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我們身邊的免費午餐越來越多,尤其是在「互聯網線上」連接「實體經濟線下」的O2O領域,例如Uber、滴滴和快嘀等打車軟體的補貼,又例如O2O外賣行業的補貼。
如今,這種天上掉餡餅的好事,也降臨在電影觀眾的頭上了。
作為最早一批被互聯網改造的傳統行業,已經有越來越多80一張的電影票變成了9塊9,按這個節奏發展下去,是奔著免費去的啊!
電影票會有免費的那一天嗎?
《連線》前總編克里斯安德森的經典名著《免費:商業的未來》,一直被國內互聯網從業者視為經典。
安德森認為,免費的商業模式里,有一種是通過尋找和利用第三方與買賣雙方的價值關聯,進行三方資源整合創造新價值,再實施全部免費或部分免費而贏利。
有點懵是不是?來,我給你翻譯一下。
這麼拗口的話用李善友的話就是:以後基於事物本身賺錢的商業模式即將消亡;用周鴻禕的話就是:免費是最好的行銷方式。說白了,免費模式是互聯網行業的大勢所趨!
對於電影院來說,總會有房租、人工、電費等成本,所以按照傳統規則盡管會票價越來越低,但無法完全免費。要把這個商業模式變成對觀眾免費,就要找到新的參與方。
例如:廣告贊助!
會讓電影票向免費的趨勢走去,主要有三點:
1、電影票未來會像打車軟體一樣得到品牌補貼贊助,形成用戶免費觀看,廣告商補貼的模式;
2、廣告商植入電影,也希望更多觀眾能看到影片和廣告,所以也有動力以包場送票等方式讓電影票價變得更低;
3、電影院會逐漸取代電視成為高端的主流廣告媒體,票價低了,觀眾多了,貼片廣告將是電影院未來的一大收入。
又例如:電商入口和衍生產品銷售!
這個時候,互聯網公司來了。
說到電商你會想起誰?
對!淘寶。
電影院將成為電商的流量入口
以淘寶電影這家在線售票網站為例,如果它打通了阿里巴巴大生態系統的天貓、淘寶的眾多商家,然後它就不簡單是單向一個賣電影票的網站了,而是雙向互導流量的中樞。
怎麼講?
因為電影院裡的觀眾以及電影院本身,對天貓、淘寶上的商家也是有很大商業價值的!如今的電影觀眾主力是那些有消費能力是的年輕人,它們同時也是網上購物的那一批主力消費用戶,電影觀眾跟電商消費者高度重疊。
所以電影院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說,是一個典型的O2O場景,可以將線下的人流量轉化成線上的流量,並轉化為收入。如果把電影院當做成一個移動互聯網流量入口,其商業價值就非常大了!
設想一個場景:你來到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會引導你去電商平台消費電影周邊產品,例如你買了一個100塊的玩偶。電商賺的錢超過了40塊一張的電影票價,這時候讓電商平台或商家來為你的這張電影票買單,那麼,構建一個免費電影票的新商業模式是有可能成立的。
還有一種情況,電影院本身就可以通過電影衍生品、周邊商品的售賣帶來收入,遠遠超過銷售電影票的收入,那麼電影票也有可能變成免費。這種模式在國內的網路遊戲行業已經相當成熟了,遊戲就是一個典型的大部分用戶免費玩,然後靠少量高端用戶花錢買道具的商業模式。
我還是舉一個具體例子來說明吧!
聽說淘寶要幹一件瘋狂的大事兒
其實,淘寶電影在發行《小時代4》之前,就對《小時代》前三部的觀眾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女性觀眾占大多數,核心觀眾群為29歲以下,多集中在一線城市。很明顯,這些人對服裝、美妝、零食等電商賣家是有大大價值的。
並且,我最近還打聽到了一個內部消息:淘寶電影已經正在籌劃一個傳統院線「電商化改造」項目了。包括將衍生品的售賣電商化,院線傳統設施和電商平台直接對接,使院線成為電商平台的引流入口,幫助院線獲得引流收入和商品分潤收入。
這下可不得了!
如果這個事兒運作好了,將是對傳統電影產業的一次重大創新!電影院不再僅僅是一個放映電影的地方,而是電影相關衍生商品的售賣平台,也是用戶進行娛樂文化消費的場所,同時還是O2O的流量入口。
這就形成了一個淘寶電影為中間樞紐、一邊連著電影院,一邊連著電商平台,三方互導流量、互相交叉補貼的共贏商業模式。並形成一個用戶娛樂、消費的電影小生態圈,這也將是淘寶電影區別於其他在線售票網站的競爭特色所在。
說到這,大家都會明白了,以後電影院主要盈利模式要變了!傻瓜才會死抱著電影高票價,趕緊想辦法去用低價甚至免費去吸引更多觀眾來。
電影票就算免費了也不用怕,電影院反而能賺大錢!
所以,這個時候誰還擔心電影票價低了?或者免費了電影院會不會收入也沒了?以後電影票就算免費了,也是件大好事,電影院反而比以前賺大錢!
因為電影院的人數增加了,「觀眾」變成了「用戶」。電影院變成了互聯網行業主流的盈利模式:先用免費策略圈定海量用戶,有了用戶,就有了各種盈利模式!貼片廣告賣的更多了,爆米花和衍生產品也賣的更多了!
再說,中國的電影院也不能總靠賣票這一項收入。在北美成熟市場的院線,電影票收入只占一半,另一半是爆米花飲料和廣告。但是國內電影院票房收入卻占到80%以上,這個利潤結構及其的不合理。
而以淘寶電影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能給電影院引給電影公司和電影院引入更多參與方並帶來更多收入。觀眾不再是這個商業模式里唯一的買方,有了眾多品牌的交叉補貼,電影票的成本就會被不斷降低,直到趨向於零。而電影院的收入來源和總收入卻會比以前大大增加。
最終,中國電影有望達到馬雲所期待的人民幣3000億!
這不是一個設想,更不是一個夢,它正在做到的路上。
微信號:yiqipai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