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明星」指的是擁有極高人氣,正確地說是擁有極高「數據」的明星們。
以Angelababy、吳亦凡、蔡徐坤等為代表。
本文來源:Sir電影
微信id:dushetv
作者:毒Sir
隨便打開一部當下熱播的國產劇——
《逆流而上的你》《都挺好》《老中醫》《芝麻胡同》。
你會有什麼感覺?
老。
主角是清一色的中年大叔——
潘粵明、陳寶國、何冰、倪大紅、郭京飛。
還有剛過去不久的2019春節檔。
票房前三的《流浪地球》《瘋狂外星人》《飛馳人生》,分別讓吳京、沈騰、黃渤成為了新晉百億影帝。
誰能想到。
被「小鮮肉」霸占的「流量」,如今被「老臘肉」一把搶斷。
流量的冬天,大叔的春天來了。
1
何為大叔?
在年輕人心目中,不再是小鮮肉的,基本上就是大叔了。
所以,前幾年還走偶像路線的韓庚,到了《前任3》已經被殘酷地稱為「大叔」。
那麽大叔都是從何崛起的呢?
始於作品。
2017現象級網劇《白夜追凶》,讓軟慫呆的昔日民國小生潘粵明,中年翻紅。
趁熱打鐵,《古董局中局》《怒晴湘西》《逆流而上的你》都為潘粵明繼續吸粉。
相似的還有雷佳音。
2017年在《我的前半生》扮演陳俊生,成功把招罵的前夫,演得恨中帶憐,隨後電影電視兩面開花。
《繡春刀2》《老男孩》《和平飯店》好戲不停,《超時空同居》更是爆冷狂收9億票房,成為去年最賣座的浪漫愛情片。
與此同時,他的TF老boys另外兩名成員——
郭京飛和李光潔,也緊步跟上。
李光潔的《流浪地球》成為票房冠軍,郭京飛的《都挺好》眼下正是話題最熱的國產劇。
以前的人氣男團是這樣:
現在的人氣男團是這樣:
那麽,昔日的四大流量哪去了?
最近有動作的張藝興,四平八穩。
去年除了《一出好戲》受關注,就是在綜藝裏搖擺不定的人設成為熱議話題。
5年前以《古劍奇譚》一躍成為當紅小生的李易峰,醞釀轉型。
《心理罪》演技及格,《動物世界》小有驚喜。
但大熱的作品,仍然沒有。
吳亦凡,動輒得咎。
以「freestyle和虎撲對罵」奶足2季的《中國有嘻哈》;
又因為買榜事件,成為全民吐槽的「流量之恥」。
曾讓微博癱瘓的鹿晗,默默涼掉。
宣布戀情的那一刻,鹿晗迎來了自己的流量巔峰。
但這次過於猛烈的釋放,也成為了他偶像生涯的轉折點。
和關曉彤主演的《甜蜜暴擊》收視僅0.833,從中你能感受到粉絲對這段戀情的嗤之以鼻,以及冷冰冰的眾叛親離。
此消彼長。
比起對小鮮肉舔屏,大家似乎更熱衷於和大叔打趣。
而曾經被流量小生動向壟斷的熱搜前十,開始頻繁出現奇奇怪怪的話題。
#給沈叔叔留一點名字
#雷佳音舔唇/吹雪
#沈騰要網友P得長壽一些
#徐崢洗頭
#被潘粵明哪件事笑到
沈騰姐姐貼出一張旅遊照,也能被頂上熱搜第一位。
僅僅因為沈騰迷人的肚腩。
偶像經濟的盤子裏殺出一幫老程咬金。
大叔時代,提前到來。
2
大叔逆襲,醞釀已久。
在鮮肉們註定的單調乏味、流量泡沫、人設危機等等清算到來之前,還在依賴粉絲打榜、數據造假大放衛星之時。
一款又一款大叔的形象,正不溫不火地升級迭代。
2007年,第一波大叔殺出重圍。
站在了一塵不染的偶像包袱反面。
滿臉血汙、赤膊上身,一身精碩腱子肉上全是臟兮兮的汗跡,張嘴時一口糙話。
硬漢來了。
當時還沒有偶像願意幹這個,領頭的是已經43歲的張涵予。
《集結號》以2.5億的票房,成為當年年度票房排行的亞軍(第一名《變形金剛》2.8億)
從《集結號》的谷子地,到《風聲》的吳誌國,再到《老炮兒》的悶三兒,張涵予盤活了自己,搶占下一塊有辨識度的領地。
大叔不止有糙。
也能以「雅」俘獲另一批女性觀眾的心。
就比如。
隨之而來的第二波大叔——知心暖男。
一句台詞,在一夜之間。
那叫一個秋雨浸潤九寨溝:
也許他不會帶我去做遊艇,吃法餐。但是他可以每天早晨都為我跑幾條街,去買我最愛的豆漿和油條。
——《北京遇上西雅圖》
這個大叔蓄著胡茬,戴著眼鏡,身前是紅酒牛排,身後是詩和遠方。
七分閱歷,三分柔情。
微微一笑,鹹淡適中的浪漫裏,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絕沒想到會進監獄。
尤其是那鬍子,仿佛一根一根地細數滄桑。
45歲的吳秀波在出演《西雅圖》(2014年)之前,幾乎沒有留鬍子的角色。
而從此之後,幾乎沒有不留的。
集體上線的,是一幫文藝大叔。
比起鮮肉偶像, 操弄文藝卦的老師們,也有著小心謹慎的形象建設。
隱藏油膩氣質的同時,多在社交媒體原創、抄寫詩詞歌賦、佛學經典(需嚴格檢查錯別字)。
道理還用Sir說嘛,有請洪晃老師——
酸歸酸,但當時還沒臭。
精致人設糊地之前,必須得到飽和開采。
說到這你不難發現,以上那些熱血硬漢、文藝雅痞。
風格上與鮮肉們迥異,但方法上,也都像是另一件表演用的、不同口味的行頭。
無論這些人設經不經得起推敲,最後會不會崩掉。
起碼有一點——
他們是用作品,立住人設的。
先是戲紅出人,才有人紅帶戲。
吆喝可能是假的,但貨是真的。
而偶像明星們一味鑽營討好大眾的形象建設,和資本市場有的放矢的快錢生意,共同導致了——
形象虛假單調,作品殘缺匱乏。
鮮肉生意也只能經營現有的粉絲圈子,即使人設不崩,圈子也是瓶頸。
沒有真·錦鯉傍身,出圈太難。
而粉絲也終將因為人虛貨假,紛紛倒戈。
醒醒吧。
現在的偶像經濟,早已不由偶像做主。
流量爭奪的話事權,正慢慢交到粉絲手中。
這個時候,再看看現如今吃香的「大叔們」。
或者嚴謹一點說:
這幫懶得經營圈子,也不靠人設噱頭,卻有著不同風格類型,口味多種多樣的中年實力男明星。
粉絲先從現象作品見證實力,又被性感的雙商深深吸引。
不同的人生經歷,沉澱出沉穩而又討喜的性格,或風趣幽默、或真誠大方、或嚴肅認真…..
始於作品,陷於雙商,忠於性格。
原地圈粉之後,越看越順眼。
老老實實作人,認認真真演戲
他們在圈粉?
不如說——
是因為被粉絲們意外發現,如獲至寶。
就搶親一樣地圈起了圈子。
從「流量鮮肉脫粉」,到「實力中年圈粉」,這是中國粉絲共同參與的一場進步。
它和中年沒有太多的關係,更別提什麼顏值。
這是對實力的肯定。
更是粉絲們受夠了流量的假,選擇了作品的真。
3
再看流量偶像。
日子越來越緊。
當我們為2018年冠名「偶像元年」時,絕想不到2019竟然成為了「偶像末年」。
相信很多人跟Sir一樣,壓根不知道《偶像練習生》第2季已經更名《青春有你》。
並在今年1月就已經開播。
對比第一季的微博熱度,10米跳台式縮水。
而「大叔」們的翻身崛起,已經瓜分娛樂市場的一片土地。
鮮肉偶像們一夜之間輸得精光?
Sir覺得不會。
通俗流行的偶像文化,總歸要占據娛樂市場一角。
在未來,總會有一代又一代的小鮮肉通過選秀、網紅、偶像劇或是其他更新鮮的方式一飛沖天,一次次稱霸榜單熱搜。
偶像經濟,將會永遠存在。
只不過,出頭越來越難。
更新卻越來越快。
沒辦法預料,什麼時候會竄出一幫老同誌,一言不合搶飯碗。
燃燒我的卡擼~裏!
這還沒完。
還沒站穩腳跟,後輩們已經甩籽一樣地湧來。
一場鮮肉逃殺,正在醞釀。
說到這,Sir又忍不住想提一段「鮮肉的自省」。
當年陳冠希拍《無間道》,覺得自己很會演戲,去到片場,心不在焉。
一次,兩次,三次。
終於有一次,導演劉偉強招呼陳冠希過來,問,「累不累」。
陳:不累。
劉偉強啪的就是一巴掌:不累,就給我好好演戲。
儘管陳冠希當時的心理活動是「再打一巴掌,老子一定打回去」,但幾年之後,當陳回首往事,接受《GQ》專訪時,卻是誠懇的感謝:
那一天,我想我做錯什麼?
其實我確實錯了,因為我沒有認真去拍戲。之前如果我拍電影的話,我總是覺得,我到了場地,哈哈哈你們應該很開心啊,我都來了。我沒有想過,我今天拍的那場戲非常好,我才應該開心啊,為什麼我不會這樣想?
劉偉強打我,讓我明白我沒有認真準備好我的角色,沒有真正去演。我希望可以做一個比較好的藝人。
那個時候,我已經進娛樂圈六年了。
「那個時候,我已經進娛樂圈六年了」。
那,請問各位——
頂級流量、熱搜霸主、天團偶像、人氣天王、國民愛豆、顏值擔當、時尚寵兒、微博紅人、網紅教主、瑪麗傑克、霸道總裁、古風男神、抖音女神、國民哥哥、鄰家妹妹……
小姐姐and小哥哥們。
你進娛樂圈多少年了?
你找到真正去演的那個角色嗎?
你看到市場那只高高舉起的手沒?
圈裏人給你巴掌,你可能只是輸了面子,輸了皮肉。
觀眾給的,你分分鐘輸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