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面值最高就只有100元,連500、1000都沒有;以後可能也不會有?

本文來源:網易新媒體出品

微信號:neteasenewsapp

作者:vinci

中國人民銀行於2015年11月12日起,發行2015年版第五套人民幣100元紙幣。

新版人民幣最大的變化是,提高紙幣的防偽技術和印刷質量,部分人所期待發行的大額鈔票並未做到。

參考:

大陸將發行新版的人民幣紙鈔,100元閃閃發亮。

打開人民幣的進化史,想賺它就先了解它..XD

截至目前,大陸共發行了五套人民幣。目前流通的第五套發行於1999年10月1日,共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紙幣和5角、1角硬幣八個券種。

2005年8月31日,第五套人民幣第一次改版,也是在防偽措施上做得更好。不過,伴隨著這條消息接踵而至的就是近些年不斷在網上傳出的中國將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額鈔票的消息。雖然央行多次出面辟謠,但這類消息仍層出不窮。

隨著此次新版紙幣發行,又掀起了發行大額鈔票的討論。不過相關學者表示,發行大額紙幣確實被探討過,但爭議尤多。

網上現身的假冒新版500元面值人民幣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大額紙幣為何如此「難產」?

鈔票面值由何決定?

人民幣是中國大陸地區的法定貨幣符號,象徵貨幣實際代表的價值量。各國鈔票面值大小不同,主要由商品流通需要所決定。一般取決於各國商品經濟發展層次,幣值的穩定程度,以及人民的生活水平。

相比世界其它主要貨幣符號,人民幣100元的最大面值確實不高。

美元最大面值是100元(約合620元人民幣),歐元最大面值是500元(約合3400元人民幣),日元最大面值為10000元(約合500元人民幣),俄羅斯2006年開始發行新版面值為5000盧布(約合484元人民幣)的紙幣。

由於各國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不同,單純比較面值或許還不能說明問題。

根據2014年4月一項全球性統計合作研究項目公布的數據,3.506元人民幣的購買力相當於1美元的購買力水平。

也就是說,100美元所能購買的貨品要350.6元人民幣才能買到。這樣來看,人民幣最大的面值是100元確實偏小。

數據來源於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心

從1987年央行發行第四套人民幣起,人民幣的最大幣值就是100元,並沿用28年至今。

現在,中國經濟總量是當年的100倍,鈔票面值已經不能很好反映中國經濟的實際狀況。

隨著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中國發行500元面額的大額紙幣也並非不合情理。

大額鈔票「流言」並非空穴來風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認為,人民幣的面值小會大大增加其印刷、發行和銀行管理成本。畢竟,不管鈔票面值多大,其印刷發行成本幾乎是一樣的。有統計顯示,發行500元大鈔每年至少可減少損失20億元,而這筆不小的損失最後還是會間接地由納稅人買單。

鈔票數多,也為日常攜帶、交易帶來不便。而發行大面額紙幣,可以降低查點鈔票的勞力量,減少鈔票磨損和發行成本,也符合環保節能理念。

這些年,各界人士對發行大額鈔票的建議此消彼長。例如經濟學家茅於軾自1997年起就提倡發行500元面額人民幣。他認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先花小面額的鈔票,說明大家喜歡大面額紙幣。

同樣,全國政協委員宗立成從2004年起一直建議發行500元或1000元大面額人民幣,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並降低貨幣流通成本。

發行大額人民幣的優勢明顯,相關提議也一直都沒有中斷。可央行為何無動於衷?

「扼殺」大額紙幣的要素

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也客觀承認,大陸經濟發展對大額鈔票支付的需求。但央行以為,發行大面額貨幣可能會強化公眾的通貨膨脹預期、誘發低收入人群的不平衡心理,引發社會不安定因素。

通脹預期,簡單地說,就是人們預估通貨膨脹要來,並會做好預備風險的措施。發行大額紙幣後,國民會在心理上認為,貨幣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這種心態往往就會造成資產價格的上升。

大額鈔票的符號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從常識角度,公眾明白票面越大越不值錢的道理。與當前100元人民幣相比,發行面值500甚至1000元的鈔票很容易讓國民產生「錢不值錢」的心理暗示。而這種抵觸心態也非毫無緣由。

上世紀40年代末,中華民國政府的財政已經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國民黨要求改革幣制,發行「金圓券」。但如果沒有實體經濟或硬通貨作為基礎支撐,票面改革並不能解決財政危機。很快,沒有任何支撐的「金圓券」暴跌,任憑幣值「突飛猛進」,一捆「金圓券」換不回相同重量的大米,一麻袋紙幣買不回倆窩頭。

中華民國政府為支撐其經濟崩潰局面發行金圓券

在這種心理陰影下,國民會誤以為中國經濟不行了,所以才要發行更多的錢。但實際上,央行會根據國民經濟總量以及回收紙幣量發行,流通總量並不改變。

再者說,大陸現階段國民收入仍為金字塔結構而非科學的橄欖型收入,也就是中低和低收入人群占總國民的比例很大。在這種「二元經濟」中,如果發行大額鈔票,人們辛苦一個月下來,能拿到的也就不過幾張,顯得很「可憐」不說,無疑少了獲得感,多了失落感。

同時,幣值越大意味著紙幣造假的成本越低。做500元假鈔票和做100元假鈔票,成本是差不多的,而獲利可增加4倍,這使得鑒定的成本升高,還需要進一步改進貨幣防偽技術因素。因此,國家對此比較謹慎。

發行大面值鈔票到底合不合適,還需要考慮另外一個指標是,國民經濟中大額的交易需求。

現在,從扣發薪水到商場購物,以「金融卡」記數的行為方式已成為主流。同時,隨著網上支付以及移動的電子支付的規模慢慢擴大,似乎也沒有必要發行大額的人民幣來支持所謂的大額的交易。

貪腐官員與大額鈔票

不得不說的是,中國之所以不發行大額鈔票,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不能忽視。

喜愛現金,是許多貪官的共同特點。對貪官來說,幣值越大,現金賄賂越容易進行並儲存,被發現的風險也會降低。雖然從常理來說,官員大可以對現金進行多元化投資。但他們要低調行事,因此寧願做一個「葛朗台」式的貪官,將現金囤積起來。

徐才厚落馬,他的豪宅地下室里到處堆放著現金,有美元、歐元、人民幣,累計16億元,被查抄的現金居然足足有1噸多重,有的甚至打包還未開封。同等重量下,倘若換成「大額紙幣」,那結果更是一個「天文數字」了。

2015年3月,九三學社提交了一份提案《關於盡快更新人民幣版本有效震懾腐敗官員「巨額藏現」的建議》。提案內容沒有公布,但從標題可以看出,提案建議國家更新人民幣版本,通過更換人民幣版本,讓貪官家中的巨額現金「作廢」。

隨著一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一種貨幣的發行面額越來越大,在貨幣史上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發行大額鈔票將是一個經過多重權衡之後的結果,關鍵在於它是否與國家的經濟實力相當。如果保持當前的通脹水平不變,這種趨勢應該會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

參考:

大陸將發行新版的人民幣紙鈔,100元閃閃發亮。

打開人民幣的進化史,想賺它就先了解它..XD

閱讀原文

林書豪確診新冠肺炎,有打過疫苗。微博湧入3.7萬留言鼓勵,熱搜第一

xxx

沒有童年、跳水滿分的14歲全紅嬋正獲得各地旅遊邀約,「終身免費遊」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在人潮爆多的廣州火車站旁開小超市能掙多少錢?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吳亦凡被捕後,微博砍掉他的「超話」、多個官媒發聲;律師:若判刑將在國內服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