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娛樂資本論(微信id:yulezibenlun)、河豚影視檔案(微信id:htysda)
作者:謝維平、王雅莉、劉景慕
真是動蕩不安的3月啊,又是一張沒頭沒尾的截圖,引發行業大震動。
先來劃重點:
時間,從今天起到6月底,對象,所有古裝劇將受調控。已上線的退出首頁、沒上線的不能上。
打擊面非常廣,古裝劇包括了武俠、玄幻、歷史、神話、穿越、傳記、宮鬥。
原因據說是因為第一季度宮鬥的調控各家執行力度不夠,第二季度要嚴格執行。
實際上,第一季度確實也是由《知否》、《東宮》等古裝劇在支撐流量和話題。
而即將完結的《東宮》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審查,中間的宮鬥劇情、權謀戲份都有所刪減,引發劇情不連貫而遭遇粉絲投訴。
春江水暖鴨先知,從2月份開始,無論是備案還是開拍新劇,古裝劇都是大幅度下降的,在禁令還沒下達之前,平台Q2的頭部劇也少了起來。
其實,行業應該很早就嗅到了整個大環境對古裝劇的不看好,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2月份報備的古裝劇,只有11部,相比於2018年2月的23部同比減少52.2%。
而後,娛樂資本論獲悉,這一次針對網絡平台的「限古令」,也針對網絡電影、分賬網劇。
行業很多制片人和導演依然是一副懵逼狀態,表示還沒收到通知,事情發生的太突然,還要留給大家更多的時間接受。
1季度是古裝劇最後的熱鬧,接下來半年無古裝
而實際上,這幾天已經陸續有原定開播的古裝劇突然暫緩播出了,比如原定下周三播出的《新白娘子傳奇》。
如果這個消息是真的,那麽接下來超過30部頭部古裝劇,將面臨短期內不可能開播的命運。
這其中包括《孤城閉》、《天下長安》、《慶余年》、《大明皇妃》等備受關注的作品,題材涵蓋權謀、玄幻、歷史、仙俠、懸疑等類型。
而在此之前的Q1,登陸衛視的古裝劇數量急劇減少,一季度播出的只有湖南衛視的《知否知否》、《招搖》和浙江衛視的《小女花不棄》。
很多劇搶著上,優愛騰等網絡平台成為了古裝劇的主戰場,包括愛奇藝的《皓鑭傳》、《絕世千金》,優酷的《東宮》,騰訊的《天真派武林外傳》、《新版倚天屠龍記》,優愛騰同步播出的《獨孤皇后》等。
現在來看,能擠在第一季度播出的《知否知否》、《東宮》實在是稱得上幸運的很,像《長安十二時辰》這種多次改檔的作品就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上線了。
從流出的通知來看,嚴控古裝也是因為第一季度宮鬥的調控各家執行力度不夠。
實際上,第一季度確實也是由《知否》、《東宮》等古裝劇在支撐流量和話題。
而即將完結的《東宮》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嚴格審查,中間的宮鬥劇情、權謀戲份都有所刪減,引發劇情不連貫而遭遇粉絲投訴。
其實,行業應該很早就嗅到了整個大環境對古裝劇的不看好。
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2月份報備的古裝劇,只有11部,相比於2018年2月的23部同比減少52.2%,幾乎是銳減。而2018年全年,備案的古裝劇數量為177部,相比2017年減少了34部。
在行業內部,一位專門做網劇、網大融資的人員告訴小娛:「我們暫時不收古裝劇,最近政策不確定性很大」。
據他介紹,目前他手上有超過20部的網劇網大項目都可以推薦份額,但主要集中在現代動作和愛情甜寵領域,「從3月初的時候我就不敢再碰古裝題材了,但沒想到禁令來的這麽快。」
另一位做網劇、網大發行的從業者則很苦惱:「剛剛收了一部古裝劇集準備發行到二線衛視,沒想到就遇到禁令。」
當聊起該怎麽解決的時候,他向娛樂資本論矩陣號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苦笑道:「還能怎麽辦,先賣給地面頻道救救急吧。」
原來,此次限古令並未把地面頻道囊括在內,地面四小龍頻道的一位購劇主任也表示:「地面還算寬松不太受到限令影響。」
但考慮到地面頻道幾萬左右一集的收購價,回收肯定不能只靠地面頻道。
網絡電影和分賬網劇:並不會停止收片,但短期內不能上線
以往不怎麽受大政策影響的網絡大電影,這次也未能幸免。
有一平台負責網絡電影收片的工作人員告訴河豚君,這次對古裝的限制確實包括網大,但其也表示,只是暫時不能上線,平台還是會收,但肯定不會如2018年那樣大批量的收了。
具體是否會在6月底之後放寬,其表示不知道,「畢竟我們也不是政策的制定者。」
愛奇藝的2018年度網大報告中顯示,票房前20名的網大中,古裝網大占了13部。
而在近兩個月的愛奇藝網大票房榜前十中,共20部影片,其中有11部均為古裝,古裝幾乎占到了網絡電影的半壁江山。
對古裝的限制,實際上並非空穴來風。據說去年10月份就有端倪了,有一個網大制片人告訴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原本有一個古裝都籌備一年了,計劃在2019年年初開機,但突然被喊停。
當時有一個業內傳聞是,廣電總局網絡司的負責人突然受到更高層的批評,要求對網絡電影中怪力亂神的名著改編,比如西遊、狄仁傑等類型做整改。
據說類似淘夢、兔子洞這樣的大公司很早就得到了消息,所以今年這些公司比較大的項目都是排爆、科幻現代題材,對古裝做了有效的規避。最可憐的是一些小公司,因為拿著資方的錢,只能硬著頭皮賭一把。
有一位負責網大的後期公司負責人告訴河豚君,今天就有一個正在後期的項目突然通知停掉,另外其公司剛剛做完了十個古裝類型的網大可能短期內都沒法上線了。
不過也有心態樂觀的,有一個做古裝的網大從業者告訴河豚影視檔案(ID:htysda),他的項目不準備停,因為製作周期比較快,而且他認為網大領域核心題材受眾喜歡古裝劇,所以他準備賭一把。
「等到解禁期一結束,我第一時間上,沒有什麼競爭對手,也能拿到比較好的位置和分賬。」
有一家頭部影視公司的分賬網劇,也受到了影響,其一位負責人表示,本來這部古裝分賬網劇定的是愛奇藝的Q2,但是已經送審了一個月,按說審完之後馬上就能上線了,但愛奇藝至今也沒有正式通知,是否能在Q2播出。
反對戲說,搞正劇才是保險的?
就在大家擔驚受怕於自己的項目垂危的時候,著名編劇汪海林發了一則朋友圈,「不信謠不傳謠,限古不可能。」
他認為這一輪古裝嚴控針對的是宮鬥、奇幻、架空類型的古裝戲,「我覺得2018年元月以後還投資宮鬥、奇幻、架空古裝戲的人,都是腦子有問題。」
他認為,現實主義風格的歷史正劇不可能會被限制,這跟網絡電影圈流傳,是對怪力亂神的歷史戲說進行整頓頗為吻合。
而且,這應該也跟總局一直以來的邏輯是一致的,那就是反戲說、反宮鬥。
從這一點來說,所謂的限古令肯定也不是對古裝題材一棍子打死,像《大秦帝國》這樣屬於重大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應該不在這一輪古裝嚴控當中。
另外65集《封神演義》也將登陸湖南衛視,這種雖然不屬於歷史正劇,但應該屬於傳統神話。
「我印象中,總局是鼓勵中國傳統神話故事的,這類題材不同於架空玄幻,還是有門檻的,不是現代寫的,就算改編也不能脫離原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