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今涇 溫欣語 來自|好奇心日報
在洛杉磯的第一個周末,我們在一場電影人的派對上遇到了 Barney Cheng,他有一張亞洲臉。出於禮貌,我們用英文跟他寒暄,但在聽說我們來自中國之後, Barney 馬上切換成了中文。
他是個美籍華人,在洛杉磯南面的橘子郡長大。他的中文……嗯,確實像他自己說的「和英文一樣,沒有(明顯的)口音」。
Barney 特別強調了這一點。因為他意識到整個好萊塢都在或多或少地提及中國。在人們開始嘗試中美合拍之後,他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Barney 並不是特例,在過去的四周,不少採訪對象都會主動談起中國。他們的觀點有時候會互相支持,也有的互相抵觸。他們是這樣說的——
Ron Yerxa
獨立制片人,影片 「Nebraska」 獲得奧斯卡六項提名,也是今年上海電影節的評委
「如果你問我,我想不想做一部中國電影,在中國、用中文,但故事和敘事的手法卻是適用於全球,我會覺得那是件很好的事。」
Lavi HU
剛剛從 AFI 導演系畢業的中國學生,AFI 是美國最好的電影學院之一
「我喜歡的故事大都在中國。通常的情況是,我拍了一個故事,美國觀眾總是覺得節奏太慢,中國觀眾總是覺得節奏太快。這是個問題。」
Todd Hoffman
兩年前離開美國四大經紀公司之一的 ICM,現在主要代理媒體的 IP (Intelligence Property)
「我手上有兩個針對中國市場的電影 IP,一部關於美國橄欖球教練在中國,一部關於乒乓球外交。好萊塢的每個人都說自己想和中國做生意,而這兩個故事幾乎不用做推銷。」
Michael Fink
製作了《阿凡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特效,現在是南加州大學電影系的系主任
「去年我在北京電影學院,一個劇組給我看了他們在做的特效鏡頭,很棒。但你會發現中國電影的特效水準不太穩定。可能是因為中國的戲劇經常通過演員誇張的表演來講故事,特效在那樣的影片裡並不必要。」
Ruben Igielko-Herrlich
開了一家娛樂行銷公司 Propaganda GEM,開始將中國品牌植入好萊塢電影
「在這個階段,中國的品牌非常渴望能夠在好萊塢電影中亮相,所以他們會願意花更多的錢。在好萊塢電影裡出現的中國品牌如果再回到中國,中國的觀眾會說:‘哦,那是大牌,和外國品牌一樣國際化。’ 」
Vera YU
在洛杉磯開了一家服務中美合作的公司 KL Communication
「 好萊塢的慣常做法是,即使你買下了一個 IP,但每次基於 IP 重新拍攝一部電影時,IP的原主還是能獲得最初售價的 50%。中國人對此不能理解,現在,他們寧願花更高的價錢,一次性買斷。美國人有可能接受這一點,一個原因是,在中國的發行不時會受到政策影響,他們本來對票房分成就有顧慮。」
Lucia LIU
美國第三大經紀 UTA 亞洲業務發展部門的經紀人助理,因為中國的機會,她看起來格外好運
「 好萊塢等著中國的錢拍好萊塢的電影。但如果中國的項目不夠大,好萊塢不會為了你的這點錢投入時間。有的人會認為,(如果拍華語片)在華語市場之外沒有人看到他,所以寧願做英語片。」
Peter Shaw
開了一家中美娛樂公司「奧普傳媒」,還在洛杉磯創辦了「中美電影高峰論壇」
「 跟中國合作,大的 studio 不會走在最前面。這就是他們做事的方式。他們有自己的打法,要求控制的程度和內部程序比較復雜。他們已經用自己的方法陸續賺到錢了,為什麼要無緣無故地出讓一些機會?而且他們大部分也不了解中國的互聯網平台。」
Peggie LI
在美國最大短影片公司 Maker Studios 擔任觀眾開發部門的總監
「 中國影片網站的系統不像 YouTube 那麼公平。 YouTube 的算法非常公平,它會推薦觀眾參與度高、與你相關的影片。這意味著只要你做得好,就可以被推薦,只要被推薦,就會有流量,就有錢可以賺。但是中國的影片網站不是,你無法形成自由競爭的環境。」
Franklin Leonard
10 年前創辦了劇本清單 Black List,現在 Black List 擁有一個實時上傳、查閱劇本的同名網站
「 有人跟我說:‘你可以把業務擴展到中國去!’我說,可能行不通,因為整個體系都不一樣。但如果有人讀到你的文章,希望聯繫到我,請你務必告訴我。 」
微信號:yuemu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