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年土豪,都在悄悄吃土

本文來源:格十三

微信id:GSSW13

作者:十三姐

一個朋友搞定了公司大項目,被升職加薪,還獎勵了一筆獎金。

她在各個群發紅包,並表示:我感覺自己全面實現了小康,下周請大家吃大餐!

還沒等到下周,她又通知我們:大餐延期吧,我剛給大女兒報了個英語班,交了兩年學費;又給小兒子報了個托幼銜接班,號稱有世界一流的感統訓練和智力開發,教材和訓練包還要另付錢……

大妹子,你只是發了一筆小獎金而已,要不要搞得好像自己撿到了礦一樣啊!

中年人在娃身上一擲千金眼都不眨,都是土豪。

耍帥完畢,連一頓大餐也請不起了……

白天暴發戶,晚上就可能淪為困難戶。

手上但凡攥著點錢,就在脫貧的邊緣反復試探,最終總是以失敗告終……

一切都取決於一念之差——比如又給娃報了個班。

那些天天迎來送往的興趣班、補習班們,以為自己手底下帶著一群小富二代,殊不知這群娃的爹媽為了給你們交個學費,可能又多吃了好幾個月的泡飯榨菜。

話說回來,榨菜也得省著點。

你知道嗎,少吃8包榨菜就能省出一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刺不刺激?!

很多中年人,存款是貧困戶級別的,賬戶裏的流水是土豪級別的。

永遠不要被一個外表看起來勤儉持家的中年人給騙了。

他穿著50多塊的超市款汗衫,用的帆布袋子是36塊買大送小的,人家喝星巴克他只喝菊花茶。

但他會在一天之內隨手按幾個確認鍵,就能頂你大半年的大額開銷總和*2。

這些開銷說出來,單身的人也許聽都聽不懂:大語文,奧精班,物競班……

還有更厲害的所謂「素雞」班,什麼鋼琴長笛黑管,素描油畫雕塑,擊劍馬術棒球……

中年人多有錢,只有興趣班老師最清楚。

昨天一個朋友在微信裏說:

精致的單身小姐姐真的可以隨時隨地「對自己好一點」,而有娃的老母親可以隨時隨地「對自己狠一點」

殊途同歸:你實現了LAMER自由,我實現了補習班自由。

大家和諧共處,平等自由,區別僅在於結果:前者變精致了,後者變精神了,或者神經了。

人到中年,貧富差距就是這麽拉開來的,不是取決於你做什麼工作,有什麼地位,而是取決於你是不是單身,有沒有娃。

「單身的,再窮也有精緻的瞬間。」

「有娃的,再富也有吃土的時刻。」

中年人的表面富裕程度和實際吃土量是成反比的,絕對是和娃掛鉤的。

「有一個娃的看起來都是中產。」

「有兩個娃的看起來全是土豪。」

「有三個娃的絕對是土豪裏的戰鬥豪。」

但是,千萬別被這表面的虛榮給騙了。

不瞞你說,每次給娃花好幾大百買一大摞進口全彩頁繪本的土豪老母,月黑風高時都會在微信讀書上辛辛苦苦攢讀書幣看免費電子書

帶娃看電影必買imax+杜比環繞4D大片的土豪老母,四下無人時都會找朋友要盜版影院偷拍版免費大片資源庫。

眼都不眨就給娃辦了迪士尼年卡和坐擁十幾個米老鼠耳朵的土豪老母,跟閨蜜出去喝個下午茶也會因為要湊夠拼團人數而一拖再拖。

每次指定要188元打底的店長給娃親自剃板寸頭的土豪老母,跟Tony老師說的最多的話是:不燙,不染,不辦卡,謝謝

你以為這些中年老母克扣自己是因為差錢嗎?

笑話,從她們的孩子情況來判斷,她們個個不差錢。

這種反差萌令中年人成為社會上最神秘的一道風景線,我們家裏的四角吞金獸豈是浪得虛名……

吞金獸有什麼辦法,他也很無奈啊。又不是人家自己要上興趣班的……

養娃這件事,真的就像去快餐店買套餐。

我買了一個「單娃套餐」,覺得挺牛B的了。

隔壁上來就點了「二胎龍鳳雙拼套餐」的大哥讓我自慚形穢。

不過很快,旁邊另一個點「二胎倆兒豪華套餐」的大姐讓我們都黯然失色了……

至於「仨男娃頂級限量版套餐」,乃人生贏家也。

這絕壁是要領國家貢獻獎的英雄全家桶吧。

那個仨男娃套餐人生贏家前幾天和我一起吃飯,向我諮詢「哪些學校是寄宿制的」。

我們一起研究了半天,發現寄宿制的學校都是又牛又貴。

人生贏家一拍大腿:沒事兒!報!寄宿一個算一個。

我感覺寄宿學校的校長怕是要見到土豪本豪了,怎麽,你們這是要當寄宿世家啊!

吃完飯,她拿著結賬單趾高氣昂地對我說:「這頓飯你請」。

在全家桶面前,我們只有一個娃的老母就顯得比較被動了,不買單真的說不過去,一切為了文明和諧自由平等誠信友善。

現在站在學校門口,你以為迎面走來的是一隊隊的小學生嗎?

那明明是北京二環的半個小區啊!

明明是一輛輛行走的悍馬保時捷啊!

再看看門口的那些爹媽,中午吃的便宜盒飯劣質地溝油的餘味還留在半禿的頭頂心,久久不肯散去……

但這並不影響我們的社會地位,現在連大數據都知道我不缺錢,接到的推銷電話都是內環精裝修大平層和地鐵上蓋500平商鋪,我驕傲了嗎?

我真的不好意思告訴推銷的:大兄弟,我沒錢。

中年人的哭窮真的非常有戲劇性——

雖然我給女兒報1600一次的一對一賽前大師舞蹈課,但我連咖啡都喝袋泡的啊。

雖然我帶娃出去旅遊都是五星酒店,但我自己連地鐵都嫌貴,只想騎共享單車啊。

雖然給兒子報美術課都是上萬的,但我六年都捨不得換個手機啊。

雖然我給熊孩子買AJ,但我在TB上連100塊的褲子都收藏了倆禮拜還不買啊。

雖然我只試聽了半節課就毫不猶豫給娃報了2萬多的英語班,但我連買一送一的三位數寫真都舍不得給自己拍啊。

雖然我給娃買了5位數的大提琴都覺得虧待了他,但我給自己入個300多的烏克麗麗還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啊。

我娃近視了,立馬買了6800的按摩卡,一周兩次;我頸椎病十幾年,888的推拿就是嫌太貴。

托人給娃帶幾大盒澳洲藍莓越橘護眼片好幾大千;自己吃個水果至今還沒實現車厘子自由。

上街隨便逛逛就給娃報了個書法班;想好了給自己買個結婚紀念日禮物,兜了半天商場最後買了一個兒童保溫杯。

給娃團購+搶購了五位數的興趣班,覺得自己撿了大便宜開心一整天;為參加婚禮買件三位數小裙子,心理鬥爭了一下午。

在哭窮這件事上,誰也打不過中年人。

如果你問他天天過著揮金如土的日子,到底窮在哪裡?

他會告訴你:你生個娃試試,不行再生一個。

閱讀原文

不求老板是董明珠,但也別是張萌啊

xxx

日本人看不懂:為什麼中國人執著於買房?

xxx

被科技股傷透了心——寫在退出股市時

xxx

回三線城市老家上班已經大半年了,總結就是:爽爆了

xxx

因應「不錄用35歲以上」現象,人大代表:建議取消公務員報考35歲以下的年齡限制

xxx

我的朋友在杭州買了房,月供人民幣兩萬、消費五千元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