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年前,人類歷史上最危險的徒步穿越

本文來源:北洋之家(微信id:bypm2016)

作者:世界華人週刊

29年前,1990年3月3日,人類第一次完成了徒步穿越南極的壯舉。

這場歷時220天,長達5984公里的危險旅途,6名來自不同國家的科考隊員,憑著雙腳一步步艱難走過,終於把各自祖國的國旗插在了南極大陸。

五星紅旗是一個中國男人將它親手插上。

他的名字,是秦大河

為了能夠完成這次科考行動,他拔掉了10顆牙齒,臉部被嚴重凍傷,體重足足下降了32斤!

一萬多里的徒步穿越,處處都是生死考驗,稍有不慎便會性命不保。

秦大河卻從未有絲毫膽怯。

他捨棄了溫暖安全的辦公室,告別了車禍重傷的妻子,毅然踏上了徒步穿越南極的路途。

NO.1

拿性命做“賭注”

1989年,當秦大河毛遂自薦要去南極的時候,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

如果這次徒步穿越成功,秦大河將會成為中國第一個徒步穿越南極的人。

榮譽的分量自然令人嚮往。

但是,正常人都會望而卻步,因為,這實在是太危險了!

如今,人們在電視上看到的南極風光十分迷人,看上去像一個童話中的冰雪王國。

實際上,南極處處都“暗藏殺機”。

且不說動輒零下五六十度的嚴寒,僅僅是南極常見的冰裂隙就可以瞬間吞沒好幾條性命。

在此之前,已經有不少探險家送命於此。

徒步穿越,簡直是拿性命在做賭注。

況且,秦大河當時已經不算年輕。


▲1981年,秦大河在川西高原考察時測量地貌坡度

42歲的他有妻有子、家庭美滿,在冰川所的工作穩定而體面,何必為了個人榮譽去冒此奇險?

要知道,命沒了,可就什麼都沒了!

然而,秦大河卻不顧生死,鐵了心要參加這次行動。

這次行動雖然風險極大,但是探究自然的誘惑也是科研工作者無法抵擋的。

NO.2

出發前

他拔了10顆牙齒

南極是一塊蘊藏著無數寶藏的神奇大陸。

由於極端惡劣的環境,南極並沒有遭到人類活動的破壞,稱得上是未開發的古大陸,很多珍貴的生物資源和地質資源都得到了良好的保存。

如果能夠實地探訪南極,帶回來很多樣本,將會給科學研究提供巨大的助力。

而1989年的中國,在科研方面依然落後於西方。

如果不大步趕上,必然會被甩得越來越遠。

這是任何一個有民族自尊的科研工作者都無法接受的。

更何況,1989年的這次徒步穿越南極活動,是由美國和法國發起,聯合國幾個常任理事國都參與其中。

▲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路線圖

就連日本也派出了一位科學家,中國又怎能缺席?

這不是個人榮譽的爭奪,而是關乎國家科技進步和民族尊嚴的大事。

秦大河決心已定。

但是在出發前,他還面臨嚴峻的挑戰。


▲伊利集訓營地六國隊員合影

在體檢中,醫生告訴他,必須拔掉10顆牙齒才能去南極。

因為他這10顆牙齒都有一些小毛病,有可能會發炎。

這聽起來有點無厘頭,其實卻是個不容迴避的嚴肅問題。

在漫長的徒步南極旅程中,科考隊每天都要耗費大量的體力趕路,身體絕對不能出任何問題。

一旦牙齒在中途發炎,牙疼起來必然影響進食,怎麼能補充體力應付艱難的路程?


▲秦大河在醫院檢查牙齒

一路上缺醫少藥,必須提前處理好所有問題的苗頭。

秦大河還是有點心疼自己這10顆牙齒的。

他這個歲數的人,拔了牙,就再也長不出來了,只能用假牙。

但是,看著醫生嚴肅的眼神,再想想這次科考的重要性。他狠下了心,拔!

好不容易安好了假牙,收拾好了行李,就在秦大河快要出發的時候,一個壞消息傳來了:他的妻子出了嚴重的車禍。

秦大河匆忙趕到醫院,看到身受重傷的妻子無助地躺在床上。

很顯然,妻子需要陪伴和照顧。

秦大河並不是特殊材料製成的,他是個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看到愛妻受傷,秦大河不可能心無波瀾,他開始猶豫要不要放棄這次科考行動。

正當秦大河心神不定,在國與家之間反复徘徊的時候,他的妻子給他打了一劑強心針。

“大河,你去吧!不要擔心我。你不去,六面國旗中就沒有中國的旗!國事家事,以國事為重。”

國事為重。在得到妻子的理解和支持後,1989年7月,秦大河的南極之行終於正式啟程。


▲出發前夕的秦大河

NO.3

用生命保護800種

珍貴雪樣

雖然秦大河早就對旅途中的艱難有了心理準備,但是遇到的麻煩還是比預料中要多得多。

他們每天都要徒步行進將近百里的路程,漫天的風雪打得人幾乎睜不開眼睛。

在這種天氣行進,即使是青壯年也吃不消。

他們的飲食條件也十分惡劣。

茫茫雪原中,想吃口熱乎的飯菜簡直是癡心妄想,唯一的食物是高熱量的壓縮餅乾。

這種餅乾的口感非常差勁,唯一的優點就是能迅速補充體力。

偶爾改善伙食,就是吃上幾口巧克力。

秦大河能吃苦,對飲食要求不高。

他苦惱的是,他是個近視眼,眼鏡上結了厚厚的冰,幾乎無法辨認前方的路,每天步履維艱。

雪上加霜的是,儘管在出發前他們都穿上了厚厚的防寒服,但是秦大河由於近視,不能戴防風面罩。

他的臉暴露在零下60℃的暴風雪中,被凍得麻木,失去了知覺。

等到休整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臉已經凍傷非常嚴重,可能數年都無法消除凍傷的痕跡。

暴風雪的夜晚,呼嘯的狂風幾乎要把帳篷掀翻。


▲暴風雪中安置帳篷

當其他科考隊員好不容易在睡袋中入睡的時候,秦大河被凍傷折磨得輾轉難眠。

最可怕的,是遇到冰裂隙。

冰裂隙是冰蓋上的一種裂縫,很多都不容易被發覺,一旦腳下踩空掉了下去,運氣不好的話命就丟了。

為了確保整個隊伍的安全,秦大河毅然擔當起了開路的任務。

經過冰裂隙多發區時,他像一個排雷員那樣小心翼翼走在最前面,用手中的冰鎬不斷探路,確定安全後再示意其他隊員跟上。

最危險的一次,他和另外一名隊友由於一直走在前面,在暴風雪中和其他隊員走散了。

茫茫冰原,根本就很難辨別方向,暴風雪更是嚴重阻礙了他倆的視線。

哪怕隊伍就在幾百米以外,他們也很難看清。

而狂風湮沒了一切聲音,使他們的呼救顯得極為微弱。


▲搶救掉入冰裂隙中的狗

如果不能及時歸隊,在缺乏給養的情況下,根本支撐不了多久。

秦大河當機立斷,把雪橇上的繩子都係在一起,連成一根非常長的繩索。

然後,秦大河把自己綁在繩子上,以雪橇為中心繞著向四周尋找隊友。

在大雪中苦苦摸索了兩個多鐘頭,秦大河才重新找到了隊伍。

雖然秦大河具有中國人特有的謹慎和溫和,但是在科考隊的其他人看來,秦大河卻是個“瘋狂的科學家”。

原因在於他對雪樣的保護。


▲秦大河挖雪坑採樣

在徒步穿越南極的過程中,無論環境如何險惡,秦大河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科研使命,他一共採集了800多種雪樣。

這些雪樣,在後來都成為中國科研的寶貴資源。

當科考隊都非常疲憊的時候,其他幾名隊員都扔掉了所有能扔的東西,減輕負擔迅速前進。

畢竟,在他們眼裡,和冰雪樣本相比,生命更重要。

只要完成了這次徒步穿越,該有的榮譽都會有,不必為了這些樣本冒生命危險。

但是秦大河執意要攜帶自己所採集的所有樣本。


▲秦大河在“不可接近地區”雪坑中採集樣品

即使這些樣本的重量,讓他在趕路過程中苦不堪言。

為了不影響行程,他寧可扔掉自己禦寒的衣物。

同行的科學家都覺得他太過於瘋狂。

那些從小信奉個人主義的歐美科學家不會明白,在這個中國人眼裡,國家科研的未來遠比個人生死榮辱要重要得多。


▲秦大河整理雪樣

幸運的是,上天眷顧了秦大河。

1990年3月3日,他與同行的科學家一共六人,抵達了目的地——蘇聯和平站。


▲1989年12月12日考察隊抵達南極點後全體隊員合影留念

鮮豔的五星紅旗,傲然地飄揚在勝利的終點。


▲站在南極點的秦大河

而秦大河的體重,也已經由原來的150斤銳減到118斤,整個人都消瘦了不止一圈。

29年後的今天,中國對於南極冰川的研究,依然受惠於當年秦大河帶回的那些雪樣。

當年他採集到了南極“不可接近地區”的完整冰雪標本,在全世界唯此一例。

他被同行讚頌為“填補了冰川學研究的空白”。

回國之後他埋首於實驗室,用整整2年的時間把帶回的雪樣進行了分析研究。

很多珍貴的一手信息都由此得出。南極冰川、氣候上的很多謎題,也因秦大河的研究結果而得以揭曉。

曾經在冰川學研究上遠遠落後於西方的中國,在這個領域實現了質的飛躍。

如今他已經年過古稀,漸漸地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

但是,我們不應該忘記他。

也不該忘記所有和他一樣的先賢。

鄧稼先、錢學森、于敏、南仁東……

林書豪確診新冠肺炎,有打過疫苗。微博湧入3.7萬留言鼓勵,熱搜第一

xxx

沒有童年、跳水滿分的14歲全紅嬋正獲得各地旅遊邀約,「終身免費遊」

xxx

在中國,如果從3歲開始準備,幾歲可以當上奧運冠軍?

xxx

在人潮爆多的廣州火車站旁開小超市能掙多少錢?

xxx

扳倒吳亦凡的「都美竹」正被多間公司搶注商標,還有人註冊了「吳簽」

xxx

吳亦凡被捕後,微博砍掉他的「超話」、多個官媒發聲;律師:若判刑將在國內服刑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