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代辭職」服務又火了:難開口、怕挽留?專人幫你搞定

因為天皇交替,日本全國放了十天假期。

[irp posts=”77732″ name=”天皇退位,日本將迎來「十連休」超級黃金周,很多人並不高興”]

假期過後許多人不想上班了,代辭職服務又火了起來。

以下為新聞影片

本文來源:日本經濟新聞中文版

微信id:rijingzhongwenwang

在日本,代為傳達辭職想法的代理辭職服務正在擴大。

人才中介公司和律師事務所也加入進來,服務內容變得豐富多樣。

這類服務最低約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50元)起,儘管價格不菲,但仍不斷有人使用這一服務。

這也折射出人力短缺、黑心企業等日本勞動市場的問題。

辭職時不用見上司

大型辭職代理服務公司EXIT的聯合代表岡崎雄一郎表示,「每個月會接到約300件委托」。

EXIT於2017年5月開始提供服務。

該公司在委托人和工作單位之間,承擔從接受委托到最終辭職期間需要進行的事務處理的聯絡事宜。

委托人通過聊天軟件LINE或電子郵件,委託該公司代理。


▲辭職時所需的辭職信等文件

EXIT等辭職代理公司的主要服務,就是向委托人的公司傳遞辭職的想法。

首先向委托人詢問其公司人事負責人的姓名和聯繫方式,再代替本人通過打電話等方式告知辭職意願。

代理公司代為傳達辭職想法後,由委托人向公司郵寄辭職報告。

EXIT聯合代表新野俊幸表示,「一次都不用去公司,無需和上司、同事見面就可以辭職」。

關於公司宿舍的退宿手續及獲取帶薪假、退職金等各種手續,代理公司會作為公司和委托人的中間人,負責傳達雙方的主張。

在辭職之前,可通過電子郵件等無限制地與EXIT聯繫。

人手短缺而難以開口提辭職

辭職服務的收費標準為正式員工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3080元),非正式工3萬日元。

EXIT之所以推出這項服務,是因為「在日本企業裏,至今仍有許多人對辭職和跳槽抱著不好的印象」(新野)。

新野本人有過三次跳槽經歷,實際上在從公司辭職時,上司和人事負責人都會為了挽留員工而進行談話,有時會說出不近人情的話。

新野表示,「不必遭受這種痛苦就能辭職,5萬日元的費用不算貴」。

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顯示,2017年約820萬人有跳槽想法,實際跳槽者只有約270萬。

從國際上來看,日本的人員流動性差,根據獨立行政法人勞動政策研究研修機構編寫的《數據手冊國際勞動比較2018》,日本工齡在十年以上的員工所占比例為44.5%,比美國高出15個百分點。

使用辭職代理服務的,大多是保育、護理、服務業等人手顯著短缺的崗位。

東京一家代理公司表示,這些辭職者「對工作內容本身沒有什麼不滿,但為勞動時間和人際關係而煩惱的情況較多」。

和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中使用這一服務的人較多。

據悉,由於人手短缺、工作環境惡化但難以開口提辭職,或者受到強烈挽留而前來諮詢的情況較多。

此外,人才中介公司也著眼於辭職後換工作的情況,開始提供代理服務。

東京的UZU公司Z以往屆生為中心進行人才中介,從2018年12月開始了辭職援助服務「Restart」,免費提供諮詢,為有意向者介紹辭職代理公司。

即使客戶不使用代理公司服務,該公司也會為其提供辭職諮詢。

UZUZ曾在2018年10月底到12月提供過辭職代理服務。該公司專務董事川畑翔太郎表示,「我們發現半數以上的用戶工齡不到半年,不了解辭職程序,於是很多人乾脆委托給代理公司」。

隨著辭職代理公司知名度提高,輕鬆前來使用服務的人不斷增加。

考慮到這點,UZUZ將服務方式改成了像現在這樣詢問過之後為客戶介紹外部公司,或協助其自行辦理辭職手續。

如果客戶想換工作,可通過該公司開始跳槽活動。

川畑表示,「使用代理公司儘管輕鬆一些,但印象不好。考慮到今後的職業生涯,最好是自己辦理手續」。

EXIT也從2018年12月開始了一項服務,在通過其合作的人才中介公司換工作時,退還所收取的辭職代理費。

辭職服務存在法律風險

最近一年左右,日本的辭職代理公司迅速增加。

但是,除了律師外,其他人員或企業以獲取報酬為目的,代為與公司針對條件等進行交涉屬於「非辯行為」,為日本的法律所禁止。

因此,代理公司所能做的就是替準備辭職的人員「傳話」。

世紀法律事務所的律師小澤亞季子指出,這種服務「存在法律風險,僅僅是傳話就收取幾萬日元,費用過高」。

代理公司則表示「使用代理服務後被提起訴訟的情況幾乎沒發生過」。

不過,小澤表示「聽說過在原公司表示要走法律程序後,就聯繫上不代理公司的情況」。

小澤從2018年8月開始從事辭職代理業務。

除向公司提交辭職報告外,還進行帶薪假和退職金的談判。

在公司方面表示要進行索賠等采取法律手段時,也進行應對處理。

收費6.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005元)。

索要職權騷擾的賠償金、加班費等的費用為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165元)基礎費用加上成功報酬的20%,但小澤表示「一般都是無論如何想趕緊辭職的人前來諮詢,很少有人使用非必選的服務」。

常言道「善始善終」,為避免給自己人生留下「汙點」,辭職時最好是親自把事情處理利索。

但有時也存在因工作而產生心理問題,或苦於對方堅決挽留的情況。

在採訪結束時,一家代理公司對記者表示「歡迎在想要辭職時前來諮詢」。

記者儘管目前沒有辭職的打算,但說不定什麼時候用得上呢。

[irp posts=”77732″ name=”天皇退位,日本將迎來「十連休」超級黃金周,很多人並不高興”]

[irp posts=”70698″ name=”「鐵飯碗」不好端也不好丟,中國公務員招錄有新變化,五種情況不得辭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