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時評博主財寶寶的貼文,引起很多討論。
電商摧毀了實體經濟的品牌建設。
十多年前,我的小廠被電商巨頭的輕輕一擊,就敗的灰飛煙滅了。我是深深地不服的,雖然我現在更有錢了。
我當年敗走華容道,是因為抄號族+竄貨。時至今日,那個電商巨頭還在反復無情的嘲笑我們這些失敗者。
「你為什麼不自己開2000個店,自己控貨啊?」
我無言以對。
但是,沉默的製造業現在也想出了辦法,不做品牌建設了,隨便貼個商標,你自己帶商標來,我也給你貼上去。
我就是賣白牌的意思。
現在的電商平台上,相同的產品可能有幾十個品牌,大家已經無所謂品牌了。
人家一個包可以賣幾萬元。我們不管,成本38元,加12元利潤,50塊,兩百個起訂,商標可以挑(合法流程)。
這就是目前的製造業。
近十年,你印象中,有新出現的日用品知名品牌嗎?
基本沒有。
道理就在這裡。
以下是對此文的部分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