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上海】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本文來源:星球研究所

微信id:xingqiuyanjiusuo

製作團隊:水井坊

作者:木蘭減字

編輯:王昆

圖編:劉白、余寬

制圖:鄭伯容

地圖:鞏向傑

上海,就是「魔都」

「魔都」,就是上海

這在今日幾乎毋庸置疑

雖然早在95年前

「魔都」一詞便已問世

然而近一個世紀過去

每當人們提到上海

提到這個「不可思議的城市」

卻仍然找不到其他任何語言

能夠比「魔都」更加入木三分

▼1924年,日本作家村松梢風根據在上海租界內外的見聞,出版見聞錄《魔都》,這也是「魔都」一詞首次在歷史中出現;下圖為上海市夜景,攝影師@秋褲Choku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可是

為什麼「魔都」如此貼切?

上海的「魔性」又在哪裡?

面對這樣的問題

人們的答案卻千差萬別

以至於整個城市的形象

似乎也極其複雜而混沌

▼在黎明的霧氣下,城市充滿了神秘色彩,攝影師@鄔大衛(請橫屏觀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是的,就是混沌

這種令人難以捉摸的

迷離矛盾瞬息萬變

造就了上海最獨特的城市美學

01 迷幻之城

上海

坐落於長江入海口的沖積平原上

是鎮守長江的最後一把鎖鑰

▼上海市位置,制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這裡襟江帶海

蘇州河和黃浦江

一橫一縱穿城而過

注入浩浩蕩蕩的長江

流向廣闊無垠的東海

加之每年夏季來自南方的濕潤季風

造就了水汽豐沛的氣候環境

▼穿城而過的黃浦江,攝影師@張殿文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這裡平均海拔僅有4米

最高點也不過百米

地勢可謂坦蕩如砥

但即便如此

由於常有雲霧雨雪交相掩映

整座城市也顯得模糊而迷離

令人難以輕易看清它的全貌

▼從高空看上海,攝影師@堂少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春冬的夜晚

地表和海面溫度降低

充沛的水汽不斷凝結成霧

並在地表附近徘徊氤氳

直到黎明來臨

▼清晨薄霧,攝影師@一乙(請橫屏觀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若遇氣流的水平運動

霧氣又如行雲流水、長久不散

似乎分隔著天上和人間

▼上海平流霧,攝影師@Powerstation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到了夏季

冷暖氣流在這裡對峙拉鋸

城市籠罩在連綿的陰雨中

煙雨蒙蒙可達月餘

▼雨後初晴,攝影師@PVC3001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而隨著北方的寒潮來襲

一場暴雪正蓄勢待發

其降雪強度之猛烈

將超越眾多北方城市

▼根據1961-2012年數據,上海的降雪強度(單位降雪時間內的降雪量)在3毫米/天左右,相較之下北京僅有1.5-2毫米/天,攝影師@北北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另一方面

汽車數量迅猛增長

各色工業崛地而起

工程建造如火如荼

大量微小顆粒物紛紛進入空氣

而在特定的大氣條件下

這些顆粒物懸浮在空中

一片混濁且不易消散

如同濃霧迷城

成為「霾」

▼形成霾的顆粒物包括塵粒、煙粒和鹽粒等,來源包括但不限於汽車、工業生產和揚塵等,攝影師@尼古拉斯張(請橫屏觀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雲、霧、雨、雪、霾

如同這座城市的面紗

催生了一個朦朧迷幻的世界

只有影影綽綽的高樓大廈

若隱若現的行人車流

讓人得以窺見城市的一支半節

▼迷幻世界,攝影師@北北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即便是雲開霧散、晴空萬里

整座城市在眼前一覽無餘

但其面貌卻愈發捉摸不定

深刻的矛盾、激烈的衝突

在這裡集中上演

呈現在人們眼前的

將是一個極為錯綜複雜的混沌空間

▼晴空萬里的大景,攝影師@阿努比斯(請橫屏觀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02 混沌空間

上海地名的出現

可以追溯至750餘年前的南宋時代

但上海傳奇的誕生

卻僅僅經歷了170餘年的歲月

170多年前

鴉片戰爭強行打開了中國國門

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

五個口岸被迫開放通商

而外接東海、內連長江的上海

則以極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迅速得到了西方列強的青睞

隨後,英、美、法三國

相繼在此劃定勢力範圍

設立「租界」

▼租界範圍,資料來源商務印書館《實測上海城廂租界圖(1910)》,制圖@鞏向傑/星球研究所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

租界外的世界混亂動蕩

但租界內卻依然繁花似錦

跑馬場的馬照跑

百樂門的舞照跳

內外兩個迥異的時空

在同一座城市裡撕扯交錯

▼大世界,曾是法租界著名的遊樂場所,攝影師@番茄炒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也許就是從那時起

矛盾與衝突就融合在這座城市中

成為它最為鮮明的特質

① 中還是西?

租界的誕生是恥辱的

但卻點燃了現代化的火種

中國第一盞電燈

第一條自來水管道

眾多最先進的西方科技

紛紛出現於此

▼上海車墩影視城中復原的租界場景,攝影師@藍月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風格多樣的西式建築拔地而起

其中尤以外灘的「萬國建築群」

最為聲名大噪

1500多米長的濱江地帶上

20餘棟西式建築依次排佈

保險、銀行、商行、飯店

政府公署、俱樂部一應俱全

「十里洋場」盛況空前

▼外灘臨江而立的萬國建築博覽群,攝影師@潘銳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即便100多年過去

每當夜幕降臨、燈光亮起

這裡依然閃爍著一個時代的光輝

▼外灘萬國建築群,攝影師@張揚的小強(請橫屏觀看)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與外灘相連的

還有一條鼎鼎有名的「大馬路」

南京路

作為上海開埠後的第一條商業街

眾多國內外資本、商品紛紛入駐

一時間萬商雲集、寸土寸金

▼南京路上密集的霓虹燈,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雖然帶著西式基因出生

但將南京路推向鼎盛的

卻還是一批中國人

時值1936年

經過整整7年的修建

南京路上第四家百貨大樓

大新百貨終於落成

至此

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四大百貨公司

在這條5.5千米長的街道上悉數問世

它們的創始人

是四名乘著時代浪潮而來的廣東人

但他們也許並沒有預料到

這條街道、這座城市

在為人們帶來財富的同時

也將徹底改變中國的商業文化

▼四大百貨公司的創立者都來自中國廣東香山,下圖為永安百貨,攝影師@戴勤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而在南京路的另一頭

則是一座上海最古老的佛寺

靜安寺

這裡飛簷鬥拱、殿閣錯落

一座7層的方形寶塔格外莊嚴肅穆

它安靜地佇立於此

見證著800多年的暮鼓晨鐘

▼靜安寺夜景,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一頭是古老的靜安寺

一頭是燈火輝煌的外灘

充滿傳奇色彩的南京路

同時連接著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穿梭在南京路上的人流,攝影師@黃昆震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此外

還有近600年歷史的城隍廟

▼城隍廟是一座道教宮觀,用於祭祀護城之神城隍爺,下圖為城隍廟春節元宵燈會,攝影師@藍月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歷經440餘年風雨的豫園

▼豫園起初是一座私家園林,毗鄰城隍廟,攝影師@秋褲Choku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在距離外灘不到1千米的範圍內

中西文化間的碰撞和交織便已上演

② 新還是舊?

1990年

上海浦東新區計劃啟動

一個新上海開始高速崛起

這座城市的命運也將被徹底改寫

數年後,在原本一片灘塗的浦東

一座高約468米的龐然大物赫然聳立

一躍成為當時世界第三高塔

人們稱之為「東方明珠」

▼東方明珠,攝影師@尼古拉斯張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隨後的近20年間

高420.5米的上海金茂大廈

▼金茂大廈位於陸家嘴世紀大道88號,樓高88層,外形為8角結構,攝影師@一乙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492米的上海環球金融中心

▼「開瓶器」上方的風洞用於降低高空大風的影響;下圖拍攝於2017年5月10日19:27,攝影師@曾誠宇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以及632米的上海中心大廈

一眾摩天大樓相繼問世

在人們一次又一次的驚呼中

不斷刷新著城市天際線的邊界

▼上海中心大廈目前為世界第二高樓,攝影師@張殿文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此外

時尚前衛的理念

▼深坑酒店,攝影師@無界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irp posts=”71115″ name=”那個耗時12年、建在坑裡的上海深坑酒店,人民幣九萬住一晚的遊記(附影片)”]

別具一格的造型

紛紛在這座城市中上演

▼保利大劇院,攝影師@無界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刺穿黑夜的燈光宛如時代的鋒芒

玻璃幕牆反射出光怪陸離的鏡像

似乎一切都是「新」的

▼陸家嘴,攝影師@包卡利亞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不,並非一切都是新的

在重重高樓的縫隙間

依然擠滿了舊日的生活和記憶

▼「三件套」下的老房子,攝影師@北北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19世紀40至50年代

源源不斷的逃難者湧入上海

為了容納足夠多的人口

一種中西合璧的獨特民居

在上海城內遍地開花

黑漆厚木的門扇

磚石雕刻的門框

是它最為顯著的特徵

因此得名「石庫門」

▼石庫門建築,攝影師@李曉棠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石庫門建築排列整齊緊密

樓宇間留有幽深的巷道

人們亦稱之為「弄堂」

▼弄堂空間,攝影師@曹安傑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和那些新式建築不同

形形色色的人們雜居於此

生活方式可謂五花八門

空間利用也顯得雜亂無章

不同的社會地位、不同的價值取向

都在這裡雜糅、混合

在今天依然是這座城市鮮明的符號

▼雪後的上海,攝影師@北北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2007年6月

中心城區的144條道路街巷

被定為城市風貌保護道路

其中64條將永不進行拓寬

這就意味著

道路沿線的老建築

不會再因城市的發展而面臨消失

老上海的傳統古樸

新上海的時尚前衛

將長期共存在這座城市中

▼四川中路和九江路路口,兩條均為風貌保護道路,攝影師@李毅恒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③ 快還是慢?

放眼全國

上海無疑是交通最發達的城市之一

它擁有幾乎所有現代交通方式

公交、出租、地鐵

飛機、火車、輪渡

以及中國首條磁懸浮

▼從上海虹橋交通樞紐附近出發的飛機和高鐵;虹橋樞紐內含除輪渡外各種交通方式,甚至預留了磁懸浮入口,攝影師@劉慎庫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城市高架層層交疊

▼上海延安高架及南北高架交叉點,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大橋隧道跨江越河

▼南浦大橋懸日,攝影師@秋褲Choku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415個地鐵站

連接起超過700千米的地鐵系統

運營里程雄踞世界首位

▼以上數據來自《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包括磁浮線數據,下圖為上海地鐵,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每天

超過1000萬人次湧入上海地鐵

接近整個城市常住人口的一半

一趟趟繁忙的地鐵

幾乎和柴米油鹽一樣

成了城市人的生活日常

▼地鐵站中的人流,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極為便捷的交通網絡

支撐著城市高速運轉

卻依然無法破解早晚高峰的魔咒

根據2018年第一季度數據

在早高峰期間

上海以34.74千米/小時的平均車速

成功躋身全國城市擁堵排名前10強

▼以上數據來自《滴滴出行城市交通出行報告》,晚高峰擁堵情況更為嚴重,平均車速33.74千米/小時,下圖為晚高峰車流,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燈火通明的寫字樓中

坐滿了在這裡奮鬥的人們

人們從全國各地來到這裡

成為這所大都會的一員

並且和這座城市一樣

時刻保持著高速運轉

▼根據《上海統計年鑒》,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為2418.33萬人,其中40%左右為非本地戶籍人口;下圖為燈火通明的寫字樓,攝影師@一乙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對效率的追求

催生了格外發達的便利店網絡

幾乎出門即有、隨處可見

平均每3278人

就擁有一家連鎖便利店

而這個數字在北京則為9620人

▼以上數據來自中國連鎖經營協會《2017年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但有趣的是

高速運轉的上海

以5567家咖啡店領跑全國

約為北京的1.5倍、廣州的2倍

上海人熱衷咖啡文化

即便在三年困難時期也同樣如此

人們在咖啡店裡閒坐、聊天

為這座行色匆匆的城市

增添了些許別樣的生活情調

▼以上數據來自咖門美團點評研究院《中國咖啡館生存報告》,攝影師@吳朝娜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一個多面共存的世界

或許可以用任意一面描述它

卻永遠無法完整地概括它

而這些混雜交織的矛盾和衝突

卻又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城市中

成就了驚人的魔都傳奇

03 浪奔浪流

今天的上海

以超過3萬億元的GDP

領跑全國所有城市

明亮的霓虹燈和櫥窗

竭力地引誘著路人的目光

迷醉其中的人們

紛紛不由自主傾囊消費

這便是商業世界的魔力

▼江灣-五角場是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下圖為五角場環島,攝影師@江元冰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2016年

上海新建購物中心的面積體量

超越廣州和深圳的總和

居於全國城市首位

截至2018年底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1.2萬億元

平均每秒超過4萬元

這也是上海連續第二年超越北京

成為中國首屈一指的消費天堂

▼以上購物中心數量數據來自上海購物中心協會;消費數據來自《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圖為某購物中心一角,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金融市場的交易額

一分鐘便高達31億元人民幣

商品、資本和財富

統統變成一連串跳動的數字

隨著黃浦江奔騰向前的浪潮

在這座大都會中滾動、翻炒

▼以上數據基於《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計算;下圖出鏡的有盤古銀行上海分行、輪船招商局大樓、浦發銀行、上海海關和上海市總工會等,攝影師@劉晨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然而

上海的奇蹟並非一日而就

自開埠以來的170餘年

它數次佇立於時代的風口

隨時準備著連接世界

隨時準備著改變和革新

▼中國光明大樓和遠處的東方明珠,攝影師@何煒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浦東開發後

在眾多優惠政策的吸引下

外國銀行、跨國集團、中外合資企業

紛紛在這裡落腳

1992年後

上海的經濟增速迅速趕超南方諸省

一江之隔的陸家嘴和外灘

如同兩個隔江相望的黃金時代

▼今日的陸家嘴接力外灘,是新世紀上海的財富中心,攝影師@張殿文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1992-1995年間

商業大樓建設如日中天

甚至超過了香港40年來

所建造寫字樓的數量總和

▼以上數據來自白吉爾《上海史•走向現代之路》;下圖為陸家嘴聚集的銀行大樓,攝影師@藍月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到了1997年

上海證券交易高歌猛進

上市公司數量迅速趕超深圳

交易量也超越了香港

▼上海證券交易所,攝影師@湯真涼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今天

上海站、上海西站、上海南站、虹橋站

如同一個個放射中心

從上海輻射全國各地

▼上海站,攝影師@呂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虹橋和浦東兩大機場

一西一東坐鎮上海門戶

▼上海浦東機場,攝影師@大徐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全球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上海港

擁有國際航線80餘條

來自200多個國家、地區的商品

從這裡進入中國人的生活

而眾多的「中國製造」也從這裡

前往遍佈全球的500多個港口

▼上海洋山深水港,攝影師@趙高翔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通江達海的地理位置

加上現代化的運輸條件

讓上海當之無愧地

成為中國連接全球的樞紐

成為形形色色的世界文化融入中國的窗口

▼2018年上海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參展境外企業達到3617家,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下圖為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攝影師@老J不老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這裡曾最早接受東八區標準時間

與世界接軌

▼上海海關大樓,樓上的大鐘來自倫敦;以上資料參考紀錄片《航拍中國》,攝影師@藍月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全市一年開設的國際展覽項目

可達300個之多

幾乎每天都有新的展覽走入人們的生活

▼以上數據來自《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圖為上海展覽中心,攝影師@包卡利亞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F1方程式賽車

▼比賽現場,攝影師@柯偉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世界博覽會等

國際盛會遍地開花

▼上海世博會中國館,攝影師@張揚的小強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新的生活方式

也迅速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這便是今日之上海

▼上海春浪音樂節,攝影師@趙高翔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而作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門戶

上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

已超過全市貿易額的1/5

屬於這裡的新一波浪潮指日可待

屆時又將有萬千普通人投身於此

成為下一個魔都傳奇的創造者

▼以上數據來自《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下圖為陽光下金碧輝煌的陸家嘴,攝影師@icecream

上海的魔性在哪裡?

「絲路之融、海納百川」

為致敬這座城市中每一位奮鬥者

古樸的城隍廟、熱鬧的外灘、繁華的陸家嘴

三個不同時代的上海符號

呈現出獨特的瓶身

彰顯著這座城市的開拓和創新精神

[irp posts=”38751″ name=”魔都上海,繁華的浦東是怎麼煉成的?”]

[irp posts=”45539″ name=”1978年的上海,改革開放元年。”]

[irp]

本文主要參考文獻:

白吉爾《上海史·現代化之路》

經典中國編輯部《上海》

劉建輝《魔都上海》

《201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