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賣家
微信id:maijiakan
作者:金斌
劉希業是天貓超市在拉薩的配送員,他負責為布達拉宮裏的那些人送快遞。
大門外那群冷若冰霜的警衛、一見面就問家長裏短的「女處長」、愛買零食的藏族售票女生、等在快遞櫃邊贈送珠串的喇嘛,還有那位非要他扛著大米爬上布達拉宮的難纏客戶……每一個都留在他的記憶當中。
他是用腳丈量布達拉宮的普通人,也是海拔3650米的拉薩生活的親歷者和觀察者。
超負荷的工作量
已經連續一星期了,劉希業的配送量都處在超負荷狀態。
在此之前的大部分日子裡,他每天早上九點出門送貨,到下午六點,基本能把一天的貨送完。
不過今天,拉薩的天色已經逐漸泛青,他依然還有滿滿一車的貨要送。
這意味著他還需要再去繞著布達拉宮跑上一圈,將近五公里的配送路程走下來,又要到晚上八九點。
對劉希業而言,996有時候真的不算什麼,晚上送完貨,他還要花一個小時去分揀,以備第二天一大早送貨。
「十點多回到家,都還沒來得及吃晚飯。」
上個月,在拉薩的幾個好友相約一起去了一趟扎基寺,請求寺廟的上師為大家祈福,劉希業還專程把跑快遞的三輪電瓶車開到了寺廟門口。
「往車上撒一把五谷雜糧,念個經,保佑你財源廣進。」
扎基寺的祈福在拉薩當地藏族中非常有名,甚至還有很多進藏旅行的外省人慕名而去。
「前一年都在傳,有一輛去日喀則的自駕車翻下了路基,只有一個人毫髮無損,據說那個人出發前去扎基寺求過平安。」
事實上,許多從拉薩出發去藏區深處的徒步愛好者,都會把扎基寺作為出發前的最後一道打卡地。
劉希業不僅求平安,還求了財運,眼下突然出現忙不完的活,被他認為是祈福有了效果。
在拉薩一晃快五年,他已經對周圍大大小小的寺廟一清二楚,不過,最熟悉的還是那座布達拉宮,那是拉薩的名片,也是劉希業每天工作的圓心。
我在布達拉宮送快遞
進布達拉宮前廣場需要經過一道安檢,這條路跑得多了,負責安檢的工作人員早就認識他了。
「配送車上的天貓標誌,他們很遠就認出來了。」
劉希業能夠享受「特殊待遇」,雖然每一道安檢程序同樣不可或缺,但明顯的,對他的安檢速度要快上不少。
布達拉宮坐北朝南,劉希業一般會把包裹送到正大門或者西門。
馬上要到五月份的旅遊旺季,不僅布達拉宮的門票會從半價恢復原價,遊客也會暴漲。
「凌晨天不亮就會有人來排隊,送快遞的時間段正好在人流高峰,有時候你不得不一邊大聲吆喝一邊往裏擠。」
當時配送點的站長張彥龍把布達拉宮的業務分配給他時,劉希業曾經有過猶豫,如果每天都要爬上那幾百級的台階,換了誰都會打退堂鼓。
站長跟他說,貨不用送到上面。
誰知等他接下這個片區沒兩天,就有一個客戶打電話說能不能幫忙把東西送到上面去。
「一袋五十斤的黑龍江大米,還有一個小包裝盒,我一手抱著盒子,一個肩上扛著米,一鼓作氣沖上了一半路,小腿肚子就麻了。」
「剩下一半的路,我幾乎都是走幾步歇一歇,送到的時候兩條腿都是抖的。」
所幸,在海拔3650米的布達拉宮,他並不需要每一單都送貨上門。
大多數時候,他只需把東西放在大門口的貨架上就行。
「一個月會有兩三個客戶會希望送上去,一般我也送,偶爾就當鍛煉嘛。」
自小在甘肅祁連山2900米的海拔環境下長大,劉希業到了拉薩幾乎沒有高原反應,但在快遞點,六個快遞員中,曾經有三個人出現過不同程度的高原反應。
「配送要趕時間,高海拔地區動作幅度大點,很容易造成缺氧,每一個新人進來,我們都會建議他帶一罐氧氣備著。」
他更喜歡送西門的貨,那裏是單位接待通道,秩序更好一些,而且運氣好的話,還能遇到布達拉宮下來的喇嘛。
有一次,他在西門的貨架前遇到一個取貨的喇嘛。
一般而言,在天貓超市購買商品的人都是懂漢語的,大部分喇嘛都是藏族交流,他們平時也基本不用app購物,「因為看不懂。」
喇嘛似乎猜出了他的身份,拿著手機上來求助。
「沒聽懂他說什麼,但大概能猜出意思,那手機估計不是他的,東西應該有人幫他買的,他看不懂漢語,找不到貨。」
劉希業很快幫喇嘛找到了包裹。
「第二天,他居然等在那裏,送了我一串珠子,簡直受寵若驚,要知道喇嘛不會輕易送普通人東西的。」
宮裏的那些人
布達拉宮上的喇嘛本來就不多,他們會有意避開熙熙攘攘的遊客,在快遞點遇上他們更是小概率事件。
劉希業的客戶多數時候是和布達拉宮相關的普通工作人員。
其中,大門口的警衛室和西門邊的單位接待票窗口,集中了他在布達拉宮的主要客戶。
「警衛們買的東西很雜,茶葉,零食,辦公用品都有,一個姓王的警官,每半個月會買兩袋大米和兩桶油,感覺是個大家庭,他騎個電瓶車,每天帶一袋米回家。」
「有一段時間聽說他們隊長愛喝汽水,所以隔三差五會有人買可樂喝。」
不過,平時除了送貨,劉希業不太敢跟這些人有太多交流,「沒有太多笑容,冷若冰霜,很有距離。」
他更喜歡跟售票窗口的兩位藏族姑娘來往。
他隨口就說出了玉珍和央宗的名字,並且直言自己會有意無意地猜測兩位年輕姑娘平時買了些什麼。
「有時候快遞盒子很輕,估計是面膜或者護膚品,藏族姑娘都比較黑一些,她們喜歡防曬和保濕的產品,有時候她們也會買零食,我看到過好幾次,她們把東西分給同事。」
熟悉之後,劉希業是很樂意把快遞送到她們辦公室的。
「在拉薩這麽多年,其實藏族朋友真沒幾個,多數時候文化差異挺大,難得有幾個願意跟你來往的,我還挺珍惜。」
劉希業說,布達拉宮上還有一個「女處長」,她有一輛車,從布達拉宮上一直開下來。
他見過「女處長」好幾次,每一次對方都會很關心地問他幾句,在拉薩習慣嗎,家人怎麽樣呀,有對象沒呀,「一見面就問,家長裏短,很熱情。」
希望帶父母進去看看
隻身在外,劉希業也會想念老家的父母。
自從五年前辭了工作來到拉薩之後,這個90後的年輕人每年和父母見面的機會,便只剩下春節這麽一次。
他的家境並不好,父親一直在甘肅張掖的某個養牛場為母牛接生,母親則賦閒在家,老兩口幾十年來,從未走出過那個西部小城。
「當時也想著自己不能像父母一輩都窩在一個地方,得出來看一看,等有機會了,有能力了,也帶著他們出來走一走。」
如今,劉希業一天從早忙到晚,最忙的時候要送出將近兩百個包裹。
他的電動三輪車配了兩個電瓶,每個車充滿電可以跑五十公里,閒的時候一天跑完一個電瓶,忙的時候就是一百公里,「兩個電瓶都空了。」
布達拉宮一圈轉下來五公里,他一天就要繞著布達拉宮跑上二十圈,這能為他帶去七八千塊錢的月收入。
去掉房租和餐食,他把余下的工資都攢起來寄回家。
每次春節回家,他都會選擇火車,雖然路上要花掉二三十個小時,但五百塊錢的車費,比機票便宜不少。
「自己坐車辛苦一點,省下那千把塊錢能給父母買不少東西呢。」
事實上,2014年來到拉薩,劉希業雖然每天都會繞著布達拉宮跑不下二十圈,但是除了那幾次送貨上門的經歷之外,他至今還沒有進去認真地看上一眼。
「想進去參觀嗎?」
「想呀,沒時間呀。」
[irp posts=”11335″ name=”西藏偏鄉有人網購了一台大冰箱,翻山越嶺耗費11天送貨到府,一路紀實成了活廣告。”]
[irp posts=”10696″ name=”聖母峰腳下、全世界最高的快遞站!90後大陸男孩搞網購,創造了前所未有的送貨路線。”]
[irp posts=”46745″ name=”全中東僅有的女快遞員,送起了中國包裹”]
[i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