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眷村,再加上繁體字,「桃園眷村」顯然是跟台灣有關的品牌。
其實創始人是江蘇人,團隊也都是大陸人,為不折不扣的大陸企業。
但借鑑於台灣是真的。
綜合大陸各媒體的各類報導,創始人是因為在台灣桃園吃到了燒餅,感覺口感絕佳且種類繁多,決定引進大陸。
「豆漿油條最早是從大陸傳到台灣的技藝,沒想到在台灣還保留著最真摯的味道,哪怕一顆黃豆都悉心調教。」
據媒體報導,命名為桃園眷村是因為眷村象徵著「聯繫兩岸的情誼」,而桃園是台灣眷村最多的地方,同時也是創始人初嘗台灣燒餅油條之處。
桃園眷村走的是高級時尚路線,也就是台灣人熟悉的「誠品路線」。
把一間傳統的早餐店,做成了誠品、星巴克那種形象的「食肆」。
以下內容來源:界面新聞
記者:楊立赟
2019年4月29日消息
「開在LV旁的燒餅油條店」桃園眷村關門了。
近日有媒體報導,桃園眷村在上海陸續有4家門店關閉或暫停營業。
其中有一家南豐城店,曾經因開在LV旁邊而迅速成為網紅店,在各大營銷號和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點話題。
上海是桃園眷村最大的市場,門店數最多時有14家,目前剩10家門店繼續營業。
不過,據餐飲O2O報導,桃園眷村方面表示,停業只是暫時的,目前有幾家門店在做品牌升級的模版,新形象店鋪會集中在5、6月份重新開業。
桃園眷村高層稱,桃園眷村今年正在進行全面品牌升級,不僅會有對產品的整體調整,也有對消費場景的更新設計,更多的是商業模型的優化。
將按城市級別按商圈來升級模式,一線城市A類商場店,繼續開大店,而在二三線城市,則是高性價比的小店。
桃園眷村曾經是國民小吃升級的經典案例。
這個成立於2015年的品牌,隸屬於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主打豆漿、油條、豆花、飯團等台灣傳統早餐。
不過,豆漿、油條、豆花、飯團本身就是上海、蘇南、浙北地區的傳統早餐,所以桃園眷村所謂的台灣早餐,在內地市場並非稀缺產品。
雖然產品本身並不突出,但桃園眷村的營銷手法卻讓飯團、豆漿提升了一個檔次。
桃園眷村的菜單採用木質黑底,懸掛在收銀台上方的細繩上。
店鋪裝修處處體現中國元素,營造一種文化及情懷,舒適的座位和軟裝也提升了消費體驗。
選址上,桃園眷村常常開在高檔的購物中心裡、甚至毗鄰LV等奢侈品店,從感觀上徹底顛覆了人們對豆漿油條這種街頭小吃的固有印象。
而過去路邊攤上1元一根油條、3元一個飯團,可以在桃園眷村被定價為油條8元一根,豆漿10-18元,燒餅22元-32元,小籠包最低46元一籠。
成立之初,桃園眷村一度吸引消費者排隊一兩個小時進店消費,但嘗鮮期過後,品牌的關注度逐漸減弱。究其原因,主打產品相對單一、價格虛高都是關係。
豆漿、油條、飯團在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地區有現成的市場基礎,因此,當地消費者非常清楚這類早餐產品本身價值幾何,並且很容易判斷產品是否足夠地道。
而大多數人在排隊嘗一次鮮、打一次卡之後,往往沒有足夠動力再登門。
其次,桃園眷村想形成中式輕餐和文創IP的加成效應,而目前來看,大多數消費者並不了解台灣的眷村文化,也不太願意用幾倍的價格為其「附加值」買單。
大眾點評上,桃園眷村的門店整體得分均為3.5星,不少評論認為價格偏高、性價比不高。
桃園眷村最近一次進入媒體視線是在2017年底,完成新一輪融資,投資方為君聯資本、銘耀資產。
2017年11月30日,上海眷饗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工商信息發生變更,原股東徐克誠退出,並新增2個企業股東——北京君聯慧誠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以及上海銘耀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
其中,北京君聯慧誠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是君聯資本旗下投資實體。
據當時的媒體報導,桃園眷村已擁有40家門店,主要分布於中國一二線城市最主流的商圈。
桃園眷村官網顯示,目前該品牌已經進入包括北京、上海、杭州、深圳、香港在內的共14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