿褲

▲搭配的鞋子仍然有很浮誇的細節

人們對於女性領導人的標準一向很苛刻:自信而不咄咄逼人,吸引人又謙虛,聰明又對事物敏感,時髦但不太過光鮮。

因此花 600 美元做頭髮的希拉蕊就受到口誅筆伐。

但梅姨似乎達到了某種平衡。

她有一顆時裝精的心,但她的妝容從來不會太誇張,衣服也總平整得一絲不苟。

而那些「花哨的鞋子」也並非出自義大利設計師,而多是 Russell & Bromley 的高街產品。

此外,她的單品重複率也很高。

▲威廉·黑格、卡梅倫和梅姨

因為梅姨的敢穿,甚至有不少 Tumblr、Twitter 和時裝博客以她著裝為靈感,勤懇地記錄分析著她的每一次亮相。

而如果,明天梅姨真正宣布辭職,不知道這位鐵娘子到時候又會穿什麼呢?

閱讀原文

美軍退出後,塔利班表態:歡迎中國投資阿富汗,不允許任何人利用阿富汗攻擊中國

xxx

比爾蓋茲夫婦「沒有」婚前協議,離婚後1300億美元財富怎麽分?

xxx

美國史上最大龐氏騙局主謀在獄中去世,詐騙全球650億美元被兒子揭發

xxx

美國喬治亞州立法要求對投票者的身份核實引起企業界反對,川普號召民眾抵制企業

xxx

拜登勝選後,美國新聞業愈來愈「蘇聯化」?

xxx

既然巴菲特炒股這麽厲害,我們完全複製他的交易可以嗎?他買什麼我們買什麼?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