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差評(中國知名時評自媒體)
微信id:chaping321
也許你西裝革履,在寫字樓裡談笑風生;也許一襲工裝,在實驗室朝九晚九。
你拼命工作,想要在鋼筋水泥森林裡占得一席之地,卻忘記了鋥光瓦亮的開放式廚房裡還缺一個溫柔的背影。
——致母胎單身幾十年的某某某
於是乎,情感咨詢,成了別人眼中的風口。
真命狙擊,分手挽回,脫單指導,也是生財之道。
小鹿情感,締造七步真男人
你是否想過,你一直以為情感的兩情相悅,在一些人眼裡,是可以被量化,甚至建立模型的。
近年來傳入中國的 「 PUA 」( pick-up artist ,搭訕藝術 ),光大發揚了本應是鼓勵人們和異性接近的交往藝術,變成了一些人實施情感欺騙和心裡操控的理論依據。
在網絡社交裡,這種表演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天地。
情感導師們通過教授 「 聊天 」 技巧,建立聊天模型,經營朋友圈,達到 「 推倒 」( 發生性關係 )女性的最終目的。
情感咨詢類 App 「 小鹿情感 」 上一位導師發給學員的材料裡,聊天被劃分為三個層次:話題層次、情緒層次、關係淺層次。
每個階段的談話內容都有嚴格的歸類,包括什麼時候表達感受,什麼時候延伸第三方性話題,什麼時候調情,什麼時候營造情緒,什麼時候推拉情緒( 通過情緒的冷熱節奏帶動關係的接近 )。
在導師看來,有自己的教授,無論什麼樣的女孩,都可以拿下。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花錢代聊,導師負責精心規劃海市蜃樓。
心動了嗎?要的就是要你心動。
在小鹿情感的 App 裡,整一個 「 大型屌絲直男拯救現場 」:
在這些極具誘惑性和承諾性的文章和直播裡,內容脫胎於 「 PUA 」 學, 用的是同一套流量導入邏輯:產生共鳴、引起共識、燃起希望。
小鹿情感好似無處不在的 「 網賺 」 廣告的聚合平台一樣一樣,設計邏輯目的只有一個:加微信。
平台利用免費公開課以及語音直播吸粉,把流量導入導師微信個人號並進行簡單的指導,訂單成交後按價格導入不同層級社群、享有不同的權益。
本文的主角,小鹿情感,隸屬於北京魅動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主打線上情感、婚姻咨詢業務。
天眼查資料顯示,該公司三年內獲得五輪融資,2018 年入選 「 2018年 i 黑馬中國準獨角獸 TOP50 夏榜 」。
而其創始人巫家民,正曾經是國內 PUA 行業代表人物。
情感咨詢和聲名狼藉的 PUA,就這麼戲劇性的結合在一起,並贏得了諸多資本的 「 厚愛 」。
問題是,真有那麼神麼?
( 圖片來源:天眼查 )
導師們是何方神聖?
在小鹿情感的宣傳頁面裡顯示,目前 「 入駐平台的超過 200 家優質團隊,超過 3000 位專業咨詢師為超過 1200萬 用戶提供情感服務。」
每位咨詢師都經過平台 「 嚴格的資質評估。」
差評君扒了扒這些 「 優質團隊 」 和導師的底,發現貓膩不止一點。
先說這資質,平台加盟宣傳中,一般要求團隊建立工作室或公司,同時上傳團隊成員心理咨詢資格證書。
然而打開 App,多家團隊的資質一欄是這樣的:
即只有公司營業執照,沒有團隊導師資格證。
有些甚至連營業執照都不給看。。。
( ????)
說到目前國內官方的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職業技能鑒定中心頒發的。
而在 2017 年 9 月,最新的國家職業資格目錄裡已經沒有心理咨詢師這一職業。
2017 年 11 月是心理咨詢師資格證最後一次考試, 18 年 5 月是最後一次補考。
也就是說,2018 年 5 月後,國家暫時沒有官方認證的心理咨詢師。
也正是由於國內心理咨詢市場的不成熟,給了平台這樣的機會。
於是乎,在小鹿情感的認證導師里,各種證書滿天飛,資格認證魚龍混雜,比如以下這例:
星海情感教育團隊導師證書由深圳市心理咨詢行業協會、深圳市市民情感護理中心、深圳市景安精神關愛基金會聯合頒發,編號 「 深情 44 號 」。
有意思的是,小鹿情感創始人,北京魅動力教育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巫家民,正是證件頒發單位之一景安精神關愛基金會副理事長。
為了了解更多的情況,差評君假借入駐團隊的身份和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員進行了溝通。
在平台填寫相關資料後,小鹿情感的工作人員聯繫了差評君。
「 一般來說,入駐團隊需要一個人有證,以工作室或者公司形式存在。」
「 我們團隊有五六個人,都要證嗎?」
「 一個有就行。」
小哥言簡意賅。
這也就解釋了差評君發現的另一個問題:調查中,且不看資格證的權威性,每個導師團隊一般只上傳一張資格證,而這個團隊到底有多少無證導師在為消費者提供著心理咨詢服務,我們不得而知。
如果按官方宣傳的 「 已入駐 200 團隊,3000 名專業導師 」 來看,「 一證一團隊 」 的小鹿情感全平台擁有資格證的導師比例為6.7%。
這與小鹿情感宣傳的 83% 相去甚遠。
更有意思的是,百分之九十的情感咨詢團隊,封面宣傳的專業導師,在資質一欄,用的都是別人的資格證。
( 宣傳導師與資格證不匹配 )
不能一一對應的情況下,這就為入駐造成了極大的便利:只需要搞到 A 的資格證上傳,任何人都可以組建團隊入駐,所謂「 專業性 」也就成了笑話。
同時,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團隊入駐後,前期還需要一些平台的考核,包括:每場直播需取得 3000 元以上的盈利,盈利額度考核可與平台協商。
話裡話外,必須得賺錢。
戳最脆弱的心,賺最多的錢
創立於 2013 年的小鹿情感,距今已有六年的發展歷史。
但實際上在 2017 年11月和 2018 年 2 月接連獲得數億元融資之前,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
2018 年迅速擴張,而針對於小鹿情感的投訴,也正是這個時間見諸於各大投訴平台。
在黑貓投訴平台上,百分之八十的投訴為 「 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消費者在付款的時候,無一例外收到了導師的期限性肯定承諾,一旦出現問題,「 退款 」 成了比找到真愛更難的問題。
為了追到心儀的女孩子,小 A 在小鹿平台找到了青雲團隊的導師,聽了小 A 大致的情況介紹,導師立即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並不斷催促小 A 「 相信導師的專業性 」,會 「 馬上安排好一切。」
剛剛經受被婉拒的挫折的小 A 深以為然,報名了價值 1888 的 「 魅力男士 36 計 」 課程。
就在付款後的一小時之內,小 A 發現了網上大量關於小鹿情感的負面投訴,在沒有使用課程的情況下,提出了退款。
在沒有收到任何課程資料和指導的情況下,導師表示只能退 10%,也就是 188 元。
這是沒開始提供服務請求退款的,更多的是在服務過程中,存在導師 「 不專業、不理人 」 的情況。
小 B 為了挽回前男友,報名了 「 白魅情感 」 的 9800 元挽回課程,對方表示案例簡單,
「 20 天就可以完成,成功率達 97%。」
小 B 當天就打了全款,結果沒收到任何所謂 「 定制的方案 」,導師在服務期間基本不聯繫小 B,還讓她 「 不要魯莽。」
回過神的小 B 要求退款,被導師以 「 服務時間已過 」 為由拒絕。
一般來說,小鹿情感的課程 「 真愛狙擊 」 類價格在 1000元~5000 元,而挽回課達到五千甚至上萬元,涉及產品金額較大,其定價缺乏規範性。
前來求助的消費者往往已經遇到重要的情感問題,在病急亂投醫的失控狀態下,強大宣傳背書和看似正規的導師往往最容易取得求助者的信任。
回過頭來分析,之前導師說的那些放之四海皆準的道理,似乎對自己的實際幫助其實微乎其微。
差評君接觸的案例中,消費者均通過微信支付課程費用,這些課程都不在平台以及團隊頁面有明碼標價,且沒有合同,求助者也未知曉退款流程。
而說到退款,小鹿情感的不要臉程度堪稱一絕。
小 A 在付款前不僅沒有收到任何關於退款的告知和條件,在提出退款後,他在 App 里竟然找不到任何相關的選項。
最終差評君在 「我的設置」中,「 關於小鹿 」 裡,在一堆廣告宣傳里瘋狂下拉,「 查看更多 」,在 48 個常見問題解答中,找到了有效的退款明細。
而在小鹿情感的官網底部,我們總算看到了明確的 「 退款說明 」,然而神奇的是,無論怎麼點擊,退款說明和糾紛說明都沒有任何反應。
簡言之,這特麼是個假鏈接。。。
正是由於消費者在糾紛中不知道平台 「 15天內按比例退款 」 的規定,導師在隱瞞和拖延中錯過了退款時間,造成了投訴無門的尷尬境地。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情感咨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公開數據顯示,全球目前有 2~4 億人口正在為抑鬱症苦惱,心理咨詢行業需求巨大。
而生活壓力的增加,國內關於情感咨詢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市場廣闊,也成了一些人入局的契機。
和需求相比,國內的心理咨詢體系一直沒有發展起來,服務形式、商業模式五花八門,心理咨詢師從業和監管規則也並不完善。
「 有證 」 其實僅僅是進入這個行業的底線,更需要評估的是咨詢師是否接受過系統的心理咨詢培訓、有過持續的督導、個案時數、個人體驗時數等一系列系統化的內容。
空有市場,在這個行業甚至談不上發展的時候,以 「 PUA 」 商業邏輯起家的小鹿情感,反而在資質造假、欺騙消費者上登峰造極,撈取和正規心理咨詢價格一樣甚至更高的財富。
敗壞的可能不僅僅是行業,傷害的更是那些心理受到創傷,前來咨詢的求助者。
最後的最後,差評君還想問那些抱著希望通過所謂 「 技巧 」、「 話術 」 找到心儀對象的求助者一句:
「 情感真的可以速成嗎?」
哪怕你裝的再高級,戴在頭上的面具再精致,摘下面具的時候,該是什麼樣,誰也騙不了誰。
PS:感謝鋅財經和黑貓投訴的朋友們的幫助,沒有鋅財經之前的報道和黑貓平台在案例上的支持,這個選題不會這麼順利的呈現給大家。
希望那個你的意中人,是位蓋世英雄,
當他踩著七彩祥雲來接你的時候,
你猜中這開頭,也看到這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