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古鎮還沒有人盡皆知,
卻不會因為人多而是去屬於古鎮的那一份靜謐
美到令人心醉的8大處女古鎮
如果不喜歡人擠人,這裡會是你小長假的世外桃源
古老的大圩老街順著漓江綿延2公里長,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古老的手工作坊,風味小吃及傳統的文化、娛樂、和民間習俗,也讓遊人留連忘返。時間仿佛在這裡放慢行進的腳步,生活顯得非常平靜,然而卻很溫馨。
有15000塊青石,房屋都是磚木結構,每一棟都有數百年的歷史。踏著石板路漫步在古鎮老街,你仿佛又回到了從前,兩旁的老房子向你訴說著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
遠望似青龍臥江,近看橋影如月,氣勢非凡;與兩岸古樸的民居相依,具小橋流水的典雅嫵媚。
大陸唯一一個由地下湧泉形成的多級串連瀑布,八級瀑布形態各異,有瀑布兩岸林木蔥鬱,蔭蔽幽靜,水質清洌,涼爽甘甜。
古鎮處處透著恬淡之美,集“古鎮、美鎮、紅鎮、名鎮“為一體的特色,是“小橋、流水、人家“詩情的真實再現。
經數百年的時代變遷,其街道、建築、民風、市情仍然保留著昔日古樸、優雅的風貌。
與武廟遙相呼應,青瓦蓋頂,簷頂起翹、舉折,四根頂梁大柱呈梯形排列,體現熱烈、高亢、恢宏、大氣的建築風格。
廟內數十尊神像,排列左右,皆是《封神榜》中人物,神態各異,威風凜凜。
兩樹一橋所構成的畫卷恰如一對深深眷戀的情侶,相互依偎,更似夫妻擁抱,似象非象,令人遐想。
昔日,「十里查村九里煙,三溪匯流萬戶間,寺廟亭台塔影下,小橋流水杏花天」。如今的查濟像是熟睡老人,在滄桑的眉宇間透露出昔日的繁盛。
徽派建築,高牆寂寥,煙雨朦朧,會讓人想起《雨巷》裡丁香般的姑娘。
五鳳樓式門樓,門樓下精雕「空城計」等戲文圖案,門牆下有白石雕花牆裙。三級石階,上設漢白玉護欄,兩側各有一方上馬石。
査濟保存最大的祠堂,「這祠堂柱礎之大,梁坊雕刻之精,可以和故宮媲美。」
唐代「詩家天子」王昌齡的謫貶地。黔陽古城是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環水,是湘楚苗地邊陲重鎮,素有「滇黔門戶」和「湘西第一古鎮」之稱。
漫步其中,慢慢品味這座湘楚苗地邊陲重鎮,探訪「滇黔門戶」原始風貌。
「楚南上遊第一勝跡」,王昌齡的「一片冰心在玉壺」正是寫與此。
自漢以來,各朝均在此設立縣治,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黔城古城也因此成為歷史文化名城,其中文化大致包括古建築文化、古書院文化、古遺址文化、古廟宇文化、古碑刻文化、古墓葬文化、古名人文化、民族文化等。
「雲湧吉祥,風吹和順」,一個文化發達,地靈人傑的地方。所有的一切都向世人展示出一種中原儒家文化所獨有的寧靜與儒雅,展示出紮根於田園,得益於現代的水鄉風情長卷。
古樸典雅的祠堂、牌坊、月台、亭閣、石欄比比皆是,記載了僑鄉曾經繁盛一時的歷史和傳統深厚的文化積淀。
水碓是和順的名景,這裡的風光如詩如畫,青山如黛,綠影婆婆。
碧波粼粼的元龍潭如一面明鏡,倒映出古色古香的元龍閣,使人興味無窮,流連忘返。
「山美、水美、壩子美、姑娘更美的魚米之鄉和歌舞之鄉」,它的魅力在於人們仍然用代代相傳的方式,生活於仿佛千百年前的某個午後定格的空間裡,淘衣洗米……千年一面的神態彰顯著從容。
遊走於街頭巷尾,拂面而來的都是古老的故事。細心聆聽,會聽到古人的腳步,這條土路上曾走過多少悲歡離合?前世今生就在哪回眸之間!
昔日茶馬古道的要沖。枕著「西南敦煌」之譽的石寶山,清悠細長的黑惠江從她的懷中蜿蜒流過,這裡是古代通往南亞的唯一國際通道,與南方絲綢之路有同樣的歷史地位和價值,堪稱茶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集市。
白族”阿吒力”佛教寺院,寺內壁畫中釋迦牟尼為女性,也許在整個佛學界,只有在沙溪才能尋其蹤影。也有明代佛教壁畫,色彩絢麗,溶佛教故事與世俗生活為一體,充滿神話氣氛,頗有民族風格。
歷來為川南入黔的古道上重要場鎮,是商賈雲集的重要場所,場上客棧、飯館、茶館比比皆是,好一幅活生生的「清明上河圖」。
置身丙安古鎮會想到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有濃烈的「心曠神怡」之感。
丙灘渡懸流數十丈,河水湍湍,立於船頭,會感急流震吼,青山飛馳,而頭暈目眩,膽顫心驚,卻又有驚無險,剌激快悅。
幽幽古色,稀有罕見,如入仙境,風骨詩文頓生靈感。
萬種風情,獨具特色,懸空樓、虛腳樓、無底樓、獨柱高腳樓,參差不齊,錯錯落落,別有風韻。
這是一座沒有皇帝的皇城,更是沒有「完璧」悲情的遺夢,宋代趙氏後裔仿照北宋汴京所建,綿延四百年,至今仍保持著原貌,素有「宋城」「閩南小汴京」之稱。
形如碉堡,卻帶著苦澀的夢:完璧何時歸趙?滿含微妙複雜的感情:夢想、怨恨和無奈。
潘,奸臣潘仁美;楊,忠良楊家將。隱含甜美的夢——再現汴京風光,把民居建築與園林藝術巧妙結合,平橋與拱橋相結合,以分潘湖與楊湖。
關於作者:
愛生活,愛旅行
微信號:DPSxiao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