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外灘TheBund(微信id:the-bund)
作者:NiNi
攝影:梁小波、部分圖片來自喜茶官方
2019年3月21日,喜茶正式官宣要開始在全國特選4家門店試水賣咖啡了。
粉絲紛紛表示,錢包將被掏空。
開售首日,我們一早便來到上海唯一有售咖啡品類的喜茶湖濱道熱麥店,準備第一時間喝喝看這個最新的爆款。
當時店門口的排隊情況並沒有特別誇張,保持在30人左右。
但幾乎有3/4的客人會點咖啡。
到了中午12點左右,因為產能不夠,咖啡暫時停售。
我在等咖啡的間隙聽店員互相溝通時說起緣由(店裏非常非常忙碌,根本不可能和店員搭上話,只能聽他們的對話揣摩):
一杯咖啡的出品時間是2-3分鐘,店裏目測只有一台製作咖啡的機器,按這個比例來算,一小時可出產20-30杯左右的咖啡。
而截止到中午12點,積壓的咖啡訂單(包括線上)已超過80杯。
經驗豐富的店長,立刻叫停了咖啡的售賣。
我站在旁邊觀察,顧客們也很淡定,排了好久隊輪到點單聽說咖啡沒有,就很熟練的換選品,幾乎聽不到一句怨言。
喜茶粉絲那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打磨出來的品牌忠誠度和佛系情操,簡直太經得起考驗。
拿到咖啡,我飛快地趕回辦公室。拍完照,就招呼同事們來試喝。
大家紛紛表示,每一款咖啡都很「喜茶」。
喜茶咖啡 :每一款咖啡都很「喜茶」
此次喜茶新出的咖啡類產品一共有4款。咖啡波波冰、咖啡波波雙拼、芝芝美式、和芝芝拿鐵。
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非常濃厚的「喜茶」烙印。
前兩款裡面,加入了品牌一直以來都口碑很好的珍珠和黑糖,後兩款則很明顯帶有其標誌性芝士奶蓋。
咖啡豆方面,4款產品都使用了同一種100%阿拉比卡的拼配豆,由來自衣索匹亞、巴拿馬和坦尚尼亞產區的豆子組成。它們經過水洗和蜜處理後交由經驗豐富的烘焙師進行中深度烘焙。
我提回辦公室花了30分鐘,又花了大約40分鐘拍照,期間有些急切,怕咖啡的口感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同事們喝下來仍然感覺良好。
口碑第一的是咖啡波波雙拼。它把咖啡做成沙冰又往裏加了珍珠、奶凍和奧利奧(其實這款是奶凍or奧利奧,我貪心選擇都加)。幾輪試吃結束,這杯是唯一被吃到底朝天的。
「因為這就是一個很好吃的咖啡甜品!」同事們很少有那麽統一意見的時候。
咖啡底飽滿又順滑,奶凍和奧利奧完美均衡了咖啡的苦調。「稍微有點搶了咖啡主角的地位,但完全不影響整款飲料的好吃!」電商部門的小冰閱美食無數,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珍珠保持著喜茶一貫的水準,Q彈又軟糯,甜度也剛剛好。
「而且只賣25塊也太值了!」這句沒等分辨出誰說的,就「嗡嗡」一片附和聲充斥了我的耳膜!
咖啡波波冰,可選熱飲,非沙冰和沙冰底。我同樣選擇了沙冰的形式。但同前一杯雙拼相比,沙冰占比少了很多。底下還是有肉眼可見的液態咖啡。
沉迷於咖啡沙冰不能自拔的同事們也對這款產品給予了高度的肯定。紛紛表示咖啡沙冰、黑糖和珍珠的組合瞬間就征服了她們曾經被珍珠奶茶獨占的味蕾。
「如果讓我在黑糖珍奶和這杯之間選,我會選這杯。因為它兼具了咖啡和珍珠奶茶的優點,而且口感非常均衡。再退一萬步說,它是一杯咖啡呀,感覺比珍珠奶茶,大概,要健康吧。」編輯小N說。
第3杯我們喝了芝芝拿鐵。芝芝拿鐵整杯肉眼可見的有3個分層,頂層的奶蓋、中間的咖啡,和底部的牛奶。
頂層的芝士奶蓋一如既往的優質。把吸管插到中間光喝咖啡,一天要喝2杯咖啡的婷婷表示有點清淡:「或許多出5塊錢再加一份濃縮會更好」。
但對咖啡沒有特別追求的其他同事紛紛表示這樣已經很夠了,芝芝美式對她們來說就太濃郁。
最後,大家吃完咖啡波波雙拼一哄而散。我問,你們覺得咖啡怎麽樣?所有人都回答我:「不重要。」
她們覺得這4款飲品都是好喝的(只有時尚編輯小S覺得奶蓋的鹹味和美式咖啡配起來有點怪),硬要和專業的精品咖啡比香氣、比口感、比細節——根本沒必要。
喜茶創始人Neo:「我們不想做傳統咖啡」
早在知道喜茶決定要出咖啡的時候,我就問創始人Neo,中國的咖啡市場競爭那麽激烈——不停有國外成熟知名品牌進入、本土互聯網咖啡也挾巨大資本聲勢浩大地發展著,小眾精品咖啡更是有各自堅挺的粉絲群——喜茶要做咖啡,切入點在哪裡?
「其實這並不是我們第一次做咖啡。」
Neo說:「喜茶早在創業時期就推出過咖啡。後來考慮到當時消費者對於喜茶的認知還不夠聚焦,所以下架了。」
「這次重新推出咖啡品類也並不是想做傳統的咖啡,比如卡布基諾,而是想試試喜茶本身的元素,比如波波、芝士、冰淇淋等,這些都可以和咖啡有些什麼奇妙的碰撞。」
一個非常漂亮的決策。
事實上,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預熱和教育後,中國咖啡市場在近兩年迎來了一個飛速發展的節點,以瑞幸「攜10億元入局」為例,無數咖啡品牌都吸引到了數目不小的資本支持。
而CBNData發布的《2018中國咖啡行業洞察》更顯示,我國現在的咖啡消費市場規模在700億人民幣左右,到2020年這個數字將達到3000億,2025年更有望突破一萬億元。
報告進一步指出線上咖啡市場將加速擴張,消費者數量兩年增長了70%。
而對這部分消費者的畫像則表示,極速新增的咖啡消費者對咖啡並沒有明確偏好,在他們的點單搜索中,「咖啡」是最常出現的關鍵詞。他們沒有明確購買目標,也不關心口味及產地。
由此看來,要快速占領這一部分新晉消費者,「極具親和力的口感」、「第一口的驚艷」和「品牌效應」,都是非常有用的利器。
喜茶此次推出的咖啡系列,就辦公室試喝的結果來說,目標非常明確地指向了「想喝一杯簡單好喝的咖啡飲品」的入門人群。如Neo所說的,他們並沒有想去搶傳統咖啡的市場。
品牌選擇了「在標準線上」的優質豆子,但沒有過多追求其本身的復雜或深度,也沒用太專業的沖泡方法。
他們在現磨咖啡內加上當代年輕人喜歡的珍珠、奶凍、芝士,進一步降低了咖啡的飲用門檻,從而吸引到更多大眾消費者。
你在喝一杯喜茶的咖啡時,不需要背復雜的產地表,也不需要分辨各種水果或堅果的香氣,只需要簡單的喝,感受幾分鐘的愉悅。
這對一部分咖啡老饕來說可能太過粗暴沒有美感。但是,在這個歐洲老牌時裝屋都狂賣T恤、衛衣、球鞋的時代,有計劃、有原則,且有範圍地「改變傳統」或許是有必要的。
因為對大部分人來說,這類「咖啡飲品」是一個「更多的選擇」。
當你不想去精品咖啡店,只想快速獲得一杯帶咖啡因、或者咖啡味的,讓人簡單快樂的飲品時, 你會想到要選擇它。
除了切入點外,Neo的回復裏其實還談到了一個切入方式的問題。
毫無疑問,喜茶用其大熱元素來加深了人們對其新款咖啡產品的印象。
喜歡「黑糖波波奶」的人,很可能就會點一杯「咖啡波波冰」。
他們家「芝芝系列」茶飲的粉絲,說不定就想了很久能不能換成咖啡底?
在「沒有明確購買目標的消費者」心裡,任何一個微小的,他們熟悉的元素,都可能是最終決定購買的重要因素。
當然,還有更忠實的粉絲,只要是「喜茶出品」都願意買單,這就是另一個話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