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歲大爺七次考過法考,75歲奶奶死磕注會:人生最壞的結局,不過是大器晚成!

本文來源:律仁匯

追求理想是每個人的權利,大多數人其實並沒有做出改變,他們在糾結大齡是否有必要備考CPA的時候,其實還是怕被自己的懶惰和CPA的難度難倒。

清明假期,注會菌看到這樣一條消息:67歲北京最大考生屢敗屢戰,七次應試終於通過國家“法考”。

67歲退休後學習法律,並通過法考

退休後開始學法。

7次參加考試,從“律考”到“司考”,再到去年開始的“法考”,67歲的呂鐵馬先生經歷了這項考試的三次改革。

作為2018年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簡稱“法考”)北京考區年紀最大的考生,他7次考試屢敗屢戰,最終獲勝。

學習不分年齡,只要想學,永遠都不晚。

3月29日,經老人允許,北京市司法局官方微博“北京司法”發布了一張他領取證書時的照片。

出人意料的是,短短幾天,獲得30萬的閱讀量,獲得網友五百多個“贊”。

老人家退休後的學習精神獲得了全社會的讚賞,不少年輕人留言表示“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也太棒了老爺爺,佩服”。

更有驚喜的是,從3月29日領到法律職業資格證書,4月1日到被北京京潤律師事務所聘用簽訂聘任合同,辦理入職手續,總計用了3天的時間。

4月2日一大早,呂鐵馬先生正式到律師事務所報到上崗,成為年紀最大的實習律師。

呂鐵馬說,從他周圍的“考友”去年的考試結果看,應屆畢業的大四學生通過率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麼高,反倒是那些有了一些生活閱歷,比如三四十歲的人,通過的比較多。

呂鐵馬說,自己年歲漸大,卻始終保有一顆年輕的心。

他說最不喜歡的事是坐公交時,有人給他讓座。

“我有那麼老么?”他在心裡一直不把自己當成老人。

在他的理念裡,活著就要為社會創造價格,不能一味地要求國家社會給予。

從呂老爺子的身上,真的能看出一種不服輸的精神。

75歲奶奶死磕注會:都是過程,不必慌張

前段時間,注會菌分享了一位75歲老奶奶出現在CPA的後續教育上的照片,她的經歷真的非常勵誌了,40歲進外企做CFO,學英語、學電腦,55歲退休考了CPA,開始做審計,做到70歲又退休開始享受生活。

看到這樣的經歷還好意思說自己英語不好,ACCA好難,CPA不好考之類的嗎?

這張照片發出之後立即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注會菌發現在備考CPA的考生當中,大齡的考生不在少數:

注會菌不禁想,學習這個東西,不管說學的什麼,真的是無分年齡,無分職業的。

據人民日報官微報導,河北邢台52歲的養雞大姐張瑞華,因為要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遂開始自學法律。

從2015年開始,三進考場,終於在2017年以高出合格線37分的成績通過司法考試。


無獨有偶,江蘇一位做了7年法庭保安的大叔,50歲的趙傳朱,為了圓自己的律師夢,利用站崗的空閒時間來啃書本。

高中沒畢業的他形容,自己看書就像看天書一樣,需要從零學起。

累計300多本法律專業的書,不下1萬道司考真題,他用4年的時間終於通過了司法考試,離他公益律師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就是這樣一位高中沒畢業,用4年時間通過司考的大叔,還在站崗期間利用空餘時間,自學拿到了南京大學的本科畢業證書。


在他們面前,我們每個人的追求似乎都顯得那麼沒有力道。

想有一口流利的英文,背了3天英語就堅持不下去了;

想彈一手好聽的吉他,練了幾次和弦就抱怨手指太疼了;

想考一張厲害的注會,看了幾眼書就覺得太難想放棄了

••••••

一次失敗,往往換來的不是經歷,不是反思,而是為什麼要自己為難自己。

現在社會,後悔的代價太低,所以人們很容易找到不繼續努力的藉口。

所以很多網友才表示,社會需要這麼多勵志的故事,去告訴我們努力肯定能成功。

學習從來不怕起步晚

在推特上,注會菌看到過這樣一則推文。

90歲的奶奶最後悔的事情是:60歲的時候想學小提琴覺得晚了,沒有繼續。

但是如果那個時候學了,至今已經演奏30年了。

這則推文獲得了高讚。

也看到某視頻網站採訪了一位88歲的老奶奶,退休後24年堅持學習,寫詩、拉琴、京劇、古典文學都有涉略,還和老伴一起出過書。

後面,老奶奶還自序,自己小學的門都未踏入過…

活到老,學到老,從來就不只是一句雞湯語。

但是,許多人總是在自我否決。

前兩天,格注會菌在後台收到一條留言之後拿給我看:一位50歲的男子稱有考CPA的衝動,但是年齡50了。

注會菌不從其他角度來告訴他考證的利弊,注會菌只是想:如果你的目的是學習,那麼再晚也不是遲。

根據近年統計數據,在全國高校考研的考生之中,最大年齡為58歲。

在CPA考試的參考生之中,70歲、80歲的考生並不罕見。

對於這些年齡段的人,學歷、證書的職業作用早已不重要。

更多的是持續學習的一種堅持,以及為自己的證明

相比而言,我們目前尚且年輕的一代人,究竟有多少稱學習為時太晚的理由?

大多數年輕人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把自己逼到絕境,就不知道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對自己有多重要。

新進的90後一個比一個學歷高,一個比一個證書好,再不考CPA,自己不知道拿什麼理由去要求晉升和加薪。

有些考生覺得,35歲以後再去備考CPA,即使考出來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不如直接放棄。

但是也有考生覺得,備考CPA年齡多大都不算晚,畢竟CPA對有些人來說,不僅是一張證書,更是一個夢想。

所以,如果你現在有想學的,就放手去學吧。

30年後,你就已經擁有了這些知識or技能30年…

其實想像一下,35歲開始備考CPA,花5年時間備考的話,40歲拿到證書,還有至少15年的時間可以讓這張證書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發揮作用和價值。

40歲開始備考CPA,45歲拿到證書的話,還有至少10年的時間可以讓自己的職業生涯更上一步。

當然,這都是從結果上來看,大齡備考CPA到底有沒有現實意義。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CPA確實是一部分行業人的夢想,哪怕已經退休,哪怕已經頭髮花白,CPA都是一個高高矗立的夢想。

對這些人來說,無論是35歲還是40歲還是50歲,任何時候備考CPA都不算太晚。

有的人想實現財務自由,有的人想成為領域的專家,有的人想證明自己,但是不斷是哪一種,都不是在腦中形成了想法而不付諸實踐便能完成的。

趁年輕,請多嘗試。

[irp]

[irp]

[irp]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