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劉曉博說財經
微信id:liuxb929
作者: 劉曉博
1949年以來的中國城市發展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北京、上海的「雙城記」。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當然,這中間穿插著香港、台北和深圳的崛起,以及東北的衰退。
我這篇文章是想告訴大家幾個基本事實,雖然這些事實已經存在很久,但大多數中國人尚未認識到。
第一個事實:北京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城市,超過上海和重慶。
當我們說一個城市人口的時候,一般是指其城市居民,不包括遠郊的農民。
根據2017年統計公報,重慶常住人口307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只有1971萬人。
而且,即便是1971萬人,也分布在重慶範圍內的多個城市裏,重慶主城區肯定不足1800萬人。
重慶的面積8.24萬平方公里,超過「海南省+台灣省」的面積,其實是一個省。
根據官方數據,截至2017年末,北京常住人口是2171萬人,上海是2418萬人,這兩個城市的「城鎮化率」都是大約88%,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城市人口至少是1910萬人和2128萬人。
但這僅僅是北京、上海城市人口的下限。
我們看看深圳的案例。
深圳官方公布的2017年末常住人口是1253萬人,但深圳自己承認「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深圳已經沒有農村)。
廣東移動根據手機用戶大數據,推算出的深圳2017年11月實際生活人口在2500萬人以上,其中常住人口超過2200萬。
而深圳官方公布的2017年12月的手機用戶總數是2679萬。
「2679萬手機用戶,對應實際常住人口2200萬人,這是深圳。」
「北京呢?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末的手機用戶是3752萬,按照深圳的比例推算,則北京常住人口是3081萬人。」
「至於上海,截至2017年12月末手機用戶是3299萬,按照深圳的比例推算,上海常住人口是2709萬人。」
國家「生態環境部」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國大、中城市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年報」,其中2017年生活垃圾產生量前10名城市如下:
這其實就是中國人口總量最大10個城市的排名。
如果深圳2200萬人,則按照生活垃圾倒推北京人口超過3300萬人,上海接近北京。
前十名沒有重慶,或許是官方認為重慶跟其他城市不可比。
從中還可以看出,珠三角四大城市——廣州、深圳、東莞、佛山人口非常密集,廣州或許應該有2700萬常住人口,東莞和佛山都在1500萬左右。
若如此,則粵港澳大灣區實際生活人口可能已經達到1億人。
至於廣東省,應該有超過1.5億人口!
西安市的人口竟然能進入前六,也大大出人意料。
第二個事實,北京的綜合實力、經濟實力,都已經超過上海。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上海是綜合實力、經濟實力最強的中國城市。
其實不然,北京早就把上海拋在了背後。
如果看GDP,看稅收,北京仍然不如上海。
但差距在顯著拉近。
1949年的時候,北京經濟總量大概是上海的六分之一。
1999年的,北京的GDP是上海的54%;到了2018年末,北京相當於上海的93%。地方財政收入,北京也追到了上海的82%。
但這都不是最核心的數據。
2018年末,北京的「資金總量(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達到了15.7萬億,上海只有12.1萬億,北京是上海的1.3倍。
而在1999年的時候,北京是上海的1.16倍。
想想看,1999年以來,上海發生了什麼,中國金融行業發生了什麼?
中國主要金融要素市場都在向上海匯聚,全國的期貨市場紛紛取消,只保留了上海、大連和鄭州。
而上海除了有期貨交易所,還有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黃金交易所。
此外,還擁有「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以及上海證券交易所。
在全國金融資源不斷集中到上海的背景下,但錢卻加速流向了北京。
北京不僅在匯聚資金能力上超過上海,也超過了香港,是台北的三四倍,妥妥的中國第一城、最大的金融中心。
至於北京居民的儲蓄存款,2018年末也達到了空前的3.4萬億,是上海的1.2倍。
而在1999年的時候,北京居民儲蓄存款只有上海的1.03倍。
或許有人會說,上海居民的錢更多買了股票、做了銀行理財、買了房子,所以不體現為儲蓄。
但問題是,北京居民難道不知道買股票、做銀行理財和買房子嗎?
事實上,北京不僅是中國屋價最貴的城市之一,還是全款買房比例最高的城市。
原因很簡單,北京人不差錢。
中國人常說,不到深圳不知道自己錢少,其實你錯了。
北京匯聚的資金,是深圳的2.2倍,幾乎相當於「香港+深圳」;北京居民存款是深圳居民總存款的3倍還多。
中國的財富第一城,絕對是北京!北京!北京!
至於擁有的「世界500強總部」數量,北京則達到了上海的6.6倍:北京是全球第一,53家;上海只有8家,並隨時可能被深圳超過。
至於「本地境內外上市公司」的市值,上海已經輸給深圳,距離北京就更加遙遠,連北京的三分之一都沒有。
如果你以為北京主要靠國企支撐,那麽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新經濟上,北京獲得的優勢更是空前,很多個「獨角獸企業排行榜」上,北京獨角獸企業數量都可以占到全國將近一半,遠遠超過上海。
至於超越獨角獸階段的科技企業,比如百度、京東、360、小米等,數量也遙遙領先。
[irp posts=”21558″ name=”魔都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卻出不了BAT等巨頭企業,為什麼?都賣了啊!”]
第三個事實——北京是唯一不需要「利好」的城市,因為它有最大的利好。
此前我曾在專欄裏分析過「城市的四大頂級頭銜」,其中包括——經濟特區、國家級新區、國家中心城市、自貿區。
對比一下,你就會發現:北京除了擁有「國家中心城市」這個頭銜外,沒有其他頭銜。
上海則不同,除了「國家中心城市」之外,還有「第一個自貿區」、「第一個國家級新區」等利好。
過去半年裏,國家又宣布給予上海幾個大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辦,出台新一輪長三角規劃以突出上海的作用,擴大上海自貿區面積,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實行註冊制等等。
而北京呢?看起來都是「偏空」的消息。
正在紓解非首都功能,大量資源將陸續搬離北京,去雄安新區或者天津等地。北京也在嚴格限制人口。
在對於城市「2035版總體規劃」的批覆裏,也能看出中央政府的這種努力:
在「總規」的批覆裏,上海被定位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目標是把上海建設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而北京的定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
一言以蔽之:北京的定位是「2個全國中心 2個國際中心」,而上海是「5個國際中心」,定位明顯超過北京。
可以這樣說:北京努力克制著自己做大的衝動,並不斷給上海「加冕」,力求維持「北京—上海」雙城記的平衡,避免上海被邊緣化。
這其實就是最近10年和未來10年,中國「金字塔頂端」城市競爭的基本格局。
在做大上海的過程中,北京不僅克制自己,還會讓廣州、深圳以及長三角諸多城市作出避讓。
比如在深圳已有創業板的情況下設立上海科創板,在廣州已經有「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的情況下設立上海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都有這個含義。
結論:
上海為什麼追不上北京?
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北京是首都,是決策中心,匯聚了最優的資源和人才。
而且,北京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在高新技術產業、民營經濟上實現了重大突破,由此引發了經濟的全面升級。
頂級城市的競爭,說到底是「金融中心」和「科創中心」的競爭。
一個城市只要能抓住兩大中心的一個,做大做強,就足以成為一線城市。
比如:
深圳是強科技、弱金融;
香港是強金融,無科技;
上海是強金融、科技一般;
北京則是強科技、強金融;
杭州抓住了科創,所以正在崛起;
而廣州則在科創和金融上都不夠強,所以最近幾年比較疲軟。
此前我在專欄裏多次預言,北京是未來中國唯一的「超一流城市」,即便紓解非首都功能,仍然難以扭轉這種趨勢。
北京在新經濟、民營經濟上的活力,已經非常驚人,但似乎尚未被充分認識。
從這個意義上說,北京是「上海 深圳」的綜合體。
北京不僅是中國匯聚資金最多的城市,最大的金融中心,還是最大的創新中心、風投中心。
上海未來能追上北京嗎?我覺得不樂觀,除非「一行兩會 27家金融央企總部」都搬到上海。
我一直有一個擔心:不斷被利好砸中的上海,可能因此失去創新的「倒逼的動力」。對此,上海要充分警惕。
上海的首要任務不是追趕北京,而是要鞏固金融中心的地位,目前對上海金融中心最大的挑戰不是來自深圳,而是來自北京。
此外,上海要做大民間經濟、新經濟,培養自己的華為、阿里、騰訊,突破日益顯著的人口通縮。
否則,上海只能以「守」的姿態長期停留在老二的位置上。
但不管怎麽說,上海仍然是實力強勁的城市,背負著重大國家使命,會不斷獲得利好。
目前上海在「資金總量」(12.1萬億)上已經完成了對香港的超越(香港接近12萬億),相當於「深圳(7.25萬億) 杭州(約4萬億)」。
當年深圳的「資金總量」從廣州的一半到超越廣州,用了13年時間,而廣州在金融定位上弱於深圳。
現在,上海在金融定位上內地最高,不可動搖。
所以,深圳要想超越上海,其實是非常非常困難的;至於杭州目前還看不到這個可能性。
從「資金總量」上看,北京比上海多大約「一個杭州」,上海比深圳多「一個杭州」,上海相當於2.3個廣州(匯聚資金5.2萬億),或者3個杭州;上海比香港略多一點點。
而台北的體量跟杭州差不多,杭州比成都略微多一點點。這就是當前中國8個頂級城市的基本情況。
[irp posts=”50049″ name=”2016~2018,廣州這座城市的成績單”]
[irp posts=”26992″ name=”廣州不接受唱衰,但創業者正在逃離。”]
[irp posts=”77208″ name=”【魔都上海】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irp posts=”21558″ name=”魔都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卻出不了BAT等巨頭企業,為什麼?都賣了啊!”]
[irp posts=”12689″ name=”熱文 / 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