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新華社(微信id:xinhuashefabu1)
最近,揚州梅嶺小學西區校五年級學生胡博文的一篇名為《我的爸爸》作文,刷爆了當地朋友圈,胡博文在作文中「揭秘」媽媽周忠燕隱瞞了他十年的「秘密」。
十年
一份「愛的約定」
2009年6月24日上午8時……在只有30度的陡峭懸崖邊要經過11輛車,老爸下車指揮前10輛車安全地開過了,坐上最後一輛車正要過去……
悲劇發生了。一輛車從高空落了下去,腿部受傷的老爸看到一塊巨石砸向已昏迷的副駕駛員,爸爸一把推開戰友,可,老爸被砸中了……
這篇《我的爸爸》被老師當作範文在全班傳閱。
同學們被胡博文爸爸英雄事跡感動的同時,也被胡博文媽媽深沉又偉大的愛打動。
胡博文的同班同學告訴記者,他們通過這篇作文,才知道胡博文同學的爸爸早在十年前就犧牲了。
姚序同學說:「胡博文很樂觀開朗,也很樂於助人。我覺得他從傷心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成為一個陽光的學生。他媽媽不是放棄了希望,而是非常堅強地和他一起生活。」
原來,十年前,胡博文的爸爸胡永飛為掩護戰友,在雪域高原壯烈犧牲。
這個英雄事跡,從胡博文進校讀一年級開始,每一屆班主任都知道。
因為媽媽周忠燕找到老師「約定」,為了孩子的成長,向他隱瞞爸爸去世的消息。
周忠燕每次領取民政部門的相關補貼,都是悄悄地來到學校辦理。
每次家長會,她也都是一個人過來,從不與其他家長過多言語,只為小心呵護心底的「秘密」。
▲胡博文和班主任張榕
奮力一推
兩名戰友幸免於難
在位於揚州市楊柳青路上一個面積只有40米的洗衣房裡,記者見到了周忠燕時,她正熟練地熨燙著衣服。
附近很少有人知道,周忠燕在看似忙碌而平靜的生活背後,曾經歷過怎樣的生離死別和痛徹心扉。
時針倒回到2009年6月底的一天,周忠燕接到丈夫所在部隊的電話,對方語氣焦急,讓她火速趕到部隊一趟。
「真的腦子裡一片空白,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了。當時他們都瞞著我,我想肯定是受傷了,沒想到犧牲了。」 周忠燕說。
△事發現場圖片
到了部隊後,戰友們向周忠燕復述了當時的驚魂一幕。
▲胡永飛(後排左二)生前和戰友的合影
2009年6月24日,連下了10多天的雨停了。身為西藏山南軍分區第二團汽車隊中隊長的胡永飛,一早便集合了隊伍。邊境要修哨所,就差最後這一批建築材料了。
上午8時,十一輛軍車滿載著沙石建材上路。當車隊行駛到一處30米高的懸崖時,胡永飛下車走到車隊前面,站在拐角處,順利地指揮10輛軍車通過。隨後,他回到了自己的車上。
可是,車輛啟動開行時,雨水浸泡的路基突然塌方,胡永飛所在的整車翻下了懸崖,三人一起被拋到了車窗外。
受傷的胡永飛看見不遠處有一塊被車帶落的巨石朝副駕駛員滾來,關鍵時刻,他奮力將昏迷中的副駕駛員推開,自己卻被滾石擊中頭部……
兩名戰友幸免於難,胡永飛卻壯烈犧牲。
而那一年,胡博文才16個月大。
▲圖片由周忠燕提供
為一句「愛的承諾」
默默扛起一個家
犧牲是光榮的,也是痛苦的。
胡永飛的母親之前就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
丈夫犧牲後,全家的生活重擔全壓到周忠燕的肩頭。
為了孩子的快樂成長,她決定從高郵天山鎮搬到揚州市區。
▲周忠燕和婆婆
周忠燕在社區的幫助下,做起服裝乾洗生意。
她一邊照料孩子飲食起居,輔導兒子做作業,一邊還要抽時間照料患病的婆婆,這一照顧就是十年。
周忠燕告訴記者,她是四川自貢人,1981年出生,和胡永飛經人介紹相識。
那時胡永飛在西藏當汽車兵,經常開車往來於團部與各個邊防哨所之間。
陽光帥氣,體貼入微的胡永飛,很快俘獲了周忠燕的芳心。
2005年,兩人在部隊領了結婚證,很快,周忠燕為了照顧胡永飛的家人,攜父母來到江蘇高郵定居。
「你安心在部隊好好表現,家里老人,我來照顧。」當時周忠燕曾跟丈夫這樣說。
▲胡永飛生前照片
為了「愛的承諾」, 周忠燕十年如一日,替丈夫盡孝,雖然很苦很累但咬牙扛一扛就過去了。
讓周忠燕心痛的是,兒子無數次追問爸爸怎麼不回家,她的內心就像針紮地一樣疼。
但她還是笑著告訴兒子:「爸爸在很遠的地方執行任務,那裡信號不好,電話也打不通。」
▲胡永飛生前和兒子的唯一合影
這位用心良苦的母親,多次跟孩子的外公外婆交代,不要告訴孩子真相,也不要告訴別人孩子的爸爸犧牲的事情,如果別人問起,只說孩子的爸爸在西藏當兵。
胡博文的外婆劉華容說:「就想著他還小,不懂事,每次都說爸爸過年會回來的。」
可每逢過年,爸爸還是沒回來,一家人只好繼續「騙」孩子:「爸爸執行任務,回不來!」
胡博文也曾提出要去部隊看爸爸,周忠燕只得說,西藏高原海拔太高,小孩子不能去。
這些年,連周忠燕自己都不記得,類似這樣的「謊言」重復了多少次。
帶著兒子
重走丈夫戰鬥路
去年,胡博文10歲,周忠燕考慮再三,覺得是時候告訴孩子真相了。
「我媽就帶我去了烈士陵園,告訴我真相。那一刻特別傷心,很難受,心裡特別不是滋味!」胡博文說。
胡博文在得知「真相」後,心裡很痛苦。
但是,懂事的他回家就幫媽媽幹活,學習上也更加努力。
去年暑假,周忠燕作出一個決定——帶著兒子重走一遍丈夫戰鬥過的地方。
在每一個她和丈夫合影留念的地方,她和兒子也合影紀念,一家人就以這樣特別的「方式」在一起。
胡博文告訴記者,他長大以後,希望成為一個和爸爸一樣陽光開朗、助人為樂的人。